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雲,猛將必發於卒伍。陸遜不經曆相應的戰爭和戰鬥,便被主公擺放在統帥萬軍的大都督之位上,如今一敗再敗,看來他終不過是一個紙上談兵之人。”
“哎,書生就是書生。”
顧雍和張昭正在討論陸遜,他們的話也是朝堂上下所有人的想法。
“我等一定要進言,必須要讓主公撤了他的大都督一職,否則我江東必將毀在他的手裏!”步騭大聲提議道,餘下眾人紛紛附和。
其實他們的話此時已經傳到了孫權的耳朵裏。
“你覺得應該怎麼辦?”孫權對站在他身邊的嫡長子孫登問道。
孫登隻有十七八歲,對於政事還不甚解,聽到孫權的有意考問,他支支吾吾不知該如何回答。
“兒臣認為撤掉陸遜不過就是父親一句話的事,可現在的關鍵就是把他撤掉了誰又能頂上去。”
孫權略顯失望地看了看孫登,說道:“聽你話裏的意思,也是想撤掉陸遜了?”
“不瞞父親,兒臣的確有此意。陸遜不過是一介書生,雖然帶兵征剿山越的時候立過一些軍功,但是山越賊子又豈能跟劉備的蜀漢大軍相比呢?想來當年陸遜征剿山越的時候不過是運氣好一些,投機取巧才得了些微末軍功罷了。”孫登一口氣說出了自己心裏的全部想法,看來他剛才的支支吾吾不過是不敢在孫權麵前妄談而已。
“雖然你所說的我一點也不認同,但是看到你能有自己的主見,我還是很欣慰的。”孫權也隻對自己的這個嫡長子比較滿意,他其餘的幾個兒子實在是太不爭氣了。
“還請父親明示?”孫登不解道。
“走吧,等我們到了荊州再說。我現在要你記住,到時肯定會有將領以作戰指揮不利為由彈劾陸遜,我作為江東之主也不得不做做樣子,你記著到時要全力維護陸遜才是。”孫權對孫登交代道。
“這又是為何?”孫登更不解了,他現在畢竟隻有十幾歲。
“你慢慢揣摩吧,等想清楚了再來跟我說說。”孫權轉身離去。
吳蜀夷陵之戰,已經開戰三個多月了,孫權帶著文武群臣浩浩蕩蕩地來到了江陵城。
就在不久前,孫權就已經下令,在劉備修築的公安城一帶擴建城池,欲與隔江而望的江陵城連成一片,建造一座新的城池,當做首府之地用來統馭周邊。自從收複荊州之後,這裏儼然已經成為江東絕對的戰略中心。孫權這麼做,隱隱已有遷都到荊州之意。
“等這座新的城池修建好了,就稱之為‘武昌城’吧。”孫權站在江陵城的城頭之上,看著正在修建的新城池對左右文武說道。
“武昌城,取自武運昌盛之意,父親,孩兒說的可對?”孫登問道,他也有意在孫權麵前表現自己。
“正是此意,此番夷陵之戰若是天佑我江東,擊敗劉備,你就留在新建的武昌城吧。這裏可是我們整個江東的命脈所在。”而孫權也有意在文武群臣麵前給孫登鋪路立威。
現在江東上下,幾乎所有人都能看出來孫登日後必定是新的江東之主,而且孫登的夫人就是周瑜的女兒周寒煙,盡管周瑜已經死去多年,但他在整個江東的影響力還是無人能及的,這就更能看出孫權對孫登的重視程度了。
孫權等人在江陵城休息了兩日後,又沿著長江西行,最後又在南郡駐足,孫權本來還想親自前去夷陵前線,但是卻被群臣給攔住了。
此時劉備已經攻破了夷陵七百裏山道上築起的二十座山寨。
現在留給陸遜和江東的地勢之險,隻剩下了區區二百餘裏,若是出了夷道和猇亭山口,從此往東順江而下,之後的兩千裏無險可守,蜀軍將能直達建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