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把戰火燒往東羅以北的地界。
東羅國以北,廣義上也稱之為北荒,和西北的北荒隔著一座綿綿不絕的眾嶺,其中生活著諸多小部族。
東羅國便是靠著一點一點蠶食那些小部族,逐漸占據了一塊地盤,脫離了在海島上吹海風的日子。
但森林以北氣候寒冷,不宜人居,其人口增長並不迅速,加上夏明昭把北荒掃平了,東羅沒有了擴充地盤的基礎,便鋌而走險侵犯東嶽。
本來,東羅是想趁著大寧兩線開戰時,跑過來撈一把就走。
奈何這年頭信息傳遞太緩慢,大寧結束戰爭的速度又太快,等東羅收到大寧朝打仗的消息,再派兵挺進大森林,好不容易開出一條路來,大寧朝已經平定戰爭了。
啥?
大寧沒打仗了啊。
那咱們還撈不撈一把?
撈吧,怕被錘。
不撈,前麵忙活了幾個月的功夫就白費了。
東羅國想呀想,最終還是決定撈一把,畢竟小國家的日子不好過,能撈一把是一把。
隻是他沒想到,他這還沒有攻城哩,鎮東軍就棄城逃走了,還連棄兩城。
嗄嗄,東嶽州這領土好呀!
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大森林擋住了北風,使其氣侯宜人。
還有豐富的沿海資源和吃不完的糧食。
東羅國將士們羨慕得眼睛都紅了,衝進城裏搶搶搶。
然後越搶越羨慕,越搶越激動,一個個搶著搶著就不想走了。
兩座現成的城,到手了,誰又舍得放棄呢?
至於鎮東軍好好的城不守,這種腦子有坑的反常行為,東羅王沒多想,甚至還以為是鎮東軍怕了他們,把城拱手相讓。
於是,膽子養肥了的他們,雄赳赳氣昂昂往東嶽第三城,也就是東嶽關攻去。
可惜,這一次鎮東君沒有再讓他們,而是發起了劇烈的反擊。
一時間,戰事焦灼。
這邊,鎮東侯其實也有心思。
大寧沒有所謂的親王分封製,所有的皇族親王郡王都被拘在帝都城(然後被夏明誠一鍋端了),沒有實權,縱有封地,最大也不過一城之地。
在這個人口增長和糧食產量都不高的時代,擁有一座城也養不了多少兵,頂天了三萬私兵就已經是極限。
所以,大寧的皇族都是羊屎蛋子表麵光,內裏一包糠,沒有形成威脅力。
而大寧的諸侯之中,有威脅有影響力的自始至終隻有三個:鎮北侯、鎮南侯、鎮東侯。
因為這三家祖上伴隨大寧皇族打天下,手握兵權,並各自擁有屬於自己家族的地盤。
然兵權這東東好是好,就是太招皇族忌憚了。
君不見,鎮北侯顧家因為手握兵權太多,每一代的女子都必須入宮當皇後,然每一代皇後都命不長。
鎮南侯鎮東侯兵力稍弱,不用把自家女兒送到宮裏去送死,也不得不每一代都要迎娶公主。
說句實在話。
不管公主長得美不美,但沒有一個男人會甘心情願家裏麵供個公主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