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1)

與範佛裏特通過電話的李奇微想休息一會,戰況的扭轉讓他原本緊繃的神經能夠得以放鬆,但是廣播中的一個消息卻猶如晴天霹靂一般,而且如同瘟疫一般在漫延。

從東京的遠東司令部到朝鮮的第八集團軍司令部,以至軍、師、團級戰鬥隊都在討論麥克阿瑟被解職一事,事發突然,所有人都沒有任何的心裏準備,雖然大家都知道老頭子傲慢跋扈,但是這可是麥克阿瑟的特有標簽啊!

麥克阿瑟曾經是美軍中最年輕的準將、最年輕的少將和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三冠王的光環下擔任盟軍西南太平洋戰區總司令,狠狠的打擊了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奪回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並且在二戰結束前晉升美軍最高軍銜陸軍五星上將。

尤其在朝鮮戰爭中,麥克阿瑟力排眾議組織了一舉扭轉戰局的仁川登陸,更是使他在遠東的威望達到了頂點。

但是今天麥克阿瑟竟然是在廣播中聽到了自己被撤職的消息,機要處的人員在拚命翻找陸軍部、參謀長聯席會議等機構的電報,解職麥克阿瑟這麼重要的人物怎麼會在沒有書麵文件簽署和交接儀式的前提下提前以廣播的方式發表?

眾人原本以為麥克阿瑟會如同一頭暴躁的公牛一般,實際上麥克阿瑟叼著煙鬥望著東京灣沉默不語,難道是暴風雨前夕的平靜。

實際上,麥克阿瑟自己也清楚,他突然以這種近乎恥辱的方式被解職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在國會公開表示:“如果把戰爭擴大到共 產 黨 中國,會把我們卷入一場在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敵人進行的一場錯誤的戰爭中。”

作為旁觀者,李奇微深知麥克阿瑟被解職的真正原因,因為麥克阿瑟長期部署在亞洲,無論是菲律賓還是日本占領軍一切職務全部與亞洲有關,最為關鍵的是麥克阿瑟一直非常堅持主張亞洲優先的戰略。

朝鮮戰爭的失利隻不過是給予了杜魯門一個借口,美國的重點在歐洲,這是國會內部共和、民主兩黨達成的共識,其中牽扯各方巨大的利益關係。而朝鮮戰場已經由一次戰術、戰役層麵的軍事行動轉變為戰略層麵,這是國會所不能允許的。

麥克阿瑟並沒有如同習慣一般叼著他的玉米芯煙鬥,而是選擇了將煙鬥放在了桌子上,他拿起了桌子上的一支鋼筆,一支派克金筆,這支派克金筆讓他想起了曾經擺放在他麵前的五支金筆。

那天好像是萬裏無雲,他雄心壯誌,戰勝日本帝國,讓日本帝國變成“舊日本帝國”成為一個過去式,無條件投降儀式上作為太平洋戰場盟軍最高司令官的他萬眾矚目。

那天他精心為自己準備了五支特別生產空運來的派克金筆,他用第一支筆簽了“道格”兩字,送給美軍中將溫賴特。

第二支筆接著書寫“拉斯”,然後送給英軍司令珀西瓦爾。

第三支寫了“麥克阿瑟”,準備送給美國政府檔案館。

第四支筆簽了職務“盟軍最高統帥”,送給他的母校美國西點軍校。

第五支筆簽了年月日後,送給他的愛妻吉恩。

或許榮光已經不在?華盛頓那些政客和政治都是肮髒的。

麥克阿瑟透過琥珀色的酒液望著窗外的燈火闌珊,他曾經想過也許會有這麼一天,但是他依然還是一個英雄。

就算是1932年他指揮軍隊向著生活無著落的退伍老兵開槍鎮壓,麥克阿瑟始終認為那是赤色分子滲入了退伍軍人之中製造的陰謀,雖然他一再宣稱請願者中有百分之九十不是退伍軍人。而實際上,退伍軍人管理局的統計數字表明,這些人中有九十四曾在軍隊中服役,百分之六十七曾在海外服務,百分之二十為殘廢軍人。

事實上事件的起因是美國的資本家夥同政客,根據1924年通過的國會法案,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退伍軍人的退役金要到1945年才延期發給他們。

但是,麥克阿瑟堅持自己沒有任何錯誤,他隻是一名軍人,而軍人首要的一點就是服從命令。

門外的工作人員靜悄悄的等待著,沒有人敢去推動那扇門,沒有人知道這位戰爭英雄在想什麼。

距離那場新中國立國之戰已經七十周年了,鋼鐵與意誌信仰的碰撞聲猶然回響在耳邊。戰爭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災難,中國人愛好和平,卻從不畏懼強加而來的戰爭,新時代強國強軍意義重大,保衛和平,捍衛和平。

根據2014年民政部統計,共有代軍長、副軍長四人,師長三人,副師長一人,師參謀長三人在內的共計197653名烈士為此付出了生命,尚有10843人失蹤。

瑾以依據戰史藝術刻畫的小說獻給那些犧牲的先烈,每一個犧牲都將是永垂不朽,今國富民強,魂兮歸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