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村莊違背諾言3(1 / 3)

但是你認為事情到了這種地步牛文海舅舅就沒有辦法了嗎?你以為牛文海舅舅的運籌帷幄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嗎?如果你這樣看,那就再一次在對世界和牛文海舅舅的認識上大錯特錯了。牛文海舅舅這個時候雖然已經精疲力竭,但他還在那裏喃喃自語地冷笑著對我們說:

事情還沒有完呢

於是:

姐姐們對他的迫害,再一次轉化成他挽救我們和村莊的動力

……

接著就出現了牛文海舅舅在我們故鄉發明的——就像瓦房第一次出現在我們村莊一樣——解決家族之間性問題和性衝突的“換親”事件。當瓦房不能解決牛長順和牛長富的性危機時,他再一次從日常生活細節中受到啟發——當他圍著新蓋的瓦房在焦頭爛額和一籌莫展轉圈的時候——過去我們還以為這種轉圈是一種自我癡迷的歡慶呢——突然看到他的大女兒牛金香和小女兒牛順香邁著輕盈的步子滿麵春風地從他麵前穿過於是這輕盈和春風一下又激發了他的靈感——山窮水盡疑無路,兩個自己的女兒卻給他帶來了柳暗花明——說起來也是兩個髒兮兮渾身充滿腥味的農村女孩呀,長的也是蘿卜腿邁的也是蘿卜步呀,但是當時他感到她們就是幹淨體麵的巴黎少女,穿著長裙從海麵和湖水上掠過一陣清新之風。於是他的頭腦“刷刷”地就清醒了。

挽狂瀾於既倒的思路和藍圖再一次展現在他的眼前。當我們還處在糊裏糊塗連瓦房的勝利都沒有認清的時候,他就已經將瓦房的失敗挽狂瀾於既倒使我們獲得了新生。這就是鐵幕和竹幕的好處。一切都不用我們操心,一切在暗中都替我們安排好了。三十年後我們想說的僅僅是:當時苦了你了,牛文海舅舅;在你的麵前,我們就是一群傻帽兒,而你才是世界上最聰明的偉人。——也許這才是你得癌症的原因?癌症並不出現在你焦頭爛額之時,而伴隨你在柳暗花明之中?——接著就有了你的臨終遺言和我們村莊翻天覆地的變化。你是一個智者、勇者和勝者。牛文海舅舅,你的大智大勇就是這麼不顯山不露水從容鎮定。牛金香和牛順香從我們身邊千遍萬遍路過我們對她們熟視無睹,而你在困難的時候隻是無意中瞥了她們一眼,一個解決世界根本危機和難題的方案就出現在你的腦中。怎麼一下就想得那麼的周全呢?怎麼一下就安排得那麼的健全呢?怎麼一下子就從淺入深和由表及裏了呢?怎麼一下就從一到二和舉一反三了呢?當他看到他的兩個女兒從他身邊走過的時候,他馬上就想到了:

當瓦房不能解決牛長順和牛長富性的危機的時候,他的妹妹們難道不可以幫他們解決嗎?

瓦房是我創造的,他的妹妹們就不是我創造的嗎?

當然近親是不能結婚的,但是當我尋找到世界上還有和牛長順牛長富一樣或類似的情況,而他恰恰也和牛長順牛長富一樣有著妹妹或是姐姐的時候,這個交換不就成立了嗎?

我把牛長順和牛長富的妹妹嫁給另外的牛長順和牛長富,我把另外的牛長順和牛長富的妹妹嫁給現在的牛長順和牛長富,冠冕堂皇而又順理成章,名正言順而又不犯人倫,恰到好處而又各得其所,何樂而不為呢?

——世界的重大危機,就這樣四兩撥千斤地讓牛文海給解決了。

出乎牛文海預料的是,他想出的這個解決家族間性危機的辦法,何止僅僅解決了他兒子的危機呢?從此——這種“換親”的辦法,就在我們的故鄉綿延流傳蔚為壯觀——同時,它對於社會的安定和經濟的繁榮,精神文明的複興和犯罪率的下降,都是當今世界最優秀的政治家想出的治國方略所不能比擬的——你解決的也是一個社會危機——你窮其一生的努力,大不過一個牛文海。

……沒想出這個方案牛文海還在那裏苦惱,一想出這個方案牛文海也像我們一樣激動了。這時他就停止了轉房。看來世界上不存在永久性的難題,任何事物都不是鐵板一塊,任何鐵板都不可能沒有縫隙。這時牛文海像牛頓一樣對世界充滿了豪情: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

這時瓦房已經不算什麼了。有兩個女兒在,也許過去烈日下莊稼稞子裏的積累和瓦房的蓋起都沒有意義;早知如此,你像常人一樣慵懶和對世界無動於衷也不會損失什麼;但是我們的牛文海舅舅又不這麼認為他的認為恰恰相反:也許沒有前邊的努力和準備,還沒有現在的靈感呢;也許沒有瓦房讓你圍著它亂轉,你的女兒從你身邊走過,你也會像常人一樣熟視無睹呢。對於過去的努力他並不後悔,過去的努力對於現在並不顯得徒勞。接著令他感動的是這樣一個事實:他的兒子是兩個,他的女兒也是兩個,對於“換親”來講,一個換一個,不正好是各得其所和天作之合嗎?從這個意義上,牛文海又真誠認為:

從事情的妥帖體當和天衣無縫來看,這並不是單憑人力所能達到的

我總感到似有神助

在神的麵前,我本人倒是顯得微不足道

……牛文海又成了一個富有美德的人。但是我們也知道,當一個事情達到天衣無縫似有神助的程度,你離自我消亡的日子也就為時不遠了。當時我們對“換親”充滿著多麼大的熱情啊。它不亞於在世界上開辟了另外一條通往幸福的渠道和創立了另外一個通往理想社會的政治製度。你真是獨辟蹊徑,你真是未卜先知,你真是大智大勇,你真是巧婦能為無米之炊。牛文海舅舅,你爆炸了一顆精神原子彈。牛文海舅舅,惟有你。這時牛文海舅舅像瓦房剛剛蓋起一樣,倒是在我們麵前露出了他片刻的膚淺的本相,在那裏捧著手裏的水煙袋說:

“想來想去,‘換親’這個名字起得好。”

我們馬上附和:

“那當然。”

吐出一口煙又點著我們說:

“能給一個新事物起一個好名字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它的作用不亞於事物本身——就像商標對於罐頭,旗幟對於軍隊。因為: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我們馬上會意:

“那當然。”

接著我們又有些不解:

“那麼這次名稱的意義在哪裏它又好到什麼地方呢?”

這時牛文海壓低聲音說:

“你們看,明明是個‘性’的問題,現在因為一個名字,就轉換成了‘親’,還不夠好嗎?”

接著在那裏“咕咕”地笑起來。我們馬上恍然大悟,也隨聲附和地跟著他笑——雖然有些尷尬,但也似乎成了他的同謀。

牛文海接著又謙虛地說:

“當然,事情還不夠完善,一切還可以發展。”

我們固執地說:

“已經夠完善的了,已經不用發展了,再發展事物就過了頭我們的思想也跟不上趟了——就像上次的瓦房一樣。”

但牛文海還是拋棄我們繼續在那裏發展。看來他是讚成精英治國的。本來一對一的換親我們覺得已經夠成熟的了——既解決了各自的“性”雙方又換了“親”,但是我們的牛文海舅舅還是覺得這種交換顯得簡單和原始了一些,不是不可以繼續發展和完善。他是一個勤於耕作的先行者呀。他在烈日下的莊稼稞子裏有鍛煉。於是他拋棄我們接著想:

完善還是可以完善

完善就是複雜

複雜就是完美

一對一換親固然好,但是一對一的換親是不是顯得太粗糙和單調了一些?

慢工出細活

能找到另外的牛長順和牛長富及他們的妹妹,怎麼就不能找到第三個或是第四個牛長順和牛長富及他們的妹妹呢?

一對一的交換可以成立,張三換到李四家,李四換到張三家,怎麼不可以再發展成王五家呢?——讓張三的妹妹到李四家,讓李四的妹妹到王五家,再讓王五的妹妹到張三家——這樣既解決了各自的“性”,又比一對一的交換更加隱蔽使“性”更富於美感

這樣就將“換親”畫了一個圓

而過去的一對一僅僅是一條原始的直線

能找到王五家,接著是不是還可以再找出一個趙六家呢

當然這對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畫出這樣的連環圖需要去做大量的艱苦的細致的組織工作

並不比開一個三國四方會議更加簡單

它對客觀的要求是:

和牛長順和牛長富情況相類似的幾家人家要在世界上同時存在

他們必須明白討價還價的條件不是針對對方而是針對第三者不是針對人而是針對連環最後達成的協議其實和對方毫不相幹

一方出現異議就會全盤皆亂

問題的難度還在於:各方的主觀條件在生活中不可能完全對等,其不對等之處又不是對方所能負責的這時第三方或第四方通過什麼途徑去相互彌補和補償呢

誰來做這些穿針引線和相互平衡的工作呢

……

假如這一切都做妥了,最後對於性的落實也必須提出嚴格的要求:

三方或四方必須在同一天結婚

要嚴防有人在關鍵的時刻不守連環和聯合的憲章讓他鑽了時間和空間的空子

就像公正的聯賽必須要求各個球隊在相同的時間開球一樣

……

多麼複雜的一盤棋啊。讓斯大林處理他都會望而生畏——他寧肯再去打一場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那畢竟是一對一。但是在難倒了斯大林同誌的世界性頂級難題麵前,我們的牛文海舅舅卻知難而上。因為我們的牛文海舅舅就是為了解決世界上的難題而來到人間的。沒有複雜還要牛文海舅舅幹什麼?沒有複雜他倒是覺得百無聊賴,就像他圍著瓦房焦頭爛額亂轉的時候;現在有了複雜他倒亢奮起來。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牛文海舅舅就最講認真。

——複雜是我自己找來的,並不是別人強加到我頭上的——我向往複雜,沒有複雜哪裏還有魅力?沒有複雜哪裏還有美感?——當然,等這座龐大複雜的機器真的運轉起來,牛文海舅舅還是免不了掛萬漏一,最後又被這機器反咬一口也就不奇怪了。就像聰明的政治家革命到了最後總是革到自己頭上,就像聰明的市民搬起石頭最後總是砸到自己腳上一樣。——“換親”的連環術,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呢。——它也是一團火,玩兒不好也會燒著自己呢。

事情發生在金秋十月。這時牛文海通過四個連環已經用大女兒牛金香給大兒子牛長順成功地換回來第一個老婆。在四家同時嫁人娶親的隆重時刻,牛文海舅舅百感交集而又躊躇自得。經過艱苦的網織、談判、走馬換將和穿針引線,世界上第一例換親術竟在人生的試驗場上取得了成功。在白石頭又一次感到草木驚心的時候,村裏的牛金香第一次不同於別的表姐出嫁了——這個不同在於:過去的出嫁是有去無回,這次我們剛剛出嫁了一個牛金香,馬上又娶回一個“牛金香”;無非過去的牛金香和牛長順是兄妹,現在的“牛金香”和牛長順就是夫妻了——白石頭又破涕為笑,也不禁為牛文海舅舅的鬼斧神工而擊節稱歎。你解決的不僅是家庭內部的性的問題,還放下了一個十一歲少年對世界懸著的心啊。

換親的所有過程都和設想和預定的程序毫無二致。性的問題真的很好地解決了。“性”已經換成“親”了。世界從此太平了。牛文海看到自己的一個念頭和設想,一個思想和主義在實踐中得到了實現,就像一個政治家從一個想法和主義出發經過實踐真的得到了天下時一樣心胸開闊和春風撲麵。他以為改變世界就是這麼容易。誰能想到短短幾個月後,這種成功的實踐就又回過頭來反咬了他一口呢?——就像政治家青年時期以為自己改變一個世界易如反掌但是到了晚年也悲歎自己僅僅能改變一片小樹林一樣。於是到了臨終的時候等他通過四個連環用自己的小女兒牛順香給自己第二個兒子牛長富去換第二個老婆時,他就顯得有些膽怯和不放心了。他就不那麼抱負宏遠和滿腹經綸了。他開始有些遊移、猶疑和不確定了。他的口氣顯得不那麼有底氣了。就感到事情並不像自己當初設想的那樣簡單。於是就開始未雨綢繆和把事情可能出現的漏洞提前補上。就開始預先防範、語重心長地對十六歲的小女兒牛順香作了諄諄教導——那就是:

妮兒,在你出嫁的時候,請你戴上避孕環

這一切的潛台詞是:

爹過去認為自己的實踐是成功的,但是短短幾個月——從大女兒牛金香身上看,生活就證明它是錯誤的。但是四連環的換親機器已經開始瘋狂運轉,到了它的發明者你爹也控製不住的地步。一切都難以預測。它成了一個深不見底的黑箱。現在該你下地獄了,臨死的爹爹所能做的僅僅是:讓你對未來的不測事先有所防範。我的十六歲的小女兒,對不起,請你原諒爹

……

說起來都有些悲涼了。但這往往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先行者的最終下場。世界上不少偉大的思想家和先行者,最後都會在這個黑箱裏相遇。也僅僅從這個意義上,我們的牛文海舅舅才能排遣他的一絲孤寂——通過大女兒牛金香換回來的大兒子牛長順的媳婦“牛金香”一開始看上去還不錯。——那個時候牛文海舅舅還處在膚淺和躊躇滿誌的階段,見了我們表露出來的神色還是:看,我這個連環計怎麼樣?我這個四換親怎麼樣?我這個“換親”的名稱、旗號、主義和思想怎麼樣?可以說是旗開得勝嗎?當時我們也是目光短淺——我們的眼圈子能有多大?——就對他的主義和實踐佩服得五體投地對於他的沾沾自喜也認為是理所應當。我們隨聲附和地說:

“舅舅,你這個主義真是不錯。”

“你這個口號旗幟鮮明。”

“一切都是名正言順。”

“一切都是所向披靡。”

“你開創了故鄉一個新時代呢。”

……

當時的牛文海舅舅,也膚淺地對這些恭維全盤照收。但等幾個月後實踐證明這一切的主義都是失敗的,一切的旗幟都倒下了,大家都處在樹倒猢猻散的境地,牛文海舅舅就感到失望和孤獨了——我們也就牆倒眾人推地將失敗的責任都推到牛文海頭上哪裏還記得當初自己的擁護、吹捧和隨聲附和呢?還有人站出來放馬後炮呢——以別人的失敗來證明自己的未卜先知。這時在我們村莊裏惟有一個人站了出來,說出了與大家不同的聲音從一片狼藉的廢墟中撿起了已經倒下的大旗拾起了已被我們拋棄的牛文海舅舅的思想遺產,用第三隻眼睛看世界重新發現了四連環的光明之處,用曆史為現實服務的手法將四連環提高到了超越四連環的境地,將過去僅僅是局限在解決性的問題上的牛文海思想變成了解決一個村莊問題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看來思想是要發展的,遺產是要繼承的——他按照這種真理用違背諾言的方式才不但真正改變了我們的性,從而也使我的村莊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這時我們的村莊才迎來了一個新時代呢。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我們的但願長醉不複醒的王喜加表哥——這時他倒有了偶爾的清醒。思想的起事,離我們牛文海舅舅的去世僅僅四個月。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隻有當我們的牛文海舅舅、我們的王喜加表哥和我們村莊的開創者老梁爺爺站到一起的時候,我們村莊的上空才能出現絢麗的彩虹。

……說起來牛長順和他媳婦“牛金香”一開始過得還不錯。當時牛文海舅舅滿意大家也滿意。故鄉已經出現了群起效仿和一呼百應的狀態。他一下就解決了故鄉的苦悶和憂鬱——過去我們的故鄉,是一個憂鬱的地份呀;現在由於“換親”的出現,大地才出現了光明。牛長順因為自己是爹爹思想的第一個實踐者說起來也是行動上的先行者,他在村裏的地位甚至也出現了超越和飛升呢。他開始有些飛揚跋扈和趾高氣揚。他不再是跟我一塊去接過煤車的那個和藹可親遇事可商量的牛長順了。他從村莊裏穿過和與我們說話的時候,已經有些武斷和獨斷專行了。如果不是這樁“換親”很快歸於失敗和流產,他還不定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呢——很快成為一個暴君和獨裁者也料不定。牛長順還是一個膚淺的毛頭小夥子呀。在他趾高氣揚和傲視群雄的時候,他恰恰忘記了世界上還有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

危險並不出現在眾人之中,危險往往出現在你的身邊

堡壘總是從內部攻破

於是在短短的兩個月之後,他身邊的“牛金香”就突如其來發動了政變,“牛金香”從他身邊逃之夭夭而他還蒙在鼓裏和一無所知,他馬上就被人從神話的祭壇上給推了下來成了孤家寡人也就不奇怪了。這個時候我們才有些稱心呢。活該。這就是他飛揚跋扈和掉以輕心帶來的結果。他在內心得意的時候,往往忘記了自己的外表;他在白天高興的時候,往往忘記了夜晚。這樣的忽略所遮擋的客觀事實是——就像麵瓜哥哥之於牽牛:得意的牛長順形容猥瑣,新來的“牛金香”如花似玉;得意的牛長順鼻口朝天一綹黃髯,新到的“牛金香”麵如滿月腰如柳枝;得意的牛長順一米五六,新來的“牛金香”一米六七。不要說我們,就是驀然間突然闖過來一個人,看到這種配對,如果他不知道這是一場偉大的話劇“四換親”之中的角色的話,他立馬脫口而出的就是:

“真是鮮花插到了牛糞上。”

“真是好漢妻子不上堂,孬漢娶了個滿堂光。”

……

接著你就會不由自主地乜斜起眼睛看那“牛金香”看著看著嘴裏都流出了涎水。如花似玉的“牛金香”,這時也常常一個人孤獨地站到街頭,有時站著站著,眼裏竟流出了莫名的淚。這時我們往往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