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知道?”林卿雲問。
“不是說每一個接觸過藏寶圖的人都要死嗎?”苗君儒說道。
林卿雲說道:“也不一定,有人就沒有死,據我調查,衡源齋的李道明就接觸過那張藏寶圖,但是他至今沒有事!我不相信這世界上有鬼,有時候人比鬼更可怕!”
苗君儒想不到年紀輕輕的林卿雲會說出這樣的話出來,他說道:“可是他的父親和他的妹妹已經失蹤一年多了!”
“失蹤和死亡是兩個概念,”林卿雲說道:“以前那些尋寶的人,不也都沒有回來嗎?”
“看來你對這件事知道得也不少,”苗君儒問道:“你認為什麼人會殺我?”
林卿雲說道:“兩個小時前,我們家的賬房先生死了,被人殺死在店鋪門口,是槍殺的,一槍斃命!他曾經去找過您,我猜想那些人的下一個目標也許是您!”
“是什麼人殺了他?”苗君儒也懷疑那賬房先生有問題,正要找時間進一步調查,想不到這麼快就被人滅口了。
“我正在查,可惜沒有找到證據。”林卿雲說道:“我懷疑是李道明派人下的手,一年前,他父親帶著藏寶圖出去了,一年後,藏寶圖卻到了我爸的手裏。在這之前,藏寶圖每出現一次,都有人死,這裏麵肯定有問題。李道明為人狡詐,行事很陰險,我知道他也找過您,您千萬別相信他的話。”
苗君儒不會輕易相信別人的話,他是靠自己的思維去判斷的,他問:“你想帶我去哪裏?”
“找個安全的地方,”林卿雲說道。
“我們去大鍾寺,”苗君儒說道:“在那裏最安全。”
×××××××××××××××××××××××××××××××××××××××
大鍾寺,原名覺生寺,建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寺內珍藏一口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鍾而得名。
大鍾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鍾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藏經樓、大鍾樓和東西翼樓,另外還有六座配廡分布在兩側。大鍾樓是寺內獨具特色的核心建築,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台基上,整個鍾樓上圓下方,象征“天圓地方”,青石台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輕擊大鍾時,方圓百餘裏均可聽到純厚、古雅的鍾聲,餘音可持續3分鍾之久。
大鍾樓內高懸的永樂大鍾,是永樂年間,明成祖遷都北京後下令鑄造的,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曆史。此鍾原在萬壽寺中,每天晨鍾暮鼓,後一術士說,北京西為白虎,敲鍾恐驚動白虎,因此不再敲鍾,清乾隆時移到此寺。
在大鍾樓東麵的庭院裏,按曆史年代陳列著40餘口形狀各異的古鍾。宋、元時代的鍾呈桶形,如珍藏在藏經樓裏的大鍾,是宋熙寧年間鑄造,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曆史,是大鍾寺最古老的鍾。
大鍾寺的藏經樓裏,有不少古文典籍,苗君儒有時候也來這裏查找相關的資料,所以對這裏很熟。
他們將車子停在大鍾寺西側的圍牆外,兩人進了寺院。
在小沙彌的帶領下,兩人在佛堂內見到了正在給眾僧講解波若蜜多心經的妙安法師,他們不敢造次,找個靠邊的位置,雙手合什坐了下來。苗君儒是個佛教徒,對佛學也有一定的研究。
妙安法師講解完佛法後,在眾僧的簇擁下離開佛堂。那個小沙彌來到苗君儒,請他們來到妙安法師的禪房。
苗君儒朝妙安法師施了一禮,將來意說了。妙安法師聽了之後,臉色微微一變,忙叫身邊的護法僧人拿來一把上等的檀香,在禪房裏點燃,禪房頓時彌漫著檀香的濃鬱香味。
苗君儒拿出那黑布包著東西,放在桌子上,一層層打開。
黑布裏麵包著的,果真是一張折疊起來的羊皮紙,隱隱可見裏麵的一些文字和圖案。
妙安法師雙手合什,念了一聲佛號,說道:“關於元昊王陵寶藏一事,老僧年輕之時,也有所聞,據說此圖被人詛咒過,接觸過此圖之人,若不懂破解之法,將被圖中所附之魔鬼殺死,隻是不知此圖是否真品。”
苗君儒將發生在學校裏的怪事說了一遍。他掏出隨身帶著的放大鏡,仔細看了一下那張羊皮紙,見紙色淡黃,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油性光澤,但毛孔細膩,紙質纖薄,確實是用小羊皮製作而成,而且年代確實很久。
妙安法師皺眉道:“此乃邪惡之物,留在世上隻會害人,不如燒之,以絕後患!”
他正要將藏寶圖拿起來,放到燈燭上去燒,不料林卿雲一把將圖搶了去,說道:“我爸媽都是因為這張圖而死,這張圖到底邪惡在哪裏,我一定要弄明白!”
妙安法師雙手合什道:“善哉,善哉,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一切冤孽皆因人引起,若無貪心,何來殺身之禍?”
苗君儒道:“大師,如果這張圖是真的,是不是就可以找到傳說中的寶藏?”
妙安法師進了禪房內室,不一會兒,拿出一本經書來,苗君儒看到那經書上的文字,竟是西夏文。由於李元昊本人崇尚佛學,所以佛教在西夏時期有很大的發展,從敦煌莫高窟中發現的大批西夏文字的經書,就是很好的證明。
妙安法師說道:“苗施主,你應該知道有關角廝囉的曆史吧?”
有關角廝囉的曆史,苗君儒當然知道。角廝囉,吐蕃語“佛子”的意思,為吐蕃讚普之後,是當時佛界一個具有很大影響力的人物。宋朝初年,由於角廝囉的聲譽,被宗哥城(今青海西寧市以東大小峽穀之間)僧人李立遵和邈川(今青海樂都)大首領溫逋奇擁立,在現今青海西寧一帶,建立了一個擁有數十萬居民的角廝囉王朝。明道元年(1032),元昊繼位之後,宋想利用角廝囉的勢力牽製元昊,於是授角廝囉為寧遠大將軍、愛州團練使。授溫逋奇為歸化將軍。第二年又進封角廝囉為保順軍節度觀察留後。元昊初立,積極準備稱帝建國,為了鞏固後方,也為了懲罰角廝囉歸附宋朝,便發動了對吐蕃河湟地區的進攻,幾次都慘敗。後來,角廝囉內部發生叛亂,元昊乘機以重賂行間,使角廝囉王朝分裂成幾部分,並用計害死角廝囉。曆史上對於角廝囉的死因,有很多爭議,有的說是被下屬殺死,有的說是被毒藥害死,還有的說是流亡到回紇被殺,總之,都不能確認。
妙安法師說道:“這本經書是100多年前一個遊方僧人留在本寺的,老僧曾經看過,其中有一段,我想能夠解開藏寶圖的邪惡之謎!”
苗君儒隻知妙安法師通曉梵文,沒想到法師還通曉西夏文。
妙安法師打開經卷,翻到那一頁,指給苗君儒看。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考古學教授,苗君儒通曉二十多種古代的文字,當然包括西夏文。
經書的那一段文字是記載有關角廝囉死亡之謎的,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角廝囉至退敗曆精城以來,常懷禍發肘腋之憂,意衰誌怯,每日念佛誦經;帝恐其亂,派使者持書前往,角廝囉閱書畢,瘋狂不已,撞壁而亡……
苗君儒望著妙安法師,問道:“角廝囉看的那封信有問題?”
妙安法師點頭:“據我所知,在西夏以西的地方,也就是現在新疆、甘肅一帶的荒漠中,有一種叫蟄蟊的蝸牛,這種動物分泌的一種粘液,無論是人還是其他的動物,一旦碰到,立刻失去控製,無不撞山而亡。”
苗君儒從一些資料上看到過關於蟄蟊的介紹,但是他並沒有將蟄蟊與藏寶圖聯係起來,被妙安法師這麼一點撥,立刻明白了。藏寶圖上沾有蟄蟊的粘液,所以碰上的人,都撞牆死了。魔鬼殺人是假,都是蟄蟊粘液的毒性在作祟。
他想起林福平的死亡現場,旁邊的牆上雖然有撞牆後留下的血跡,但是血跡卻顯示是屍體倒地後噴射出去的,一般的情況下,撞牆死的人,應該就勢倒在牆邊,由死者頭部噴出的血,應該濺在牆上,而非待屍體倒地後噴射出來。也就是說,林福平不是撞牆而死,而是被人殺的。殺林福平的人,是為了得到這張藏寶圖。
隻要這張藏寶圖還在,那些殺人的凶手一定會出現。
妙安法師接著說道:“想不到佛門檀香是這種毒物的克星,善哉,善哉!”
苗君儒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說道:“大師,我想去尋找寶藏,揭開元昊王陵之謎!”
妙安法師望著苗君儒,念了一聲佛號,說道:“也許這一切都是劫數,你想去的話,就去吧。我也不能幫你什麼,這串佛珠,是當年那個遊方僧人留下的,你帶在身上,也許能幫你化解凶險!”
妙安法師說完,從脖子上取下那串佛珠,托在手裏。
苗君儒知道這串佛珠非常珍貴,由一百零八粒雕刻著梵文金剛經的墨玉珠子串成,這一整串佛珠就是一部金剛經,每一粒珠子都是成色一致的上等墨玉,在光線的映射下,泛著一層異樣的色彩。妙安法師曾經請他鑒定過,證實是一千多年前玄奘法師從的印度那爛陀寺帶回來的佛門聖物,玄奘圓寂後,這串佛珠被供奉於長安玉華寺,後隨玄奘頂骨遷至終南山紫閣寺;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宋仁宗為了安撫李元昊,特賜予一大批金銀珠寶,其中就有這這串佛珠。李元昊得到這串佛珠,非常高興,每天戴在身上,有時候連睡覺都戴著。不知道什麼原因,李元昊死後,這串佛珠居然沒有隨其下葬。
“大師,我怎麼能……”苗君儒不敢用手去接。
“收下吧!”妙安法師說:“世間萬事皆有因,因果循環,天道使然,但切忌貪念。宋仁宗於1035年將此物賜予他,至今正好九百年,九乃至尊之數,藏寶圖現世至今,造成殺戮無數,此事也該有個結果了,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