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洋現在明白周旭東跟他說話,背後的真正意義是什麼了,沒想到自己將要跟,王少鵬麵對的問題一樣,命運真是造化弄人。
按照一般公司的常規操作,馮雪敏肯定是要有特殊的變化,鯤龍航電係統的主要負責人一直是馮雪敏,現在變成了陳薇,馮雪敏職位變動,相當於是提了,那更加意味著馮雪敏或許真的要走了。
劉海洋沒有想過去國外進修學習,三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你要去國外嗎?跟周敏一樣!”劉海洋把話說得清楚一些,還有沒見識地問馮雪敏,“周敏好像就是有一個咱們航空係統的人才選拔的政策,莫非你也是呀?”
馮雪敏盯著劉海洋,緩緩開口說道,“公司的領導確實找我了,有這麼個說法我還沒想好怎麼辦你也知道航電係統這一塊,咱們無論是研發還是設計,生產都處於比較落後的境地,去國外學一學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目前我是這麼想的,其實我也不想去!可你也知道鯤龍的航電係統是我一個人設計,主要負責,等鯤龍通過雷電模型,取證真正服役之後,其實我心裏還是比較擔心的,在這方麵沒有什麼經驗,也不能摸著石頭過河,去國外的話學習一些專業的知識,能讓我心裏踏實一些吧,回國之後也能對鯤龍的航電係統進行改造升級。”
“公司的領導跟我說,為了我這件事他們分了很多周折,而且在培訓費用上還做出了比較大的讓步,我不去的話,實在也說不過去,領導也是征求我的意見,我當時也沒有表態。這件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一直沒跟你說,我知道了王少鵬和周敏的事情之後,覺得有必要跟你說一下。”
馮雪敏說不想去是嚴重違背自己內心的,作為一個專業的技術狂人,馮雪敏壓抑不住內心的興奮,可如果去了國外,三年的時間有很多變數,首先是她跟劉海洋把婚姻問題。
去了國外三年,是一個完整的進修學習周期,必須要達到三年以後才能回國生活。
三年以後馮雪敏都感慨,自己都快四十歲了,即便是跟劉海洋結婚,這讓同學們擔心的是孩子的問題,在國外進修學習肯定不能懷孕,學習回國之後四十歲再生孩子實在是太難了。
家庭和事業之間的選擇,再一次擺在了馮雪敏的麵前,馮雪敏最不喜歡做的就是選擇題,這種選擇權都在她的選擇題馮雪敏更不喜歡。
她想聽一聽劉海洋的意見,或許劉海洋的幾句話,能讓她動搖去國外的決心吧。
專業人才梯隊的建設和培養是至關重要的,整個航空係統在這件事情上達成了共識,選拔了很多年輕有為在專業技術領域的領軍人物,年齡必須在四十歲以下國外進修學習之後回國為國家效力。
馮雪敏可選擇的時間還要長一些,鯤龍完成陸地首飛之後就要必須做出抉擇了,馮雪敏還覺得時間很長,可眼看著距離陸地首飛越來越近,馮雪敏實在是憋不住了,按照上級部門開會製定的陸地首飛計劃時間任務圖表,馮雪敏覺得可能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甚至時間會更短鯤龍就會完成陸地首飛。
“你真的要去國外學習航電係統相關的專業知識?去哪個國家!”劉海洋也不能一口否定,不讓馮雪敏去,畢竟這是馮雪敏自己的選擇,對於航電係統的支持和追求,劉海洋是知道馮雪敏的。
馮雪敏的確不知道,具體的國家是哪個,不過一共也就那幾個國家,“暫時還沒定下來,不過肯定是去歐洲,我的英文不錯,在那邊也不會有什麼交流障礙。”
“做出這個決定,最晚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劉海洋繼續問道。
“可能三個月以後吧,領導跟我談話,鯤龍完成陸地首飛之後,航電係統沒什麼太大的問題,我就要去國外學習了,上電所這邊交給陳薇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那時間已經很短了,你想好了嗎?去還是不去?”劉海洋不想給馮雪敏任何意見,更不想給明確地去還是不去,他想聽馮雪敏說一說。
“我想去。”馮雪敏斬釘截鐵地說出這三個字,他從劉海洋的臉上看到了一絲絲的失落和無奈,馮雪敏當然明白去國外三年意味著什麼,很可能她的婚姻也沒了,甚至她這輩子都不可能作為母親。
劉海洋眨了眨眼睛,馮雪敏說得這麼堅決肯定他還能說什麼呢,“想去就去吧,三年時間也沒多長。能對整個國家的航空係統選拔過去,一共也沒有幾個人吧!”
劉海洋側麵問馮雪敏,他也是想打聽打聽進入選拔名單到底有多難,如果可以的話,劉海洋想跟馮雪敏一起去國外,兩個人去一座城市,一家航空公司,這樣彼此也會有照應,即便是走之前在國內結婚,一切都順理成章。
“選拔好像挺嚴格,必須是博士,而且在專業技術領域處於絕對的核心領軍人才位置,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輸出,即便是論文寫得好也不行,必須理論結合實際,著重於動手和實踐能力。”對於這個選拔的標準,馮雪敏印象深刻,因為這些所有選拔人之中,馮雪敏的綜合得分是最高的。
這種選拔公開公平公正,一共分為十個指標,每個指標都有固定的分數,這經過評選委員會專家當場打分,現場唱票,還有監督委員會的人現場監督,確保公平合理。
因為這一次航空係統派出去國外學習的人,每天還有工作補助除了這個以外,還需要交大量的培訓相關費用,在國外的食宿費用也會有一部分,等回國之後報銷經濟支出特別大,選拔過程特別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