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不消停的關中(3 / 3)

人在河北的袁紹手拿情報愁眉苦臉,底下坐著的六謀士低眉不語,袁紹放下情報,不滿的看了眾人一眼說道:“各位,你們倒是那個主意啊。”

“主公,此事很難。”許攸看了看眾人,開口對袁紹說道。

袁紹聞言翻了個白眼,心中暗道:“廢話,要不是難辦,我用得著找你們來商議嗎?”

見袁紹沒有吱聲,許攸繼續說道:“想要阻止河北學子前往關中,除非我們也舉辦一場科舉,而且要拿出比關中更加吸引人的獎勵……”

關中規定但凡是通過了學院考試的人,無論是誰,什麼出身,都有做官的資格,並且會立馬安排。而許攸提議要拿出比關中更加吸引人的獎勵,那就意味著河北要拿出的官職要比關中所給的還要高。

這就有點難為袁紹了。即便袁紹有心答應,手底下那些名門望族出身的官員也不答應。但凡是高官,那都是被名門望族視為自家的禁臠,寒門或者下賤人出身的人是沒有資格染指的。

聽了許攸的提議後,袁紹苦笑一聲,問許攸道:“子遠,還有別的主意嗎?”

“……主公,請恕許攸才疏學淺,目前隻能想出這個對應之策。”許攸一臉慚愧的回答一聲,坐回了原位。等坐下以後,許攸鬆了口氣,這一關他算是通過了,主意出了,采不采納是袁紹的事情,他許攸許子遠已經盡到了身為臣子的本分。

其他人心裏卻在大罵許攸狡猾。逢紀惱火的瞪了許攸一眼,起身對袁紹說道:“主公,如今關中王會搞出這麼個科舉,依屬下之見,關鍵還是關中王認為關中平穩,可以給他做這件事的時間。隻要關中不穩,他自然就沒有精力去操心此事了。”

“哦,元圖計將安出?”

“屬下聽聞鮮卑在最近有意對關中動兵,不如我等命人前往關中散布流言,就說鮮卑即將對關中動兵,關中馬上就會陷入戰亂,到時即便關中能夠應付鮮卑人的入侵,關外的學子也不會再輕易動去關中的念頭。”

“……元圖所說雖不失為一個辦法,但我不想因此在日後被曹操恥笑。”袁紹想了想後拒絕道。就如逢紀所言,鮮卑人的確派人來聯係袁紹,遊說袁紹與他們一同進兵關中,到時關中留給袁紹,鮮卑隻取關中積蓄。不過那些鮮卑使者都被袁紹命人用大棒打出了府,此事在鄴城鬧得沸沸揚揚,曹操聽聞以後更是大讚袁紹明大義,知羞恥。

田豐、沮授聽了袁紹的回答以後不約而同的微微一笑,袁紹這個主公即便有千般的不是,唯有這一條就足以讓他們為其效力。田豐起身對袁紹說道:“主公,鮮卑人皆有狼子野心,與其同謀無異於與虎謀皮。元圖提議雖然無錯,卻容易讓人誤解認為我河北已與鮮卑達成協議。反倒是子遠的提議,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我河北如今百業待興,正是用人之際,主公當放下門戶之見,廣納賢才,將來也可成就一方霸業。”

田豐的一番話說得坐在一旁的沮授連連點頭,但逢紀跟審配的臉色就變得有點難看了,總覺得田豐是趁此機會在動搖他們世家的牆角。對於手下人的神色變化,袁紹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眼角看了一眼接替郭圖成為六謀士之一的荀湛,袁紹開口問道:“友若,此事你怎麼看?”

“……回主公,此乃關中的陽謀。沒有應對就會流失人才,可即便有了應對,一旦失當,也會使主公失去人心。屬下讚同許子遠的建議,雖說這樣可能會給主公帶來一定的麻煩,但從長遠計,還是值得的。”

四比二,難得沒有出現爭吵不休的場麵,袁紹很痛快的采納了許攸的建議。但同時他也沒有放棄逢紀的建議,命人悄悄散布鮮卑準備對關中不利的消息。而一直在關注河北袁紹動靜的曹操也立刻展開行動,努力爭取自己治下的學子老實安分的待著,不要想著去關中。

隻是袁紹、曹操等諸侯雖然做了一些應對,可也就是嚇唬住了一些膽小的學子,那些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學子還是啟程前往關中,想要憑借自己的學識,在關中謀取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看著那些離開自己地盤的學子,袁紹、曹操等人恨得牙根癢癢,卻又無可奈何。但讓他們放任那些學子來去自由又不願意,一場用當今天子發起的科舉,就在這種情況下召開。隻是與關中王召開的科舉相比,當今天子召開的科舉應者寥寥。誰都不是瞎子,都知道去哪裏才更有前途。

當今天子在聽了手下回報的有關科舉的事情以後大發雷霆,氣得三天沒有在朝堂上露麵,當然這是後話。眼下最引人關注的,還是那場即將展開的關中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