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支線任務(1 / 2)

在得到了糧食單據之後,劉力先取出了20噸糧食運回了劉家村,以解劉家村饑荒的燃眉之急。事實上劉家村已經粒米不剩超過一個月了,能夠挺過來,完全是靠青壯年冒險進山獵取危險的野獸。

這裏的"野獸"可不像是地球上那些麵對槍械毫無還手之力的野獸,在鄭毅的眼裏,它們都可以被成為怪獸了。這些家夥刀槍不入,爪牙鋒利,行動如風,打獵對於沒有重火力的村民而言比上戰場還要危險。

劉力帶回糧食的時候,村中的青壯都已經是各個帶傷,人手也大不如前。而這批糧食不知怎麼的也被附近一股強盜聽到了消息,在吃準了失去重型坦克保護的劉家村不會剩下多少戰鬥力之後,便浩浩蕩蕩的前來搶劫糧食。

經過一個晚上的戰鬥,強盜幾乎已經要成功了,要不是鄭毅的碰巧出現劉家村很可能會就此消失。

"劉力,為什麼你不再購買一輛坦克呢,那批糧食已經足夠你買一輛重型坦克吧。"鄭毅疑惑的問道。

劉力歎氣道:"有坦克,勞資也沒有人手讓他動起來啊,你小子當拉起一個車組這麼容易呢。”

無論在什麼地方,一輛坦克可不同於一支步槍,它的戰鬥力需要一個優秀的團隊才能發揮。曆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坦克的乘員都屬於特種兵的範疇,和炮兵,飛行員以及海軍一樣屬於高要求的技術兵種。

例如蘇聯,二戰後期的坦克年產量已經破萬,但倉促上陣的坦克車組在用鋼鐵洪流淹沒敵人的同時,也諸位鼎鼎大名的德國王牌車長貢獻了驚人的戰績。

奧托·卡爾尤斯(OttoCarius)擊毀坦克178輛,各種火炮100門以上,一個車組搞定了一個裝甲軍的菜鳥,成功的讓盟軍聞虎色變。而約翰尼斯·鮑爾特(JohannesBolter)緊隨其後,擊毀139輛坦克,火炮不詳。此後的米切爾·魏特曼(MichaelWittmann)、波爾特·倫道夫(WalterLohndorff)、阿爾博特·科舍爾(AlbertKerscher)也是擊毀數上百的超級王牌,他們擊毀的坦克加起來可以直接讓一個非洲國家成為中等陸軍強國。

而蘇聯也還以顏色,近衛軍上尉康斯坦丁·薩莫金擺平了69輛坦克,其中包括2、3、4號坦克,以及各種賣萌的3號突擊炮。此外還有13輛其他裝甲車輛,82門火炮,117輛車輛,對於脆皮而言他駕駛的T-34簡直無情。

1942年2月23日,他駕駛他的T34撞擊敵車,與對手同歸於盡。他所有戰果在其陣亡前5個月內取得,死後追授蘇聯英雄,至今這位"幼兒園"殺手的威名依舊在各國的軍事紀錄片中流傳。

不要看蘇聯和德國這對對手之間相互虐菜虐的喪心病狂,再放眼當時的華夏大地,連出現這種王牌的機會都沒有。無論是人手一支槍都做不到的華夏軍隊,還是把鋼鐵全都扔到海上堆成超級巨艦的日本,沒有相對應的基礎是完全沒有可能打一場真正的坦克大戰的。

蘇聯的T-34洪流之所以能出現,原因就是蘇聯的農業機械化以及教育水平的提高,隻需要拉出來一個青年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後便能把坦克開走。換成東方的一大堆農業國,空有巨大的人口資源,卻完全無法轉化為高效的戰鬥力。

"而且,咳咳,勞資的身體也不允許再承受顛簸了。"早晨的陰冷霧氣,讓劉力忍不住咳嗽了兩聲,他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鄭毅雖然不知道這個世界到底用了什麼手段,能讓劉力在短短幾天裏由重傷瀕死的狀態變成現在好像沒事人的樣子,但那一發重炮炮彈造成的創傷絕對不可能這麼輕易抹去。

想到這裏,鄭毅猛然想起,坦克世界係統的兵營中有著一套能夠完全醫療一切創傷的儀器,哪怕是死的連渣都不剩的情況下也能通過克隆複活乘員。如果讓劉力成為乘員,那麼他的傷便不再是一個問題,隻需要進入兵營中呆上幾秒便可以恢複巔峰狀態。

要駕駛BT-2正好還缺一個人,但鄭毅不知道劉力到底是怎樣想的,也不好貿然把坦克世界係統的事情和盤托出。看到劉力落寞的神情,鄭毅試探著問道:"劉力,我的坦克還缺個人,不如……。”

"不要再提了,這事勞資一想起來就傷心,眼下要想的是怎樣麵對強盜的卷土重來的問題,這些畜生可不是什麼會輕易放棄的貨色。"劉力直接打斷了鄭毅的話頭,然鄭毅下麵的話再也就說不下去,隻能往肚子裏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