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破寇軍果然沒有攻城,反而向北後撤十裏安營紮寨。孫康周等人都對高其冬料敵於先佩服不已,均覺得此戰勝券在握——他們哪裏知道,破寇軍昨天強攻正是為了讓官軍知道破寇軍全部在此的假象。而到了晚上,楊靖隻留下馬雄和洪濤八千人作為疑兵,親自率領一萬多破寇軍連夜悄悄從小路直插太原。這一萬多兵馬都是楊靖做統製時的部下,都是他親手訓練出來的,忠誠度高,作戰能力強。
陽曲距太原極近。楊靖領兵從山間小路急行,偃旗裹甲,鉗馬銜枚,人馬不得出聲,火把不得點著。不過一個時辰已到離太原不到十五裏的趙家嶼,楊靖下令在此停下紮營。趙家嶼位於官道左側的土山梁上,可以直接俯視官道,小路就在這裏與官道彙聚。為防泄露行蹤,楊靖讓人在黑夜中悄悄的包圍了整個趙家嶼村,把村民集中在一起,集中看管。村民都是老實人,見到這麼多舞刀弄槍的狠人,哪裏敢不從?都乖乖地按照楊靖的吩咐擠在一起接受看管。楊靖見他們害怕,正要撫慰他們幾句,一個親兵道:“大人快看。”
楊靖向山下一看,一條長長地火龍綿延向北而去。不僅是楊靖,所有的破寇軍都發現了這支隊伍,一個個繃著臉,都不敢出聲,呼吸都不由自主地重了起來。王武湊到楊靖身邊道:“大人,看來這是向陽曲增援的官兵。”楊靖點頭道:“沒想到官軍行動這麼快,看來這個新的山西總兵官周遇吉果然不同凡響,竟然敢夜間行軍。”王武笑道:“要不咱們趁機衝上一衝,定能殺他們個大敗。”
“你說的有道理。”楊靖笑道:“不過,咱們還是應該按原計劃行事才好。否則,咱們在這裏一打,雖然能擊敗官軍,但也讓太原方麵有了防備,就很難攻下太原了。”王武點頭稱是。
官道領軍向前的正是周遇吉。周遇吉,錦州衛人,勇武善射,屢立戰功,十月剛剛在太原上任。十一月一號,周遇吉與蔡懋德從細作手裏得到一份至關重要的情報:二十八號,楊靖率主力部隊來到石嶺關;晚上一股大約五百人的破寇軍精銳出外執行任務,不知所蹤;二十九號,破寇軍大隊向陽曲開拔。
周遇吉久經戰陣,一眼就從中感覺到了危險。找來蔡懋德說道:“蔡大人,你說破寇軍二十八號晚上派出這五百人會去幹什麼呢?”蔡懋德原本沒有注意這個微不足道的情報,但見周遇吉如此重視,他也收起了輕視之意,說道:“五百人,說多不多,說少不少。難道是押運糧草?”周遇吉搖頭說道:“不會。雖然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在行軍途中,一般都是兵馬在先,糧草輜重緊隨其後的。況且石嶺關本不缺糧草,不必從外麵調運。”蔡懋德奇道:“那這五百人要幹什麼?老朽實在想不到。”
周遇吉說道:“如果我猜的不錯,破寇軍這是想趁陽曲沒有得到準確消息前,混入陽曲,與大隊裏應外合,攻下陽曲城。”蔡懋德大吃一驚道:“那現在豈不是遲了,這時候那些破寇軍可能早已混入陽曲了。”蔡懋德笑道:“蔡大人不必驚慌,即使那五百破寇軍真的混入了陽曲城,但他們在城裏麵聚集,找的刀槍,方能與外麵大隊裏應外合,這最起碼也得兩三天。我明天晚上就出發,提前做好準備,讓破寇軍白費軍力。”蔡懋德鬆一口氣道:“越早越好。”
周遇吉‘料事如神’,破寇軍那五百人確實是要混進城去,與大軍裏應外合,不過混入的不是陽曲,而是太原。正所謂一著走錯,滿盤皆輸。周遇吉料敵已錯,焉能不敗?
周遇吉坐在馬上看著逶迤前進的官軍,心中不知是什麼滋味。人人都知道大明朝腐爛透底,滅亡已不可避免,但自己是受皇恩,即使是死也不能對大明不忠。
第二天上午,周遇吉已經趕到陽曲。太原知府孫康周和總兵高其冬大喜,知道陽曲危局已解,人人臉帶喜色,連忙出城來迎接周遇吉。周遇吉滾鞍下馬,扶起半跪參拜的二人說道:“現在局勢如何?”孫康周道:“匪軍昨天攻城甚緊,幸賴將士用命,破寇軍未有寸進。由於損失慘重,連夜後撤十裏安營紮寨。”周遇吉道:“雖是如此,但也不能大意,小心為上。”眾人連連稱是。
進了知府衙門,眾人坐定。周遇吉笑道:“今天大家休息一天,明天去與匪軍決戰。我帶了兩萬五千人馬,再加上陽曲兵馬,我眾敵寡,定能一戰勝之。”眾人皆以為然。一個斥候跑進門稟道:“諸位大人,破寇軍正堆土坎木,加固營寨,似乎要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