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9章 雜七雜八的煩人事(1 / 2)

福建戰事現在還是比較順利的,基本上完成了這次占領閩廣地區的任務。

福建獨立師第一師和第二師,分兵兩路,戰果明顯。許夫人穩固住武平、上杭後,又北上攻占了清流、寧化一線,汀州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然後回師一部,向泉州回攏,呼應攻打福州的陳吊眼一師,順手拿下了順昌、沙縣,然後占領了南劍州全境。

陳吊眼攻下興化軍以後,繼續北上,一部分兵策應許夫人,拿下尤溪,北進劍浦,與許夫人在南劍州會師。另一部主力,由東海艦隊輔助,直取福州。這都是熟門熟路的事情,沒有費多少事,進占了福州全境。然後陳吊眼略事休整,從古田、寧德兩地進軍,直接向建寧府殺去。

當趙昺在泉州登岸時,除了邵武軍以後,福建全境幾乎被宋軍戰領。

而廣東方麵,馬南寶由於根據地土地政策搞得紮實,周邊口碑很好,影響麵巨大。所以,一旦進軍,許多地方積極響應,農民自發組織起來,歡迎王師。再加上海軍陸戰隊一師和瓊崖山地師,幾路並進,連韶關都拿下來,現在正在攻打雄州。北伐軍稍帶著把廣南西路東部的幾個州也拿了下來,現在隻要占領南雄州,結合韶關,兩地固守,廣東全境就再也不會有大的問題,從此可以安下心來全麵實行趙昺的土地政策,給全麵北伐,進占江南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時近二月,春耕在即。福建的土地政策馬上就要全麵鋪開,趙昺決定在這裏停留一些時日,指導開展根據地的工作。按照趙昺的初步設想,那就是占領一地,鞏固一地,發展一地。現在閩廣已成囊中之物,但這兩地都是地廣人稀,山地眾多之處,自古以後,山民生活困苦,土地又少,許我遺留下來的問題眾多,並不是單純的一個土地政策就能改變其根本現狀的。

再加上大宋軍隊現在也是趁忽必烈軍事重心北移平叛之時,才如此順當地攻占了兩地。而這兩地又是深受元軍迫害很深的地方,經濟破敗,民生困泛。

但這兩地也是最容易打破舊有的框架,實行新生政策的良好地區,而且福建礦產資源豐富,廣東也有一些煤鐵礦產,對於趙昺現在最為緊缺的資源,尤其是人力來說,加強當地經濟發展,開發工業,強化大宋軍事工業,都是有一定利處的。

他現在初步的設想是,以海南島為後方基礎,以台灣為農業輔助,然後從占城和安南兩地再大量進口水稻,支援大陸糧食供給,初步開展閩廣兩地工礦業,全麵實行土地政策,發展民生,利用兩地便利的水利資料和海運條件,爭取在未來的幾年內,搞好當地的經濟,讓大宋的基層政權統治深入人心,做一個改革試點地,早出成就,為北伐造勢,鞏固自己對已占領地區的統治。

這幾年,趙昺超前的教育製度,培養了相當一部分學習過基層管理的人員,就是為了將來給大陸儲備實用幹部。這些人員學的都“實用之學”,又在海南各地輪回工作,進行了初步的實習後,基本都有地方上任職的經驗,是不可多得的綜合性人才。現在閩廣差不多已歸於自己手中,當然,這些被朝中大臣認為“超編”的人員,就要被大量的移主調到閩廣兩地的廣大農村,輔助當地占領區的軍管人員,進行基層管理。

趙昺知道,一個新占領的地區,時局開始不穩,還得以軍管的名義進行管理,或用軍隊強製性推銷自己的政策,但一旦形成製度後,就得移交給文官治理了。但軍管不可能把繁重的地方政務管理全部抓到手中,還得有文臣來重點管理。所以,這些在基層得到充分鍛煉的幹部,就成了各地軍管幹部最歡迎的人了。

趙昺也知道這超時代的政策搞不好就成了夾生飯,但不搞,江南被蒙元搞得民不聊生,再加上本來在南宋末時,大地主對土地的兼並就很厲害,農民們實在是無法活下去了。要想修養民生,就得首先給他們一個活的機會。再說了,他也是被封建社會的宗族製度搞得實在是沒有辦法,真怕在新光複區,自己的政策無法貫徹下去,所以,不得不采用這樣的辦法。

他到不是懼怕地主,他還希望有大型的地方產生,這樣,才能實行大規模集約式的農業生產。但他隻希望培養那種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新型地主,可不想留下那下腐朽沒落的舊式地主。

好在廣州地界上的馬南寶很給力,堅決執行趙昺的政策。再加上廣州地界那些反抗蒙元的士族不是被殺了,就是追隨著趙昺的小朝廷南釣了。留下的或多或少都與蒙元有所勾結或直接投降蒙元,這樣的人當然是在必殺的漢奸範圍內。

馬南寶嚴格遵照“占領一地,鞏固一地,改革一地”的政策,根據地內相對穩定,土地政策也執行得很好。那些個被派來的基層幹部也是嚴格按政策去辦事。

這樣,廣州一省很快就實行了縣、鄉、村的體製改革,以這些基層幹部做鄉長以上的當地主官,再任命一些村長,把政策完全貫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