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嘿嘿,打倒帝江王
“天下之大,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隨著赤顯書院之首文曲寺的寺主——君子先生林船山這一振臂高呼,由南至北,王朝數百萬儒門士子紛紛投筆而出書院,連一些幼學之年的孩童都走出私塾,加入聲討帝江王之子周橫槊的隊伍中。
“災星不除,天下難安……”
龍京城,盛安街上,士子們打著破指血字的橫幅,圍堵在帝江王設置在龍京城的驛館邊,撕心裂肺地吼著他們的口號,盡管京城府尹派了一營士兵在這兒來維持秩序,橫刀架戟橫亙在此,但仍然擋不住他們的一腔熱血。
紛紛以血肉之軀,義無反顧地朝鋒利的兵器上湧去,不見驛館領事死不後退。
群情激奮,萬民難疏!
但這坐在驛館內的領事大人,貌似一點都不急,端著上好功夫茶幽哉遊哉地從書房來到膳房,看到近年來京城裏的達官顯貴送來的珍惜蔬果,不時就往嘴裏送。
當然,他能這麼愜意,也都是因為一切心中有數!
一日前,王爺的飛鴿傳書,早已到了他的手裏!
“既然大家都在玩,我們也就跟著玩兒吧,玩得越大越好,我們看最後是誰難以收場!”
“民憤難平是不?那我們也不做惡人,你在龍京不僅要好好給我順應時局,還要轟轟烈烈地順應時局!”
周舶安的信就這麼兩句口水話。
不過這領事大人可是妙人,他是老管家農半龍親手調教出來的人才,跟著農半龍姓農,名趕驢,現在也跟農半龍著歲數大了,就理所當然成了人精。農趕驢在龍京的驛館裏吃了十幾年飯,同帝江王周舶安的默契簡直是天衣無縫!
轟轟烈烈地順應時局?
在驛館膳房內差不多已經酒足飯飽,農趕驢這時將所有人叫道這裏,吩咐每個人都提上一桶火油,將整個驛館的兩重大樓的內部都澆得油光滑亮的。
然後,農趕驢吩咐所有下手從地窖中逃出驛館!
而他則一炬赴之,將帝江王設置在龍京聯係諸侯、諦視天聽的驛館,燃燒得轟轟烈烈!
變節?
是的,士子們隻看到領事大人從熊熊烈火中走出,隻聽到他高呼:“處死災星周橫槊,打到屠夫帝江王!”
於是這一場遊齤(河蟹)行示威的思想高度從“除去災星”轟轟烈烈地上升“打倒帝江王”,而這時,王都裏的三公九卿們誰都知道對帝江王中心耿耿的奸賊農趕驢很戲劇地走進示威隊伍,同時轉進更熱鬧的遊齤(河蟹)行大軍。
——第士上書!
紫禁城外擠滿了天下士子,靜齤坐在這兒,死不肯散!
他們鐵了膽地列出十二條——
第一:逮捕罷黜帝江王家王位世襲罔替的資格。
第二:請聖上勒令帝江王交出南國水師的兵權。
第三:逮捕災星周橫槊,施以火刑,祭天解恨,還炎黃大地一國祥瑞!
第四:組織人馬,尤其是醫道高手,支援瘟疫災區。
第五:請求國庫撥款,進行災區重建,還民安泰!
……
上書房內,皇帝趙禹聽著紫金城外的呼聲,看著眼前來自各府各州遞上來的反周奏折,不禁龍顏大悅。不過剛愎自負貪權如命的趙禹卻沒看到,天下學子第一次以無冕之身走進經世治國的舞台,他沒看到儒門興盛,供奉在文曲寺的暗淡聖香閃爍著史無前例的耀眼的金光。信仰力比開國太祖(也就是他的老子)還多!
這時,在三寶山上的三位聖人則抓緊時間消化這舉國來朝的信仰之力,掰著指頭,開始盤算在爭鳴境上新的裏程。
馬上就到法築聖宮的巔峰了,離爭鳴境第四重聖師法位還會遠麼?
……
圖騰江中遊到下遊,都熱鬧非凡!
嘉龍江、蟄龍江、粵江,無數莘莘學子越過瘟疫區,氣勢洶洶衝到帝江王麾下各營的駐軍之地,清議鬧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