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皇家之秘(3 / 3)

羅強說道:“想不到江湖上傳言的救貧先生,居然是他!”

馬長風問道:“什麼救貧先生?”

羅強說道:“大哥,你有所不知。我之前對你說過的那個唐代國師楊筠鬆,他的俗名就叫楊救貧。此人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深諳風水之術,使貧者致富,所以世人稱其為救貧先生,後人由此也稱其為楊救貧。我早就聽說當代也出了一個救貧先生,但凡貧者無以生活,徹夜哭泣時,便有一袋大洋或金銀放在床邊,袋中有一字條,上寫救貧先生。很多受其資助的人家,都將其名立一神牌位,早晚上香供奉。想不到老先生一生積德行善,卻死得如此之慘。”

羅強的話說完,小玉忍不住又哭了起來,她哭了一陣,才啞聲說道:“兩年前,我爹就洗手不幹了,可是……”

馬長風忍不住問道:“可是什麼?”

小玉說道:“可是他有一個未了得心願,就是尋找一件寶物!”

一聽是寶物,那幾個男人的眼睛頓時發亮起來。朱福要尋找的寶物,肯定不同凡響。

馬長風低聲問道:“那件寶物一定很難找,是不是?”

以朱福的本事,都找不到的寶物,肯定很難找。

小玉說道:“半個月前,我爹對我說,那件寶物有線索了。”

羅強說道:“你還沒有告訴我們,到底是什麼寶物呢!”

小玉說道:“你們知道秦始皇最喜歡的東西是什麼嗎?”

羅強說道:“應該是傳國玉璽吧!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後獲得和氏璧,將其琢為傳國玉璽,他是個權力欲望很強的人,除了玉璽和銅虎符外,還能喜歡什麼?”

小玉說道:“你隻說對了一半,事實上,和氏璧是和氏璧,傳國玉璽是傳國玉璽,是兩件東西。”

馬長風大驚,想不到小玉居然說出這樣的話出來,他雖然是馬賊,可也讀過書,知道有關和氏璧的傳說,那是春秋時期楚人卞和在湖北南漳縣荊山中得到的一塊璞玉,兩次獻給楚厲王,都被認為是普通的石頭,卞和為此失去了兩條腿,到楚文王時,派人把石頭剖開,果然得到一塊美玉,這就是和氏璧的由來。他禁不住說道:“無論是古書還是典籍上,都說傳國玉璽是和氏璧雕琢而成的,從來沒有人懷疑那是兩件東西。”

小玉說道:“不錯,正是因為那樣,所以沒有人知道那是兩件東西,和氏璧的秘密,一直是皇家不傳之秘。當皇帝的人就是害怕讓外人知道真正的和氏璧是什麼,才把和氏璧說成傳國玉璽。”

馬長風說道:“既然是皇家的不傳之秘,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小玉看著手裏的竹簡說道:“因為我爹找到了這卷書。”

羅強冷冷地說道:“不就是一卷風水堪輿的古書嗎?難道裏麵會有皇家的不傳之秘?”

小玉把竹簡輕輕打開,指著最後麵的那些古隸文字,說道:“其實和氏璧最大的秘密,就是能讓死人永遠不死。”

馬長風問道:“什麼是永遠不死?”

小玉說道:“就是將和氏璧放在剛剛死去的人身上,屍體不但永遠不腐,還能有活過來的機會。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萬古神石。我們天地玄黃四派,稱之為石王。”

羅強冷笑道:“既然和氏璧能讓死人永遠不死,那為什麼秦始皇死後,屍體腐爛發臭,胡亥和趙高要買很多鹹魚放在車上掩蓋屍臭呢?”

小玉正色道:“因為和氏璧並沒放在秦始皇的身邊。”

羅強繼續冷笑道:“你不是說,秦始皇最喜歡的就是和氏璧,一個人怎麼不把最喜歡的東西帶在身邊呢?”

小玉說道:“你別忘記了,秦始皇死的時候,身邊是窺視帝位已久的公子胡亥,如果讓秦始皇還活過來,胡亥就永遠當不了秦二世,這就是他為什麼要和趙高密謀,支走公子扶蘇的親信蒙毅,而後假傳遺詔的經過。”

羅強說道:“可是在曆史上,並沒有和氏璧讓死人複活的故事,都是憑你信口雌黃,能信嗎?”

小玉說道:“我隻說有可能活過來,並沒說移動能活過來。史書上說,三國時期曹丕的皇後甄氏被賜死後,隨葬的宮女不是有活過來的嗎?後來還被李世民納為妃子呢!”

羅強說道:“可書上並沒有說和氏璧隨甄皇後下葬,陪葬宮女活過來的,也沒說是和氏璧的作用呀!”

小玉說道:“我是聽我爹說的,信不信隨你們。我爹懷疑和氏璧被唐玄宗放進楊貴妃的墓葬裏了。”

羅強笑道:“憑你爹的本事,難道還進步了楊貴妃的墓葬嗎?”

小玉說道:“我爹找到三個楊貴妃的墳墓,可沒找到和氏璧。”

羅強嗬嗬笑道:“你爹不是神仙,他憑什麼知道和氏璧有那麼神奇的功能,又憑什麼確定和氏璧在楊貴妃的墳墓裏呢?”

一個赫赫有名的獨行盜墓前輩堅持去做的事情,不可能沒有原因的,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就算是自己的女兒,也不一定知道。馬長風想到這裏,說道:“羅強,你不要再逼問這位姑娘了,也許很多事情,連她自己都不清楚,反正都是聽人說的,信與不信,就看每個人怎麼去想了。”他轉向小玉,接著說道:“姑娘,包裹裏的東西你都可以拿走,離開陝西,去別的地方,不要讓董團長找到。”

小玉從包裹裏拿了那枚斷裂的玉簪,一臉悲戚地說道:“這是我爹給我娘的定情物,其他的東西,都送給你們。”

馬長風說道:“你一個姑娘家,沒有錢怎麼行呢?你在別的地方還有親人嗎?我派兄弟送你過去!”

小玉搖了搖頭。

馬長風看了諸位兄弟一眼之後,對小玉說道:“姑娘,實不相瞞,我們都是浪跡江湖的馬賊,如果姑娘不嫌棄,就暫時跟著我們,對你也有個照應。此去不遠的山穀中,有一處山民廢棄的石頭屋子,是我們的臨時落腳點。姑娘,你先住在那裏,等有了好一點的地方再做打算,如何?”

小玉朝馬長風施了一禮,說道:“多謝大哥!”

馬長風說道:“我的這個兄弟也是半個風水先生,如果姑娘不介意的話,可否將這卷竹片子借給他看看,或許他能幫你爹完成心願。”

小玉將竹簡遞給馬長風,說道:“你們要用,盡管拿去就是。我爹說,不是誰都能看懂這本書的,當世能看懂這本書的,有三個人,一個是徽州休寧的風水大師何成鬆,此人是南唐國師何令通的後人,光緒年生的可能不在人世了;一個是北大考古學教授苗君儒,我爹和此人見過一麵,此人的學識博古通今,實乃當今第一人;最後一個,就是我爹自己了。你們拿去了也沒用。”

羅強說道:“這麼說,要真看懂這本書,還得去找那個叫苗君儒的人嘍?人家是北大的教授,我聽說日本人打進北京時,學校裏的教授都往南逃了,現在兵荒馬亂的,怎麼找呀?”

小玉說道:“我爹說苗教授在重慶,他與其他教授不一樣,經常出外考古的。”

羅強說道:“難不成我們去重慶把他請來?”

小玉說道:“要想他來也不難,你們去一趟重慶,把這塊白玉朝芴賣給一家叫萬古齋的古董店,並留下一個要他們尋找的地址,說不定他很快就找來了。”

馬長風說道:“我們手裏正好有幾樣東西要出手,去一趟也無妨。”

就這樣,小玉在那間石屋裏住了下來。

馬長風派人暗中去興平城裏打聽了,城裏城外貼滿了緝拿他的布告。像他們這種沒有固定山頭的土匪,官兵是很難抓到的。

不過出去避一避風頭也好,他帶著幾個人來到重慶,找到了那家叫萬古齋的古董店,把那塊朝芴賣了出去,臨走時對掌櫃的說,手裏還有好貨,掌櫃的要想進貨,就去陝西興平七裏鎮找楊老槐。

實際上,興平七裏鎮並沒有楊老槐這個人。無論是從東麵的西安,還是南麵的戶縣過來,要想去七裏鎮,就必須經過那條山路。

從重慶回去的時候,馬長風買了一塊上等的新玉佩,叫人在玉佩的正麵雕了一朵玉蘭花,背麵雕了一匹駿馬,他把玉佩送給小玉的時候,見小玉的臉上蕩起一陣紅暈,低著頭把玉佩收下了。她告訴他,她爹懷疑真正的貴妃墓就在這一帶的山上,和氏璧具有不同尋常的神奇之處,不但有很強的磁性,而且能顛倒陰陽。她還要他防著那個姓羅的兄弟,說那人的腦後有反骨。

她自從跟了馬長風之後,身上便多了幾分土匪婆的匪氣,閑暇的時候,跟著他學打槍。一來一往,兩人之間的情愫,在慢慢滋生著。

馬長風在江湖上還有一些人脈,他回來沒到一個月,就有西安的朋友傳話過來,說萬福齋古董店裏來了一行外地人,其中一個好像是古董的行家,很可能就是他們找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