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多半是不會錯了。”劉備擦了擦嘴角的鮮血,掙脫了諸葛亮等人的攙扶,緩緩站起身來,眼中閃著寒光說道:“傳朕旨意,除鎮守漢中的魏延所部之外,所有將領務必在半月之內率領他們手下的所有將士趕到成都。”
聽到劉備的命令後,諸葛亮猶豫了一下,但終究還是沒有反對,他清楚現在誰也改變不了劉備立刻起兵伐吳的決心了。而且蜀中一半的最精銳的軍事力量也是關羽、張飛的舊部,他們也如劉備是一樣的想法。
諸葛亮躬身道:“是,陛下,我馬上就派人前去傳令,安排各部將領火速前來。”
劉備對諸葛亮的表現很滿意,於是又問:“朕這次會親征江東,孔明你可有什麼建議?”
諸葛亮知道此番傾蜀中全部力量伐吳實在幹係重大,若是不能親臨前線,他又實在放心不下。於是趕忙表示道:“孔明願隨陛下一同前去討伐江東。”
劉備擺了擺手道:“不必了,總得有個看家的人,後勤軍需還要你在後方多費心。而且,朕還會將子龍給你留下。阿鬥如今也十幾歲了,一些事情也該讓他學著去做了,趁著朕不在的這段時間,你和子龍正好教教他治軍之道。”
聽到劉備似有托付後事之意,諸葛亮又趕緊說道:“主持後方事務、供應糧草軍需一事,李嚴、蔣琬等人便足以勝任,還請陛下準許我和子龍隨軍出征。”
“李嚴、蔣琬等人雖然有些能力,但他們畢竟不如你和子龍,你們二人是在朕微時便忠心跟隨的嫡係舊部,更何況......”劉備歎了口氣後,又道:“孔明你一向性格謹慎,朕這樣的安排難道你還看不出來是何意嗎?朕親率蜀中所有力量討伐江東,無非是想畢其功於一役,雖有必勝之心,但世間萬事又哪裏會有絕對。留你和子龍在後方就等於是為我蜀漢基業留了一縷命數。”
“陛下,還請三思。”諸葛亮跟隨劉備多年,自然明白他做此番布置的良苦用心,隻是大軍出征之前最忌主帥說這樣的話,有這樣的心思。
“孔明不必再勸,此事就這麼定了!”劉備擺了擺手道。
說完此話,劉備也意識到自己不該表露出這樣的態度,於是便道:“孔明盡管放心,蜀漢七十萬精銳盡出,此戰必勝!”
諸葛亮見劉備決心已下便不再說什麼,江東自周瑜、魯肅、呂蒙死後,也的確沒有一個能站出來挑起江東軍隊重任,獨當一麵的將帥之才了。
更何況,現在江東軍隊內部淮泗派和江東派的矛盾日益突出。比起一向團結的蜀中軍隊實在不足為慮。孫權現在所能仰仗的或許隻有那從巴山到夷陵之間七百裏長的山河之險了吧。
想到這些後,諸葛亮又放心了不少。
建安二十六年六月,劉備竭盡蜀中全部力量,起兵七十萬伐吳。
天下風雲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