第一百三十章群英薈萃
眾人聽朱業說了皇帝陛下可能會下場遠洋貿易,他們自然有興趣了。
這不一回應天城,各地的商人就開始齊聚一堂,開始討論。
這其中晉商、徽商、粵商便是代表性的。
應天城晉商總會樓裏,十幾名衣著華貴,沉著冷漠的人圍桌而坐。
“陳謙,你說的可是真的,那朱業真有意要出海和那些番邦蠻夷做生意?”
一位頭發全白的老頭兒抽著旱煙槍問道,煙霧繚繞的頗為神秘。
作為在場的晉商頭頭裏,他的地位算是最高的了,也是這晉商總會的會長。
“和番邦蠻夷做什麼生意,我天朝上國還需要遠渡重洋去給他們做生意?”
“我大明可沒有那麼卑躬屈膝!”
不等陳謙開口,一名魁梧男子便開口了,言語間全是傲慢。
其他人也稍稍點頭,認同這個看法。
而且遠渡重洋的危險是難以想象的。
稍有不慎就是船毀人亡,那損失可就大了。
“王老哥,話倒也不用說得那麼難聽,都是銀子,怎麼能說是卑躬屈膝。”
“如果此事隻有朱業牽頭,那必然是會胎死腹中,此前他已經提過一次了,但無人理會。”
“這一次,極有可能會有朝廷下場!”
此話一出,眾人紛紛側目。
在大明朝辦事,所有都得看朝廷臉色,朝廷允許就能辦,若不允許,就是說破大天也不行。
“如果皇帝陛下支持,未嚐不可試一試,畢竟…”
王程看了看會長,又看了看陳謙,意味深長。
“何老弟所言極是,確實可以試一試,隻是不知道鄧老哥所言的朝廷下場,有幾分把握?”
應天城另一處商會總會,徽山聚中,五六人推杯換盞閑聊著。
“幾分把握…”
“按照朱老板的意思,他有十成把握,在我看來,他最起碼有八成。”
“皇帝陛下連年征戰,導致國庫空虛,以至於河南府災民餓死無數,這些都是需要彌補的。”
“而大明朝所能收的稅款已經收光,當下想增加稅收,除了開辟新路子,沒有任何辦法。”
“若真能成功,那可是一大筆銀子啊,而且年年如此,國庫又何愁空虛。”
鄧山鶴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大家夥兒都是聰明人,難道還看不明白?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看來你已經有答案了啊…”
“咱們徽商主要就是經營鹽業和茶業,這兩樣都是貨比黃金的存在,到時候可就要你多跑跑了。”
“如果朱業真的能遠洋貿易,咱們徽商必須有一席之地。”
老會長聽完點了點頭,也認可此事。
皇帝陛下肯定要增加國庫的收入,但這幾十年能收的早收了,隻能將目光投向海外了。
“老會長放心,此事就包在我身上,咱們徽商一定要在遠洋貿易上占據一席之地!”
鄧山鶴信誓旦旦地說著,很有信心。
畢竟大明朝能數的出來的商幫不過就是晉商、徽商和粵商等幾個罷了。
其他的根本不值一提。
“這自然是有一席之地的,咱們粵商海上貿易經驗豐富,是可以吸引朱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