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最後的命令(上)(3 / 3)

更可怕的是攻擊機往往是前奏,會招來更多的美軍飛機進行狂轟濫炸,尤其是從日本飛來的戰略轟炸機,排山倒海一般的地毯式轟炸往往會造成更為嚴重的傷亡。

所以,誌願軍入朝作戰初期戰場紀律規定了不允許使用輕武器對空射擊的紀律。

楚鋒從一具衣服被燒光大半的遺體口袋裏麵找到了焦糊的日記,裏麵記載了一營所有的補充幹部的個人通訊地址,可惜現在隻剩下了一半。

李文明,排長29歲,河南......

秦忠明,連長28歲,河北滄州......

劉大地,副營長41歲,河北保定......

邵 林,教導員30歲,山西......

方 小,排長26歲,四川達縣......

張滿倉走遍了陣地來到楚鋒麵前:“一個連,一個加強連,死守這裏跟美國鬼子死磕。”

楚鋒深深的呼了口氣:“不是一個連,是一個缺編的營級單位。”

張滿倉驚訝的環顧四周:“一個營?”

武耀華一屁股坐在了楚鋒身旁:“有點不對勁。”

楚鋒疑惑的環顧四周:“哪裏不對勁?”

武耀華指著陣地上被遺棄的武器殘破的彈藥箱:“這裏距離公路較遠,美軍步兵為何會離開公裏進攻這個根本威脅不到美軍公路的山頭?另外這個連裝備的火力超過了一個連應該有的火力,而且他們攜帶了大量的土工作業的工具盒炸藥,他們不像穿插的偵察分隊,更像是一隻擔負阻擊任務的部隊。”

“如果是阻擊部隊他們距離公裏又過於太遠?而且以一個加強連的兵力去固守一個山頭完全不符合兵力使用原則?況且這是一個營。”張滿倉若有所思。

武耀華驚訝道:“這是一個營?”

突然,通訊員小郭大喊道:“密電員中彈了,小劉中彈了。”

楚鋒趕到的時候小劉向他伸了一下手,一張沒寫完的命令飄落,拾起帶血的譯電紙,上麵寫著:敵情有變,命令讓偵察連尋找一切機會撤回。

小劉流淌出的鮮血然後了電台,電台上的彈孔冒著青煙。

撤回去?怎麼撤?顯然隻有班為單位才容易從進攻的敵人縫隙中穿插過去,把部隊全部打散各安天命?自己算什麼連長?

楚鋒突然發現一名犧牲的戰士遺體有些奇怪?好似在保護什麼,搬開發報員的身體,眾人發現這名發報員犧牲前依然試圖用身體保護電台,結果他的身體和之前的小劉一樣連同電台都被打穿。

與偵察連攜帶的電台一模一樣都是嶄新的蘇式電台,這台嶄新的蘇式電台說明了這支部隊所執行任務的重要性。

楚鋒手中握著一份緊急命令,這個前往無名高地阻擊美軍的的部隊,被美軍偵察機發現遭到了敵人機械化部隊的圍攻,他們以極其英勇的姿態戰鬥到了最後一個人。

最後的命令被他死死的握在手中,這不是給楚鋒偵察連的命令,上級並不知道擔負任務的這個營已經全部犧牲了。而且上級在下達命令的時候也不知道這個戰前六百八十人的加強營僅僅隻有不到二百人。

而且無論是楚鋒還是武耀華和張滿倉都注意到了這份“特殊命令”的特別之處,正常的命令都會有關於任務敵情和具體的指示,比如撤退的時間點和方式,這是一份沒有友鄰單位,沒有支援,沒有敵情通報,更沒有撤退的命令。

這是一份“最後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