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藥(1 / 3)

309.川芎《神農本草經》

[入藥]川芎的幹燥根莖。生用、酒炒或麩炒用。

[藥性]辛,溫。歸肝、膽、心包經。

[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藥歌]川芎活血把氣行,既能祛風又止痛。

[應用]①血瘀氣滯諸證。本品為婦科活血調經的要藥。②頭痛。本品也是治頭痛的要藥。前人有“頭痛不離川芎”之說。③風濕痹證,肢體麻木。

[用法]煎服,3~10g。研末吞服,1~1.5g。治頭痛時有的醫生常用到30g。

[注解]本品無論風、寒、濕、熱、虛、血瘀,皆可隨證選用。虛證用之補而不滯。

310.延胡索《雷公炮炙論》

[入藥]延胡索的幹燥塊莖。生用或醋炙用。

[藥性]辛、苦,溫。歸心、肝、脾經。

[功效]活血,行氣,止痛。

[藥歌]元胡把氣行,活血又止痛。

[應用]血瘀氣滯諸痛。本品為止痛之佳品,既能行血中氣滯,又能行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之諸痛,治各種疼痛均可配伍應用。

[用法]煎服,3~10g。研末服,1.5~3g。醋製可加強止痛效果。

311.鬱金《藥性論》

[入藥]溫鬱金、薑黃、廣西莪術或蓬莪術的幹燥塊根。生用或礬水炒用。

[藥性]辛、苦,寒。歸肝、心、膽經。

[功效]活血止痛,行氣解鬱,涼血清心,利膽退黃。

[藥歌]鬱金行氣活血解鬱八般,清心涼血止痛利膽退黃疸。

[應用]①血瘀氣滯胸脅痛。②熱病神昏,癲癇。③肝膽濕熱黃疸。④肝鬱化火,氣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化血、衄血及婦女倒經。

[用法]煎服,5~12g。研末服,2~5g。外用適量。

312.薑黃《新修本草》

[入藥]薑黃的幹燥根莖。生用。

[藥性]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效]破血行氣,通絡止痛。

[藥歌]通絡止痛用薑黃,破血行氣配乳香。

[應用]①血瘀氣滯諸證。②風濕寒痹。尤長於行上肢肢臂而通痹止痛,善治風濕肩臂病。③癰瘍瘡癤初起之紅、腫、熱、痛。

[用法]煎服,3~10g。外用退黃,研末油調外敷。

313.乳香《名醫別錄》

[入藥]乳香樹及其同屬植物皮部滲出的樹脂。入藥多炒用。

[藥性]辛、苦,溫。歸心、肝、脾經。

[功效]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應用]①血瘀諸痛證。本品又兼行氣。②瘡瘍癰腫,瘰鬁。為外傷科之要藥。

[用法]煎服,3~10g。外用適量,生用或炒去油用。

314.沒藥《藥性論》

[入藥]沒藥樹及其同屬植物莖幹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炒至焦黑色用。

[藥性]苦、辛,平。歸心、肝、脾經。

[功效]活血止痛,消腫生肌。

[藥歌]乳香偏行氣——乳香的特點,沒藥善散瘀——沒藥的特點,活血又止痛,消腫還生肌兩者的共同點。

[應用]血瘀阻滯之證。常與乳香相須配伍,以增強療效。

[用法]煎服,3~10g。外用適量,生用或炒去油用。

[注解]①乳香、沒藥氣濁味苦,對胃有刺激性,易致嘔吐,胃弱者慎用。②孕婦無瘀者忌用。

315.丹參《神農本草經》

[入藥]丹參的幹燥根及根莖。生用或酒炒用。

[藥性]苦,微寒。歸心、肝經。

[功效]活血調經,涼血消癰,清心安神。

[藥歌]活血調經用丹參,涼血消癰清心且安神。

[應用]①血瘀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瘀滯腹痛等。②血瘀之心腹疼痛、癥瘕積聚等。③瘡瘍癰腫。④溫病入營血,煩躁不安,心悸失眠等。

[用法]煎服,5~15g。酒炒可增強活血效果。

[注解]反藜蘆。

316.紅花《新修本草》

[入藥]紅花的幹燥花。生用。

[藥性]辛,溫。歸心、肝經。

[功效]活血通經,祛瘀止痛。

[藥歌]紅花活血又通經,不但祛瘀還止痛。

[應用]①血瘀痛經、閉經,產後瘀滯腹痛等。②癥瘕積聚,跌打損傷,心腹瘀阻疼痛。③血熱瘀滯,斑疹紫暗。本品有活血化斑之功。

[用法]煎服,3~10g。

317.西紅花

[入藥]番紅花的花柱頭。又稱“藏紅花”。

[藥性]甘,寒。歸心、肝經。

[功效]活血通經,涼血解毒。

[藥歌]活血通經藏紅花,涼血解毒可泡茶。

[應用]溫病熱入營血,斑疹紫暗。活血化瘀作用同紅花。

[用法]煎服,1~1.5g。

[注解]孕婦忌用。

318.桃仁《神農本草經》

[入藥]桃或山桃的幹燥成熟種子。生用,用時搗碎。

[藥性]苦、甘,平,有小毒。歸心、肝、大腸經。

[功效]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

[藥歌]潤腸通便桃仁搗,活血祛瘀喘咳消。

[應用]①多種血瘀證。②肺癰,腸癰。③腸燥便秘。④咳嗽氣喘。常配杏仁。

[用法]煎服,5~10g,用時搗碎。

319.益母草《神農本草經》

[入藥]益母草的新鮮或幹燥地上部分。生用或熬膏用。

[藥性]苦、辛,微寒。歸肝、心、膀胱經。

[功效]活血祛瘀,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藥歌]清熱解毒益母草,活血去瘀水腫消。

[應用]①婦人經產諸證。②水腫,小便不利,尤宜用於水瘀互結之水腫。③瘡癰腫毒,皮膚癢疹。

[用法]煎服,10~30g。或熬膏用。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外洗。

[注解]①本品常治婦女血瘀經產諸證,為婦科經產之要藥,故稱為“益母”。②據本人和他人經驗,用於利水消腫時分量宜大,可用至30~6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