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卷而來(2 / 2)

到了三十年代,薪酬繼續上漲,百代公司給戲曲名家餘叔言開出的酬金是每片5000元。

這是什麼概念?

林子軒寫《射雕英雄傳》,稿酬是千字三塊錢,他花費大半年的時間寫完一百萬字,得到的稿酬是3000元。

這個年代銀元的購買力還是很強大的。

舉例來說,林子軒給平禁亞開出的工資是每月180塊,一般的編輯每月80到120塊不等,中小學教師工資是40塊左右,打字員月薪是30塊,辦公室秘書最低50元。

在上海單人租房每月六塊左右,吃飯包月需要十塊錢,下館子的話一頓飯花不了一塊錢。

坐黃包車更便宜,也就是一兩角錢。

一個單身漢,如果一個月有40塊錢,就能在上海過上不錯的生活。

由此可以看出,灌錄一張戲曲唱片五千塊是多麼高的薪酬,當然這是對於頂尖的戲劇名家來說的。

相對於戲曲名家,歌星的薪酬就要底的多,灌錄一張唱片基本上就是一兩百塊錢。

這是因為戲曲名家已經成名,有觀眾基礎,唱片不愁銷量。

而歌星發唱片就要看市場反應,風險太大。

再者說,戲曲演唱需要幾十年的功底,而歌星隻要嗓子好,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稍加培訓就能演唱流行歌曲,這也是歌星酬勞底的原因之一。

孟曉冬灌錄這張唱片拿到了150元的酬勞。

唱片公司給發行商的價格是一張唱片兩元錢,唱片的材料成本才兩角錢,就算是加上各種人工費用,唱片公司也能賺取將近一半的利潤。

銷量越大,他們賺的越多。

林子軒當初想要和百代公司簽署分成協議,從每張唱片中抽成一角錢。

他還設計了一套方案,如果唱片銷量低於一萬張,他不要任何費用,這就是對賭協議。

可惜法國人不是傻子,百代的經理張常福也不同意,他們不會為了一點蠅頭小利而改變公司的運營模式。

百代公司對這張試水的唱片銷量估計的比較保守,他們認為最終應該在四千到六千張。

這是因為此前沒有例子可以參照,誰也不知道一向保守的中國社會能不能接受。

林子軒需要依靠百代公司成熟的銷售體係,讓孟曉冬一夜成名,從而打造出中國第一位流行歌星,那就要用各種手段來提高孟曉冬的知名度。

《申報》上的照片隻是第一步,北平的《晨報》,天津的《大公報》等等報刊上都有類似的廣告,隻有孟曉冬的照片略有不同。

有的端坐托腮,文靜如水,有的斜倚獨立,神情憂愁……

數十張照片,婀娜柔美,各具風姿。

廣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與此同時,唱片從百代公司發出,運往全國各地。

最開始銷售的自然是上海本地,當一名經銷商拿出剛剛送來的唱片,把它放到留聲機上的時候,一個柔媚清亮的聲音響起,在空中飄蕩。

“那南風吹來清涼,那夜鶯啼聲細唱,月下的花兒都入夢,隻有那夜來香,吐露著芬芳。”

靡靡之音,席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