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皺皺眉頭:“還真有事兒?不是找借口?”
趙元功道:“我需要找借口嗎?我兒子過一周歲生日,我不應該回去嗎?”
“蛋蛋一周歲了?那我也得回去,我這個舅舅不能白當了”
通知下去,由趙元義暫時代管遼東新城,新城外圍近四十公裏的邊防線,每隔一公裏修建一個瞭望塔(就是崗樓),再挖一道壕溝,使女真韃子不能偷摸進來。
魏王是農墾軍的首領,掛鎮遠將軍銜,召集各千戶官到遼東新城開會,嚴令各部聽從都督府命令,否則嚴懲不貸!
連敲帶打,安排完畢,兩個人準備出發,趙元義趕來送行:“老三,二哥不能回去,就給我小侄子送個禮物,我這個二大爺不能白當!”
一匹紅色的小馬,弱弱小小的,看著十分令人憐惜。
趙元功很喜歡:“得咧!我替蛋蛋謝謝他二大爺了!”
這匹小紅馬就跟在趙元功騎的大紅馬後麵,大紅馬也不排斥它,不知道的還以為小紅馬是它的孩子!
……………………
七月二十六,趙元功和魏王殿下回到了京城。
一路上,魏王感慨萬千,尤其是走在海州到新港的大路上,太舒服了,完全就是行走在一條綠色的長廊裏麵。
遼東新港給他的印象更好,來來往往,進出碼頭的貨船,碼頭上繁忙的景象,都在述說著這裏繁榮昌盛的新氣象。
魏王殿下進宮了,他要去向皇上彙報他的所見所聞,為了更直觀、更形象的展示出來,趙元功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尋找了許多畫師,把每一處重要的地方畫下來,不求好看,隻求真實!
“皇兄,你看,這些都是遼東新港的圖畫,那些是什麼星火村的圖畫,還有的就是遼東新城的圖畫”
皇上接過圖畫,仔細觀瞧,這是福船,上麵配備的火炮、抬槍清清楚楚,甲板上的水手正在幹活,船舷上懸掛著救生設備,還有纜繩,三層樓的船艙,最上麵豎立的旗杆上是一麵大旗,上麵寫的是:遼東水師總兵,中間一個鬥大的“趙”字。另一麵旗子上寫的是遼東號!
太直觀了,自己派出去視察災情的官員如果用這個辦法,把經過的地方的情景畫下來,還有誰敢欺上瞞下。
“好!魏王這次有功!朕給你記功!”
魏王諂笑道:“皇兄,你再看看這些,這都是遼東新城的圖畫,這條河是飲馬河,這座城就是新城,長、寬各四裏地,駐兵三千,家屬兩萬,以後就是知府衙門所在地。
皇兄,你再看看這些,這些都是新城的衛城,每個衛城裏麵駐軍五百,家屬五千,十個衛城是一個縣,共有六十個衛城。
皇兄,你看這些,這是今年開荒種的高粱,有二十多萬畝,趙元功說高粱成熟期能短點,耐寒冷,今年時間來不及了,隻能種高粱,以後再慢慢調整。”
上百張圖畫,擺在皇上的麵前,還有飲馬河最原始的圖畫,碧綠如毯的大平原上,一條清淩淩的河水蜿蜒而過,怎麼看怎麼舒心,以前怎麼就沒有人發現這裏呢?
還有煤礦的、鐵礦的圖畫,這個沒有什麼可看的,知道有礦就行了!
剩下的一大堆圖畫是趙家莊和星火二十個村子的。
趙家莊和星火第二十村,最繁華,趙家莊是趙元功的私人財產,擁有製糖作坊,棉紡作坊,釀酒作坊,豆腐作坊,榨油作坊,各種店鋪幾百間,三層樓的客棧和酒樓各有兩個,擁有居民三萬左右,已經完全可以媲美內地的小縣城了。
星火二十村,當初因為靠近海州,交通便利,趙元功在這裏興建了一個製糖作坊,規模比趙家莊的還大,後來又有專門為遼東標營服務的製衣作坊,製皮甲作坊,紡織作坊,發展的相當不錯,如今也不比縣城差了。
“怎麼沒有金州、複州、蓋州和海州的圖畫?”
“皇兄,這四個地方還是和以前差不多,隻是在他們的附近多了幾個小城鎮,因為時間緊,就沒在那裏停留,等我再回去的,有時間慢慢畫,遼東鹽場我也沒去,不在一條路上,下次我肯定得去看看,能年產十萬石鹽的鹽場,居然沒有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