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代表阿盟與海合會出麵斡旋,不管新德裏當局有何感想,都得給麵子,畢竟印度的命脈掌握在阿盟與海合會的手裏。如果印度在拒絕沙特出麵斡旋之後,再悍然發起特別軍事行動,沙特就能用印度蓄意製造戰爭為由,說服阿盟與海合會的其他成員,至少是主要的產油國,對印度實施石油禁運。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事情。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阿拉伯國家就拿起了石油武器,對那些支持以色列的歐美國家禁運,由此引發了石油危機,還導致全球經濟危機,成為摧毀布雷頓森林體係與終結“金本位”的最重要動因。也就是在此之後,美國做出了戰略調整,通過與沙特合作,讓石油成為美元的壓艙石。雖然阿拉伯國家沒有能夠靠石油禁運消滅以色列,但是包括沙特在內的,主要的產油國成功與美國結盟,為隨後幾十年的和平與穩定打下了基礎。事實上,沙特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成為海灣地區舉足輕重的力量。很明顯,連美國都扛不住石油禁運,印度就更加不用說了。
不過,也就隻是給麵子,而能否談成,即便薩勒曼親自出麵,也不敢保證。
當然,也沒人指望能夠通過談判協商化解矛盾。最為典型的就是,印度從一開始就把矛頭對準索科特拉省自治政府,要求自治政府承擔全部的責任,還隻跟自治政府協商,根本就沒有提到“共同使命”軍團。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戈武沒去利雅得,也沒派人去參與在那邊進行的談判。
顯然,沒有“共同使命”軍團參與的談判,肯定無法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
所謂的“斡旋談判”不過就是在拖延時間。
雖然沒有去利雅得,也沒派自己的人過去,但是利雅得當局每天都會把談判的內容發給戈武他們,而且遇到重要的話題,沙特的外交人員還會用隨身攜帶的錄像設備,通過網絡為戈武他們進行現場直播。多數時候不需要這麼麻煩。不是害怕被印度談判人員發現,而是戈武沒時間觀看現場直播。跟斡旋談判相比,其他很多事情都更加重要,比如擬定迎擊印軍的作戰方案。
關鍵還有,這不是戈武一個人就能搞定的,哪怕把軍團官兵全都發動起來,也拿不出戰役級別的作戰方案。也正是如此,戈武才不得不通過趙詩棋,找滕梓臻想辦法,尋求軍情局的支持與協助。
情報是一方麵,關鍵是如何才能用有限的兵力擊潰來犯之敵。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就算找專業軍事人員,比如說戰區司令部的參謀,也未必能夠拿出具有可行性的作戰方案。最大的問題,就是“共同使命”軍團的兵力太少,還嚴重缺乏技術裝備,可用的打擊手段極少。說得形象點,隻用香蔥豆芽做一桌滿漢全席,即便是最厲害的廚師也辦不到。
正是如此,滕梓臻不止一次建議戈武他們放棄。
用滕梓臻的話來說,隻要戈武他們離開索科特拉島,不管是沙特軍隊前去接管,還是讓也門軍隊上島,或者由索科特拉省自治政府組建一支警察性質的武裝部隊,新德裏當局都會見好就收。事實上,隻要“共同使命”軍團離開索科特拉島,新德裏當局就沒理由發起特別軍事行動。
至於戈武他們應該何去何從,根本就不是問題。
以戈武他們的能力,不管是去撒哈拉以南非洲,還是去拉丁美洲,要不了多久就能成為一方霸主。即便是隱姓埋名,下半輩子也肯定衣食無憂。更何況,他們還可以改名換姓去沙特或者其他海合會國家定居。戈武要願意的話,帶著幾個核心手下回中國,其實也不存在多大的問題。
滕梓臻暗示過戈武,回國隱居是最佳選擇。哪怕無法適應平淡安逸的生活,也可以等到幾年之後,外界忘記了他們,再出國發展。隻要他們保持良好的狀態,到時候肯定能夠闖出一番天地。
不過,滕梓臻也就隻是暗示,最多提幾點建議,沒辦法強迫戈武采納。
要說的話,戈武確實考慮過滕梓臻的建議,並且私下找到趙詩棋,讓趙詩棋幫他們準備新的身份。隻不過,戈武並不想就此放棄,或者說不認為已經到了必須放棄的時候,至少還能拚一把。
因為可用兵力太少,技術兵器也不夠,所以就算獲得軍情局幫助,也拿不出詳細的作戰方案。
此外,留給戈武他們的時間也用完了。
談判進行到第五天,基本上就談不下去了。即便沙特方麵想盡了辦法,也就把談判延長兩天。到了第七天,印度談判代表以“索科特拉省自治政府一直沒有做出正麵答複”為由宣布不再進行任何正式的會晤,並且在當天下午就搭乘外交轉機離開利雅得。按新德裏當局隨後發布的消息,除非索科特拉省自治政府能采取實質性行動,要不然印度不會考慮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在新德裏當局發布消息之前,戈武就接到桑賈尼打來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