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炳德道:“說的對,明天我就領兵去碰一碰所謂的‘破寇軍’,我倒要看看他們到底有多厲害?”張嘉正笑道:“不必如此,我們如果與匪軍野戰,即使勝了也是慘勝。其實,咱們隻要把匪軍拖在沁州就行,隻要等到各路援兵前來,還怕匪軍跑了不成?”姚炳德心中也沒有真的要出城野戰的意思,隻是隨口一說罷了。聽到張嘉正勸阻,正合心意,便點頭作罷,笑道:“張大人,你說匪軍什麼時候才能做好攻城準備?”張嘉正道:“總得兩三天吧,反正越遲越好。”
兩人正在說話,一個親兵手裏拿著一疊紙,跑進來道:“大人,匪軍用投石車向城裏麵發勸降書。”姚炳德接過一看,上麵寫的都是一些破寇軍的政策,讓官軍投降的話語,連忙道:“快去叫人把這些收集起來,不許士兵看。”張嘉正道:“不用了,現在這些紙肯定已經傳開了,收繳了也沒用。”
姚炳德急道:“現在敵攻我守,破寇軍又兵鋒正銳。咱們的士兵士氣本來就低著一籌,看了這些信,軍心肯定會動搖,我們都需要盡快想辦法才行。”張嘉正當然知道這樣下去不行,說道:“趕快讓親兵出去傳言,就說咱們援兵馬上就到,匪軍遲早覆滅,殺敵立功的時候就要到了。讓親兵多傳些謠言,一定要穩住軍心。”姚炳德連聲道:“對對對。”然後叫來幾個親兵就吩咐了下去,又派了幾十個信使去四周各縣府求救,這才放心了一點。
求救信使派出不過兩天,各地紛紛做出了反應,除了潞州、長治縣、平順、壺關、襄桓等地派出一到三千不等的援兵外,其餘各地均在靜觀其變。楊靖一邊派遣斥侯監視著援兵外,一邊大張旗鼓的製作攻城器械。第三天,據斥侯回報,潞州、襄垣的援兵合成一路,大約三千多人,由潞州總兵祁長中率領,已經到達一個叫太平村的地方。
楊靖接到消息,趕緊叫來傅山、毛文炳,還有江林等人,說道:“現在潞州官軍離我們差不多有八十裏地,我決定從今天晚上出發,連夜行軍,明日把這幾千官軍擊潰。”毛文炳道:“大人,連續行軍八十裏,而且還是黑夜,恐怕很難完成。即使走完,那時也沒有力氣再打仗了。不如讓官軍再靠近些再打。”
傅山笑道:“讓官軍再靠近些,他們一定會加強防備,那時侯官軍各路援軍也靠的很近,我們就很難得手了。正所謂兵貴神速,我這個讀書人都不怕連夜狂奔八十裏,你們這些當兵的難道還怕這些?”毛文炳明知傅山在對自己行激將法,但仍然咽不下這口氣,叫道:“八十裏算個屁,老子又不是沒走過。你不用再激我了,今夜行軍我當先鋒。”
楊靖朗聲道:“好,毛文炳、孔四、趙昂,你們在前當先鋒,我和傅山、陳言之在中,安守國、袁吉、周石開等人在後。今天下午酉時吃飯,戌時出發,明日早上在官軍得到消息前開始攻擊。”眾人躬身接令。晚上,五千破寇軍神不知鬼不覺留下偌大的空營,朝八十裏外官軍援軍撲去。
一夜沒有休息,終於第二天寅時趕到據官軍營寨二十裏的山嶺上,悄無聲息的吃了一些幹糧。楊靖叫來眾將吩咐道:“我在此正麵阻擊官軍,毛文炳、趙昂和袁吉、周石開各領一千五百人馬朝官軍兩翼摸去,爭取在官軍拔營起寨之前準備就緒。”眾人齊喊一聲:“諾。”紛紛按照命令開始調兵布置。這次為了襲擊官軍援兵,所有的火炮都丟在了營寨,要是不能勝利,楊靖這一路破寇軍就隻能灰溜溜的逃回太原了。
大約卯時正點,官軍營寨終於人馬熙攘起來,半個時辰的等待隻讓楊靖覺得有一個世紀那麼長。楊靖親自領著幾個親兵、斥侯悄悄的靠近官軍營地觀察,隻見營寨深溝高壘,鹿角柵欄齊備。五個出口,各有望台,明哨暗哨隱匿其中。軍士帳篷在正麵,右側是馬棚,左側是糧草輜重,守衛森嚴,進出有序。楊靖看的暗暗點頭,就連他這個半路出家的軍人也知道這個營紮的頗有章法,很難偷襲。又等了半個時辰,官軍終於從烏龜殼裏一隊接一隊的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