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蘇俄境內,林子軒和馮程程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蘇俄,而不是宣傳中的蘇俄。
在北平的時候,一些去過蘇聯的學者告訴林子軒,蘇聯人雖然會安排參觀活動,但不會限製人身自由,參觀者可以在莫斯科隨意走動。
如果懂得俄語,還能和莫斯科的市民交流。
蘇聯政府並不介意展現自身不好的一麵,這種事情無法避難,隻能說是革命過程中的陣痛,他們更在意展現自身未來的光明前景。
他們會宣傳蘇聯社會製度的優越性。
富人被打倒,窮人得自由,消滅了社會階級,擺脫了壓迫和剝削,沒有了貧富差距,最終實現人人平等,世界解放。
這無疑是一種完美的社會製度。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有著“大同世界”的說法,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這是一個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
可以說,這是中國思想家對於社會製度的終極追求。
不少中國學者被這種光明的前景吸引,覺得蘇俄的思想和中國的傳統思想有相通之處。
但要想實現這個偉大的理想,就需要大革命,用鮮血鋪平理想的道路。
這恐怕是中國學者和蘇聯人的分歧之處。
中國的學者大多是資產階級改良派,他們希望通過和平的手段來獲得執政權,逐步的改善社會生活,而不是用這麼極端的方式。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道路。
林子軒在沿途的火車站點看到蘇俄人的生活狀況。
火車站上有不少乞討的兒童,還有做生意的小販和麻木的人群,看到火車進站,他們活動起來,朝著火車湧來,希望能夠討要到食物和錢財。
不少蘇俄人乘坐火車前往中國的東北三省討生活,在東北的哈爾濱和奉天等城市做生意。
在後世,東北地區的城市裏都有俄國風格的建築。
林子軒在上海租界見過俄國人,那些人大多是從蘇聯流亡的俄國貴族,他們帶著財富逃離蘇聯,到上海定居。
一場大革命,趕跑了貴族,留下的都是吃不飽飯的平民。
這時候,西方社會對蘇聯采取經濟和政治封鎖的策略,警惕著這個新生的國家。
直到1929年,西方國家爆發了世界性的經濟危機,才讓蘇聯獲得了發展機遇,從西方國家引進大量的機器設備和先進技術,加速了國家的工業化進程。
馮程程透過車窗把食物遞給乞討的孩子,那些孩子爭搶起來,亂作一團。
她有點難過,為這群孩子傷心。
其實,在中國這種情況相當普遍,一旦到了饑荒之年,或者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難民們都會朝著大城市湧來。
就算是在上海,吃不飽飯的也大有人在。
林子軒和馮程程是資本家,住在租界內,平時很少接觸到這種情況。
馮程程曾經去看望在工廠裏做工的童工,已經覺得夠可憐了,想不到蘇聯的情況更糟糕。
蘇聯給她的第一印象就是貧窮。
3月20日傍晚,林子軒來到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