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堂內部還是有一些紛爭,都想將事情就此解決,可是也沒有解決的辦法,這種事也不是說解決就能解決的。

而且事情已經發展到如此地步,所有人的態度都發生了慢慢的變化,前線還在僵持中,大唐和大明也在暗戳戳的聯合。

這是兩個最強的國度,這種時候遭到背刺就讓他們不得不多想一些,究竟是不是有人也在想要背刺他們,內部的不安穩也是導致失敗的原因。

幾國聯合進攻都沒能達到最初的效果,也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而且對士氣也產生了影響,江湖上也有一些流言蜚語傳出,開始逐漸的質疑皇朝的勢力想要作亂,這都是他們不能允許發生的。

王朝就是他們的王朝,這也是絕對不能受到侵害的,也不能被允許。

一旦皇朝被破,他們這些人都不會有好下場,而且讓江湖人來統理,這個皇朝顯然也是不可能實現的,畢竟江湖人也不是人人都那麼好俠肝義膽。

朱少雲沒有將全部的精力放在朝廷上,因為朝廷改變大局,但是其中暗中的一些小風波,還是需要護龍山莊、東廠和西廠去幹涉。

就從他得到的情報來看,那群人果然沒有就此善罷甘休,由白曉生帶隊,不少人都開始逐漸的被遭到刺殺,尤其是一些公開突破的宗師也被刺殺,這就是他們的後果。

同時他心裏也有些慶幸,幸好沒有光明正大的突破,而是非常低調的突破,這樣一來那就不會出現特別嚴重的後果。

至少現在還沒有遇到危險,等到遇到危險再後悔,那就來不及了。

對方都已經露出了,人家朱少雲也給予反擊,他也不可能坐視那些宗師被打斷,一旦被打斷突破後果不堪設想。

最後要怎麼做他心裏也是有一點數的,而且對方都已經明目張膽的亂來,要是他再不做點什麼,後果也不會太好,這就是他的想法。

最終的結果都是要盡快將事情落實下去,還要叫人給找出來,第1批被找出來的人,死得死傷的傷,還有一部分人逃走了。

這種人反應很快,但是數量極少被他們發現,三四十個都沒來得及逃走逃走的,僅僅是隻有那麼一兩個人,包括宋青書在內,都還抱著僥幸心理,認為對方會出來保護他們,不會任由他們被殺,事實就是對方根本沒有在乎過,自然而然的就將人留在那裏,也沒有想過要將他們如何,這就是最終的結果。

也是不可能調和的矛盾,拉攏了江湖人,那些人也是可以隨意放棄,根本不在乎人的死活,就說明了他們的態度。

即使如此對方還是在不斷的拉攏,而且還拉攏得非常成功。不少江湖人都已經被拉攏進去,這也是朱少雲不能夠理解的,對方擺明了要將他們當做炮灰,還心甘情願的湊上去當做炮灰,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對方都已經表明了態度,還心甘情願的上去做炮灰,這就不能理解的,而且對方顯然就是異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