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目送諸葛亮大軍離開,諸葛亮大軍一消失,劉禪就火急火燎的趕回去,因為劉禪正在開始醞釀一件大事。
在諸葛亮出發南征後,劉禪這段時間其實一直在想,如何解決蜀漢的問題,雖然諸葛亮活著可以推遲蜀漢的滅亡,但是如果長久下去,蜀漢終究還是會滅亡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因為蜀國沒有人才,恰恰相反的是,蜀國的人才眾多,真正的問題是蜀國實在太小了。
蜀國前前後後加起來,也就一個益州,大漢十三個州,蜀漢就一個州,雖然這一個州可以抵別人兩三個州,但是一個州怎麼可能和曹魏、東吳相抗衡。
所以劉禪立誌改革,並且打算開疆拓土,南方一旦平定了,收複那裏的土地後,劉禪就決定在南方增設一個州,雖然名字沒有想好,但是增設一個州,是肯定的了。
另外三國時期的益州,也就是今天四川一部分,加陝西一部分,往南去,現在被孟獲和雍闓控製的地方,屬於雲南、廣西,還有一部分屬於越南、緬甸,但是僅僅是一小部分,後麵還有一大塊土地,劉禪現在就瞄上了這些地方。
劉禪決定把這些地方,全部拿下來,再增設兩個州,為什麼劉禪要這麼幹,原因最簡單不過了,最後劉禪投降的時候,蜀國隻有不到九十萬的人口,人口實在是太少了,人口這麼少,哪裏來的軍隊?哪裏來的糧食?又該怎麼打仗?
人少的話,就募集不到軍隊,沒有軍隊打戰,劉禪記得漢中常駐的軍隊是十萬,成都三萬,再加上各地守軍,蜀國目前有十五玩的軍隊,蜀國目前總共才一百多萬的人口,可以說是十個人裏就有一個是當兵的,那大家都去當兵了,誰來種地?所以諸葛亮隻好在漢中屯田,一邊訓練軍隊,一邊讓這些軍隊去屯田,主要原因就是人少,種糧食的人也就會少,而沒有糧食也就沒有辦法打戰…………
而且全都窩在這點地方,人如果太多了,恐怕又養不活,劉禪清晰記得,諸葛亮北伐的時候,幾次因為兵糧不夠,隻好撤兵。
所以增加土地麵積,增加糧食收入,增加人口數量,這是必須的,而且是當務之急的!在冷兵器時代,隻要人口多,糧食多,那就可以橫掃天下。
而且劉禪記得四川成都的南部是有一個大型鐵礦的,隻是在什麼地方他一下子想不起來,如果能找到了,並加以開發,他絕對可以打造出一支鋼鐵雄兵!
當然了,還必須有一個合適的領導者,如果擱以前,就算劉禪擁有和曹魏一樣大的地盤,估計也得滅亡,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以前的那個劉禪死了,現在的劉禪是自己了,一個嶄新的劉禪,一個可以帶領蜀漢走向未來的劉禪。
除此之外,劉禪記得四川往西去,那邊是藏區,現在雖然被羌族所占領,但是羌族隻占了極少的一部分,還有一大片屬於混戰的區域。
劉禪也找人打聽了,現在的藏區,雖然也很寒冷,但是對於自己所在的那個時代,還要好上一些,而且擁有大片的草原牧場,上麵牛羊成群,並且多半是野生的,如果能把這些地區納入蜀國的版圖,那地盤又要大上不少,而且這些地區水草豐茂,簡直就是天然的養馬場,而且馬匹的質量絕對要高過魏國非常多!
後來劉禪一想,如今的藏區是這個樣子,也難怪,畢竟直到唐朝的時期,鬆讚幹布還相當牛逼,逼著唐朝和自己和親呢,這說明藏區養活大批人還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劉禪,還把主意打到了藏區。
當然了,想要進藏區,首先得解決羌族,羌族一直夾在曹魏和蜀漢中間,搖擺不定,時而降魏,時而降蜀,一下子幫魏國打蜀國,一下子又幫蜀國偷襲魏國,曾經一度壞過蜀國大事,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卻從沒有被魏國或是蜀國滅掉,甚至在後來還打入過中原!
想的也差不多了,也該上朝了,諸葛亮走了,好幾天了,大部分事情,都是諸葛亮走之前安排好的,基本沒有什麼事情,就算有事情,也都是快馬加鞭,送給諸葛亮,讓諸葛亮定奪,基本沒人來稟報過劉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