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活血化瘀藥(3 / 3)

[藥性]甘、鹹、辛,平。歸心、肝、脾經。

[功效]活血療傷,祛瘀通經,消腫止痛。

[藥歌]蘇木性平,消腫止痛,活血療傷,祛瘀通經。

[應用]①跌打損傷,骨折筋傷,瘀滯腫痛。②血瘀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心腹瘀痛。

[用法]煎服,3~10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

332.骨碎補《藥性論》

[入藥]槲蕨的幹燥根莖。生用。

[藥性]苦,溫。歸肝、腎經。

[功效]活血續筋,補腎強骨。

[藥歌]補腎強骨骨碎補,還可活血續筋骨。

[應用]①跌打損傷,筋傷骨折,瘀腫疼痛。本品為傷科常用藥,尤宜治骨折傷筋之證。內服、外用均有效。②腎虛腰痛,足膝痿弱,耳鳴耳聾,牙痛,久瀉等。

[用法]煎服,10~15g。或泡酒服。外用適量。

333.兒茶《飲膳正要》

[入藥]兒茶去皮枝、幹的幹燥煎膏。搗碎生用。

[藥性]苦、澀,涼。歸心、肺經。

[功效]活血療傷,止血,生肌斂瘡。

[應用]外傷瘀腫,出血,濕疹。此外,本品內服能清熱化痰,治肺熱咳嗽。

[用法]煎服,1~3g。宜布包入煎。或入丸、散劑。外用適量,研末外撒或調敷。

334.血竭《雷公炮炙論》

[入藥]麒麟竭果實滲出的樹脂。搗碎生用。

[藥性]甘、鹹,平。歸心、肺經。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止血,生肌斂瘡。

[藥歌]活血止血,斂瘡生肌(共性),兒茶療傷,血竭止痛化瘀(異性)。

[應用]①跌打損傷,瘀滯心腹刺痛。②外傷出血及瘡瘍不斂。

[用法]內服多研末,或入丸、散劑,1~1.5g。外用適量,研末撒敷,或入膏藥敷貼。

335.劉寄奴《新修本草》

[入藥]奇蒿的幹燥全草。

[藥性]辛、苦,溫。歸心、肝、脾經。

[功效]破血,通經,止痛,止血,消食化積。

[藥歌]劉寄奴溫,破血通經,消食化積,止血止痛。

[應用]①跌打損傷。②血瘀經閉,產後瘀阻腹痛。③食積不化,脘腹脹痛。

[用法]煎服,3~10g。外用適量,可研末外撒或調敷。

336.三棱《本草拾遺》

[入藥]黑三棱的幹燥塊莖。生用或醋炙用。

[藥性]苦、辛,平。歸肝、脾經。

[功效]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應用]①血瘀氣滯之癥瘕積聚、閉經、心腹刺痛。②食積氣滯,脘腹脹痛。

[用法]煎服,3~10g。醋炙可增強止痛力。

337.莪術《藥性論》

[入藥]蓬莪術、廣西莪術或溫鬱金的幹燥根莖。生用或醋炙用。

[藥性]辛、苦,溫。歸肝、脾經。

[功效]破血行氣,消積止痛。

[藥歌]三棱偏破血,莪術善行氣,兩藥共同處,止痛和消積。

[應用]①血瘀氣滯之癥瘕積聚、閉經、心腹刺痛。②食積氣滯,脘腹脹痛。③跌打損傷,瘀腫疼痛。

[用法]煎服,3~10g。醋炙可增強止痛力。

[注解]用於血瘀氣滯諸證,兩藥每相須為用以增加療效。

338.水蛭《神農本草經》

[入藥]螞蟥的幹燥體。

[藥性]鹹、苦,平,有小毒。歸肝經。

[功效]破血逐瘀消癥。

[藥歌]水蛭苦鹹其性平,破血逐瘀且消癥。

[應用]①癥瘕積聚,血瘀經閉。②跌打損傷。

[用法]煎服,1.5~3g。研末服,0.3~0.5g。或用活水蛭放於瘀腫局部以吸血消腫。

[注解]本品力峻效宏,為破血化瘀消癥之良藥,用於血瘀之重證。

339.虻蟲《神農本草經》

[入藥]雙斑帶虻或華虻及其同屬近緣昆蟲雌蟲的幹燥體。

[藥性]苦,微寒,有毒。歸肝經。

[功效]破血通經,逐瘀消癥。

[藥歌]虻蟲破血可通經,既能逐瘀還消癥。

[應用]①癥瘕痞塊,血瘀經閉。②跌打損傷,血瘀腫痛。

[用法]煎服,1.5~3g。焙幹研末吞服,0.3~0.6g。外用適量。

[注解]虻蟲生用腥臭味較強,並有致瀉的副作用,故臨床多用米炒,或焙幹後使用,可降低其毒性和腥臭味。

340.斑蝥《神農本草經》

[入藥]斑蝥的幹燥體。用時去頭、足、翅。生用或與糯米同炒至黃黑色,去米,研末用。

[藥性]辛,寒,有大毒。歸腎、肝、胃經。

[功效]破血逐瘀消癥,攻毒蝕瘡散結。

[藥歌]斑蝥攻毒,蝕瘡散結。逐瘀消癥,還能破血。

[應用]①閉經,癥瘕。現代臨床用以治療多種癌症有一定效果。②癰疽,頑癬,瘰鬁,狂犬咬傷。此外,本品還可以酒浸液擦斑禿,能促進毛發生長。

[用法]外用適量,研末敷貼發泡,或酒醋浸塗。內服0.03~0.06g,入丸、散劑。

[注解]斑蝥治肝癌、胃癌時,用雞蛋打一個小口,放入去頭、翅、足的斑蝥1~3隻,烤熟去斑蝥,食蛋,每日1個。

341.穿山甲《名醫別錄》

[入藥]穿山甲的鱗甲。以沙燙至鼓起者為炮山甲,沙燙醋淬者為醋山甲。用時打碎。

[藥性]鹹,微寒。歸肝、胃經。

[功效]活血消癥,下乳通經,消腫排膿。

[藥歌]穿山甲微寒,活血消癥。消腫排膿,下乳通經。

[應用]①瘀血阻滯之癥瘕積聚、閉經,風濕痹痛。②產後乳汁不下。③癰腫瘡毒,瘰鬁。

[用法]煎服,3~10g。研末服,1~1.5g。研末服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