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臨安城(2 / 2)

汽車穿梭在城市街道間,後座的餘軻倚著車窗,打量著臨安城內的景象。

磚石鋪就的道路上行人往來,有穿著粗布褐衣的平頭百姓,肩挑著貨品沿街叫賣,也有身披綢緞衣裳,戴著單片眼鏡,身側跟著侍從的人腆著肚子大搖大擺地走出商鋪,昂著頭四下張望。

兩米多高的馱馬,拉著一車煤炭緩行,旁邊不遠處就有一輛蒸汽“轎車”飛馳而過,一些有點家底的攤販們則是推著裝有輪子的小車,不時的轉換點位,尋找最熱鬧的地方。

等進入靖難司安置道徒們的東城區,街麵上的情況又有變化。

零散攤販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門麵大氣的商鋪,其規格也不再隻是一兩層,大部分建築都是三層往上走,互相間還有空中廊道作為連接。

他看到紅綠相間的飛簷底下的閣台有穿著薄紗襦裙的姑娘在練舞,不遠處的機械平台上有人拿著望遠鏡,身旁還圍著幾人爭搶,都想要欣賞“美景”;懸在半空中的廊道連接街旁的兩家客棧,喝得酩酊大醉的客人搖晃著,攀上鋼筋彎轉交錯而成的圍欄就要往下蹦,結果被跟出來的小廝攥著衣角又給拖回去。

偶爾還能看見幾個街邊的表演藝人,手裏拿著些稀奇古怪的道具或是牽著冒著蒸汽的機械猴子,操控它們向周圍的行人分發傳單,嘴裏招呼著今晚幾點,哪個瓦肆有什麼奇特的表演。

約莫小半個時辰,三人終於到達靖難司分配的屋宅。

靖難司出手確實闊綽,哪怕隻是餘軻這個剛加入的道徒,他們分配的屋宅也是正兒八經帶庭院的兩層小樓,而且還是在東城區這種寸土寸金的地方,放出去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搶紅眼。

接下去無非就是身份登記,房屋接收,獎賞分派之類的雜事,在此也不做過多的贅述。

等全部忙活完已是巳時。

臨近中午。

餘軻脫光衣服泡進裝滿熱水的浴桶。

此時距離靖難司的任命儀式還有一個下午的空閑。

渾身浸潤著熱水,精神放鬆下來的餘軻迫不及待的將擺在旁邊桌上的木匣打開,裏邊盛放著的正是靖難司提供給道徒的修行法門和法術。

昨晚在岩洞的時候,餘軻就已經拿到一門無名修行法。

因此他現在必須得做出抉擇,想要通過翻看靖難司提供的修行法來與無名修行法做比較,進而確定自己應該著重修行哪一門。

說實話,餘軻心裏有些傾向於無名修行法。

原因很簡單,承載無名修行法的是能夠直接融入他身軀的玉簡,而靖難司的修行法按照趙先禮的說法就是最為基礎的那一類,說的難聽些,屬於爛大街的貨色,用線裝書記錄。

兩者間的差距由此可見。

在大略翻看這門名為《正一吐納法》的修行法後,餘軻心中的猜想得到驗證。

雖說這兩門修行法教授的都是修士築基的過程,但《正一吐納法》教授的法門看似諸事詳細,條理分明,可是在擁有無名修行法的餘軻眼中,平庸至極!

譬如通竅期的修行講究是修士要借助天地靈氣逐步開七竅,通五感的過程。

七竅即雙眼,雙耳,鼻孔,口。

五感即形,色,聞,味,觸。

兩者相輔相成。

其中最先要修的就是雙眼。

如果按照《正一吐納法》記述的法門進行修行,最終的成果無非是強化雙眼視力,能夠令修士看到天地間靈氣的流動。

乍一看似乎沒什麼問題,靖難司對流程做了詳細的注解,甚至還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提前進行了預判,然而不論它再怎麼周到,都無法掩蓋其平庸的本質。

所謂“築基”,自然是越堅實越好。

萬丈高樓平地起,要是在這個階段就自甘墮落,以後隻會處處受製!

若是沒其他選擇也就罷了,餘軻卻有羅盤,屍丹以及無名修行法托底,哪裏能接受平庸。

反觀無名修行法在通竅第一階段的要求就極為非凡,若是成功便能修出一雙“幽瞳”,各方麵的強度遠超前者不說,更可識破陰魂鬼怪,能力頗為巧妙。

更別提無名修行法出自岩洞,對陰屬修士天生就有增幅,甚至還特地要求修士必須以陰氣入體,以後修行時也得借助精純陰氣,同餘軻的契合度遠超《正一吐納法》。

餘軻但凡腦子還算清醒,就該知道正確的選擇是什麼。

他現在最不缺的就是精純陰氣!

想到這,餘軻的目光不由投向那兩門尚未拆封的法術。

修行法用不上。

這對敵用的法術卻是他現在急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