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明的頭扭向左麵,那裏有一座神龕,神龕上供奉著一尊神,是鍾馗。鍾馗的前麵,除三支清香外,還有一盞長明燈。那長明燈忽明忽暗,照著鍾馗那黑色的臉,給人一種詭異的感覺。
“據說那地方是魔鬼地域,每一個進去的人,都無法活著出來,”李道明說道:“我知道您不信邪,可是世間就有一些很邪門的事情!”
民國25年初夏,北平,和平門外琉璃廠古董街。
傍晚時分,一個穿著短褂,腰上係著黑色功夫帶,年約五旬的精壯男子走進了衡源齋的大門。衡源齋是這條街上生意做得最大的一家,老板姓李,祖上是安徽人,大清嘉慶年間到了北平,原先是做小攤販的,賣點小古董什麼的,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就發了,有了自己的店鋪,生意也越做越大,在國內古董界的名氣也不小。
衡源齋的生意好,除經營有方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時不時的有一些絕世珍品出售,諸如商朝青銅器皿,或者是漢代的宮廷白玉飾品等等,買家也都是一些豪門權貴,普通人買不起。對於這些古董的真偽,也有人產生了懷疑,那些豪門權貴為以防買了假貨,在買東西的時候,把一些古董鑒定專家請了來,當場鑒定古董的真偽。
衡源齋從清朝到現在,所賣出的東西,沒有一樣是贗品。
但是衡源齋的那些極品古董,也不是時時都有的,有時候要等上一兩年才出現一件。有不少古董界的同行眼紅了,想方設法弄清楚那些極品古董的來源,可是任由別人費多大的勁,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
衡源齋那些極品古董的來源,成了一個外人無法破解的謎。
一個夥計走上前,對那男子問道:“先生,您好,請問我有什麼可以幫到您的嗎?”
衡源齋的夥計,對每一個走進店門的人,無論是挑夫還是乞丐,一律以禮相待,這是店裏的規矩。
那男子坐在旁邊的一張明代紫檀木太師椅上,對夥計說道:“我來找你們的李老板,麻煩你進去告訴他,就說陝西龍七到了!”
夥計一聽,臉色一變,忙跑步進到裏麵,不一會兒,出來一個穿著西服,梳著大背頭,年紀不超過三十歲的年輕人,那年輕人朝龍七施了一禮,說道:“龍大爺,您好,我就是李道明,這裏說話不方便,請到裏麵!”
龍七跟著李道明進到裏麵,裏麵是一處四合小院,院子的石板地麵上一塵不染,右邊還有一個葡萄架,架子上的葡萄長得有珍珠大小,但離成熟還早。兩人進了主屋,分頭坐下,夥計捧上來兩杯茶,並退了出去。
“龍大爺,您怎麼到現在才來?”李道明說道:“可急死我了!”
龍七喝了一口茶,大大咧咧地說道:“我這不是來了嗎?”
李道明著急地問:“有消息沒有?”
龍七搖了搖頭,說道:“我的人找遍了方圓幾百裏,都沒有找到。”
李道明說道:“都一年多了,怎麼會沒有消息?就是死,也應該留個屍骨的呀!”
龍七說道:“憑我龍七在道上的聲譽,沒有人敢不給我麵子,不過我的人打聽到一條消息,好像是與李老爺子有關的。”
李道明露出一絲欣喜,說道:“快說!”
不料龍七卻不急於說出來,而是說道:“我有一句話不知道當問不當問。”
李道明說道:“你問吧?”
龍七問道:“李老爺子他們是不是去尋找元昊王陵內的寶藏?”
李道明想了一下,點了點頭!
“這就難怪了,”龍七說道:“去年的那個時候,據說有兩班人在安西(古稱瓜洲)停留過,之後他們就失蹤了!如果李老爺子他們是去尋找寶藏,那麼他們肯定進入了魔鬼地域!”
李道明問道:“你說什麼,魔鬼地域?”
龍七說道:“是的,魔鬼地域。聽說那種地方很邪門,千百年來,每一個進入魔鬼地域的人,都不會活著出來,我們道上的人,也都不敢去那種地方。李老板,你要是早告訴我李老爺子他們去了那種地方,也就不用白白花幾千塊現大洋要我幫你找人了!”
李道明喃喃道:“你的意思是,凡是進去那種地方的人,都不可能活著,是不是!”
龍七點頭道:“是的!所以也沒有人敢去哪裏。”
李道明的頭扭向左麵,那裏有一座神龕,神龕上供奉著一尊神,是鍾馗。鍾馗的前麵,除三支清香外,還有一盞長明燈。那長明燈忽明忽暗,照著鍾馗那黑色的臉,給人一種詭異的感覺。
龍七頓時覺得背上一陣發麻,忙起身道:“李老板,我告辭了,以後有什麼用得著我龍七的地方,請吩咐一聲!”
李道明轉過頭,說道:“我妹妹她沒死!”
龍七道:“你怎麼知道?”
李道明緩緩道:“是那盞燈告訴我的!”
龍七的臉色大變,嚇得逃出門去。
李道明望著那盞燈,說道:“妹妹,我一定要找到你!”
×××××××××××××××××××××××××××××××××××××××
北大考古學教授苗君儒進了家門,傭人劉姨看見他進門,忙上前接過他的皮箱。他剛剛去美國參加完國際考古工作者會議回來,這次國際考古工作者會議共邀請了兩個中國考古專家,他是其中的一個,另一個受邀的是複旦大學的齊遠大教授。
齊遠大教授對古代語言很有研究,苗君儒還向他討教了一些早已經消失在曆史中的語言。
“這段時間有什麼人來找過我嗎?”苗君儒脫掉外套,掛在衣架上,走到沙發旁坐了下來。
劉姨放好了箱子,泡好了一杯茶遞過來,說道:“上門找您的人很多,我叫他們有什麼事情就寫個字條留下來,那些字條都在您書房的桌子上,哦,廖小姐來過幾次電話,問您什麼時候回來!”
苗君儒“唔”了一聲,端起茶喝了一口,劉姨說的廖小姐,是他的同學兼戀人廖清。要不是他當時的一時衝動去新疆考古的話,也就不會被程鵬鑽了空子,當他從新疆回來之後,廖清已經成了別人的妻子。
喝了幾口茶,他起身進了書房,見書房的辦公桌上,放了一小疊留言條,都是那些來找他的人留下的,他隨便翻了幾張,大多是請他參加宴會的,還有的是請他去鑒定古董。
自從十幾年前他參加國際考古工作者會議,以一篇精辟而獨到的論文得到與會者的認同後,在國內立刻聲名鵲起,一些達官顯貴無不慕名而來,請他去家中鑒定收藏的古董。他是一個考古學教授,不是古董鑒定專家。所以對於那樣的邀請,他都盡量推辭,實在推辭不掉的,勉為其難去應付一下。
他有一個叫古仁德同學,畢業後做古董鑒定,後來聽說幹脆做上了古董生意,在重慶開了一家古董店,生意相當不錯。
有兩張留言條引起了他的興趣,其中的一張是一個叫李道明的人留下的:苗教授,我父親去年7月與我妹妹一同,帶了人去尋找西夏王李元昊陵墓,至今杳無音訊,我想再組織一隊人馬前去查找,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一年來,我多次派人尋找他們,都沒有消息,但是我肯定,我妹妹還活著,因為和她性命相連的保命燈還亮著。
西夏王李元昊真正的陵墓所在,一直是困擾考古界的一大謎團。
三十多年前,也就是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一個小道士在敦煌莫高窟的後麵無意中發現了一些經卷,於是,埋藏在洞窟中近千年的數萬件珍貴文書才重見天日。經鑒定,這些經書是西夏王李元昊時期留下的。對於李元昊這個人,曆史學家們有過多的爭議,此人頗具文才,精通漢、藏語言文字,又懂佛學。尤傾心於治國安邦的法律著作,善於思索、謀劃,對事物往往有獨到的見解。這些都造就了此人成為文有韜略、武有謀勇的英才。此人文治武功卓有成效,但是氣量狹小。在位16年,猜忌功臣,稍有不滿即罷或殺,反而導致日後母黨專權;另外,晚年沉湎酒色,好大喜功,導致西夏內部日益腐朽,眾叛親離,最後被自己的兒子所殺。
民間傳說李元昊擔心日後被人挖墓,於是令征召民夫日建一陵,到他死的時候,有好幾百座陵墓,具體他被安葬在哪一座陵墓,沒有人知道。據說,他的陵墓在一個被詛咒過的地方,叫魔鬼地域,闖入魔鬼地域的人,至今沒有人活著回來。當然,也沒有人知道魔鬼地域在什麼地方。
李元昊在位期間,連年征戰,從吐蕃、回鶻,遼國、北宋等掠奪回來大批的金銀珠寶,那些財寶都隨他一同下葬了。多少年來,無數窺視那些財寶的人都想挖到真正的元昊王陵,可最終還是一場空。
據史料記載,至今共發現元昊王陵兩百多處,但沒有一處是真的。
苗君儒望著那張留言條,一年前,那個姓李的老頭子找到他,說是得到一張標示真正元昊王陵的地圖,但是那個老頭子並沒有把地圖拿出來給他看,卻要他一同去尋找元昊王陵,被他拒絕了。
這年頭,兵荒馬亂的,各地的土匪多如牛毛,十幾二十個人的商隊,被土匪殺人越貨是很正常的事情,看情形,李老頭子那幫尋找寶藏的人,已經遭了厄運。
這個李道明堅信和他父親一同去的妹妹還活著,是因為和他妹妹性命相連的保命燈還亮著。對於保命燈的民間傳說,苗君儒也略有所聞,就是當一個人去遠方的時候,將其生辰八字靠術數與一盞供奉在神像前的燈連在一起,若燈不滅,則人不死。
象這種缺乏科學根據的事情,苗君儒向來不相信,但是在他考古工作的時候,確實也發生了不少用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
另一張字條,是林福平留下的。林福平是一個古董商人,生意做得相當大,在廣州和重慶都有他的分號,在字條中,林福平聲稱得到一塊黑色的玉石,不知道是不是傳說中的萬璃靈玉,想要苗君儒過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