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對那些需要戰爭的人來說,戰爭才是正義的——伯克
站在指揮部的窗前,李奇微沉思了片刻回到地圖前,上麵標明中國 軍隊出現在砥平裏的大致兵力和大致番號,可以說情報部門已經由愚蠢晉級到了笨蛋,由之前被誰打了都不清楚變為知道哪裏痛了,這起碼是一個好的開始。
所有人都清楚此時此刻中國人已經完全的包圍了第二十三團級戰鬥隊,如果再出現一次第三十一團級戰鬥隊的慘劇,恐怕李奇微會成為第八集團軍任期最短的司令官。
夜晚是李奇微最難熬的時刻,因為他知道此刻無數的誌願軍正在圍攻第二十三團級戰鬥隊,他已經給了弗裏曼一切能給的支援,如果擺一個師在那裏中國 軍隊絕對不會貿然合圍攻擊,這個誘餌必須足夠又不能太大,否則會影響中國 軍隊指揮官的戰略決策。
從阿爾蒙德到麥克阿瑟都不支持李奇微的這個所謂的計劃,麥克阿瑟甚至連聽李奇微彙報的耐心都沒有,他急於去解決自己之前許下的已經成為全世界笑柄的願。
那些被承諾可以回家過聖誕節的小夥子們確實回去了,隻不過是躺在裹屍袋中回去的,國內滔天的民意將麥克阿瑟推到了戰爭販子的角色。
李奇微知道他現在需要一個奇跡,如果第二十三團級戰鬥隊堅持不過今晚,那麼他的作戰計劃很有可能失敗,而他也會灰溜溜的離開朝鮮,成為麥克阿瑟急於尋找的替罪羊。
楚鋒接到了上級的命令,偵察連輕裝前進在二號公路的興源裏隘口阻擊美軍可能前往砥平裏的增援部隊。
楚鋒與武耀華、張滿倉等人攤開地圖找了半天,二號公路是找到了,但是沒找到興源裏所在的位置?
沿著地圖找,摸著石頭過河,命令是阻敵增援,沿著二號公路遇到敵人為止。
急行軍中楚鋒的偵察連與友軍的一個營相遇,他們接到的任務也是沿著二號公路阻敵增援,頭上包著止血帶的劉營長熱心的拿出了地圖給楚鋒標注清楚了偵察連預設陣地的所在位置。
根據劉營長得知的情況,還有五個連的兄弟部隊在前麵一次布防,楚鋒所在的偵察連是最後一道防線。
一聽最後一道防線,張滿倉頓時不滿:“姥姥,看了二天,輪到額們吃屎都趕不上熱的!”
劉營長用力拍了拍張滿倉的肩膀:“老夥計,怕沒仗打?聽說砥平裏攻擊非常不順利,這次敵人一定會下血本增援的,千萬別放過一個敵人。”
劉營長的部隊出發了,細心的武耀華數了數,一共一百九十八個人,這就是一個加強營全部現有的兵力。
部隊加快行進速度,當氣喘籲籲趕到興源裏的楚鋒當即傻了眼,興源裏的所謂隘口竟然距離二號公路足足有一公裏之遠,並非地圖上顯示的公路由隘口之間穿過。這樣的情況在戰場上比比皆是,尤其在異國作戰更是容易發生。
戰前派出偵察分隊勘察戰場環境變得尤為重要,誌願軍出國作戰可以說十分倉促,朝鮮方麵也準備不足,美軍方麵使用的最為精確的地圖是日占時期由日本人測繪的,對於出現的問題和困難楚鋒隻能想辦法去解決克服。
更要命的是這段公路的路基要高於地麵二米,坦克車輛行駛過來視野可謂是一馬平川,如果打伏擊等於部隊要埋伏到公路的路基下麵?先把僅有的二枚反坦克地雷埋設完畢,這樣的地形地勢讓楚鋒著實有些無奈。
劉營長堅守的位置是公路通過山區,可以說到了楚鋒這裏就是一馬平川了,無奈之下,楚鋒隻好把全連分成十二個戰鬥組,集中所有集束手榴彈和炸藥包按建製埋伏在二百公尺長度的公路一側,如果有美軍車輛企圖從公路上強行通過,就采取緊貼爆破的模式阻敵增援砥平裏。
這是一種無奈,全連沒有一具無座力炮和火箭筒,而且就算有也未必能有效打穿美軍潘興坦克的裝甲,更多時候為了有效阻敵都選擇打敵人坦克的尾部發動機或者履帶。
張滿倉想起了劉營長部隊扛著的大蘿卜,九十毫米的美式反坦克火箭筒:“等打完這一仗,咱們也搞一個火力排,大蘿卜,粗管子的無座力炮都搞幾門,咱們也闊氣闊氣。”
實際上,火箭筒和無座力炮那玩意之前沒少繳獲,一個是彈藥不容易補給,另外部隊徒步山地快速行軍,那玩意不比重機槍輕多少,如果沒有專門的火力排攜帶的話,會加重戰士們的負重,非常影響部隊的機動力。
最為關鍵的是很多時候要抵進到十米才能打穿美軍的潘興坦克,而這個距離蘇製的反坦克手榴彈就能夠更加隱蔽和輕易的消滅美軍的坦克,相比之下用大蘿卜和無座力炮打美軍的機槍火力點更為有效。
一陣寒風吹過,楚鋒連續換了幾個位置和方向檢查潛伏部隊的隱蔽情況,美軍地麵部隊沿公路行軍或者攻擊前進的時候大多有攻擊機掩護,而對於地麵部隊威脅最大的正是這些老式的螺旋槳攻擊機,無論是五百磅的高爆航彈還是凝固汽油彈,蜂巢火箭彈與機炮,都能輕易對缺乏對空射擊武器的誌願軍造成重大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