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詭異墓道(2 / 3)

苗君儒抓住程大峰,用盡全力將他朝徐渭水扔過去,程大峰在空中翻了兩個跟鬥,落在徐渭水的身邊。

苗君儒的身體並沒有停,他縱身躍到玉潔的身後,一掌劈在左邊那日本兵的脖子上,接著一腿將右邊的日本兵踢飛,順手牽起玉潔,朝前衝去。

徐渭水一腳踏在宮門正中間的那塊石板上,從頭頂傳來一陣金屬的聲音,一道鐵柵欄憑空而落。

眼看苗君儒拉著玉潔就要衝過落下的鐵柵欄,到達徐渭水的身邊,不料刀光一閃,三浦武夫鬼魅般的出現在他們的麵前,擋住他們的去路。

苗君儒為了避開三浦武夫的刀鋒,硬生生止住腳步,刹那間,鐵柵欄轟然落下,程大峰和徐渭水在裏麵,而苗君儒和玉潔則被擋在這邊。

佐藤乙一大聲道:“都給我住手!”

三浦武夫閃到一旁,

佐藤乙一望著徐渭水,一字一句的說道:“徐先生,我一直都相信你,想不到你還是令我失望。告訴我,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徐渭水說道:“很簡單,因為我是中國人!”

佐藤乙一哈哈地大笑幾聲,說道:“徐先生,為了阻止我們得到萬古神石,你和劉掌門,還有朱福他們,可謂是煞費苦心啊!不管怎麼說,我們進來了。隻要我一聲令下,你們全都要死在這裏。中國有句俗話,識時務者為俊傑,不需要我再教你了吧?你說過,半年前朱福就是被困在這裏,是你幫他解困的。你現在告訴苗教授,讓他替你打開鐵柵欄!”

徐渭水沉默了片刻,說道:“天玉方略第二章天機數第十七節!”

天玉方略第二章天機數第十七節的原文是:複。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複其道,七日來複,利有攸往。

此卦的原本的寓意為天寒地凍之時不宜出行,連君王都關閉城門不除外巡視。但後麵注解是:此為天雷複卦,坤上震下,需把握時來運轉之機,七數,左為大。

苗君儒看著左麵的那一排宮女石像,走到第七個宮女的麵前,托起宮女的左腳。轟隆聲中,鐵柵欄緩緩升了上去。

就在苗君儒開啟機關的時候,兩個日本兵將玉潔押到佐藤乙一的身邊。

程大峰從裏麵走了出來,本要去救玉潔,卻被苗君儒扯住。他借機用摩斯密碼告訴苗君儒:我們錯怪宋師爺和徐渭水了,他們都是好人,為了使日本人相信,才故意那麼做的。

苗君儒用摩斯密碼問道:如果不想讓日本人搶走石王,完全可以用另外一種辦法,可是他們為什麼要那麼做?

程大峰回複:因為他們要救玉潔,隻想從貴妃墓裏得到千年血靈芝。單憑一個人的本事,是打不開最後一道機關的。

苗君儒問道:你怎麼知道那麼多?你還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你是什麼人呢!

程大峰微微一笑,手底下回複:你是一位令我敬佩的好人,苗教授,我是一個有信仰的中國人。

得到這句話,苗君儒似乎明白了什麼。

在他們兩人用摩斯密碼對話的時候,佐藤乙一已經拔出了手槍,對準了玉潔,沉聲說道:“徐先生,我知道你也想趁這個60年一遇的機會來救這位姑娘,是吧?”

程大峰朝佐藤乙一叫道:“藤老板,這裏是興平,不是淪陷區!在我們這幾個人麵前,你隻不過是暫時的優勢,別忘了,外麵還有好幾千的中國軍隊呢?你們能不能離開興平還說不定,有什麼資格和我們談條件?”

佐藤乙一說道:“我能不能離開興平,和你沒關係!我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進貴妃墓,拿到真正的萬古神石。”

程大峰用手在苗君儒的手上說道:他很狡猾,怎麼辦?

苗君儒回複:玉潔在他的手上,暫時聽他的,等待機會!

佐藤乙一朝程大峰招了招手,程大峰在苗君儒的手上打完“到了裏麵見機行事”幾個密碼後,走到佐藤乙一的身邊。

佐藤乙一用手拍了拍程大峰的臉頰,輕蔑地說道:“你以為你玩的那些小動作我不知道嗎?別忘了我是幹哪行的!在西安的時候我就注意你了,我們住在劉參謀家裏的時候,你借口上街,實則去與你們的人聯係。你會摩斯密碼不足為奇,但苗教授也會,就使我有些意外了!”

他望著苗君儒,繼續說道:“苗教授,麻煩你和徐先生在前麵開路。別忘了,你的兒子和你情人都盼著你回去的呢!”(作者注:苗君儒的義子苗永健是他出外考古時揀回來的,而廖清則是他的初戀情人,為了廖清,他終身未娶。他與廖清的故事,詳見拙作《盜墓天書》)

苗君儒幾步掠到徐渭水的麵前,低聲道:“你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徐渭水狡黠地笑了一下,說道:“別管是什麼藥,隻要能夠治病就行!苗教授,要不是為了最後一道機關,我們也用不著把你給扯進來!”

他彎腰把那三支香插在宮門邊,朝裏麵躬身拜了三拜,大聲道:“玄字派弟子徐渭水,為救掌門之女,不得已觸犯門規,還請前輩諒解。如今國難當頭,弟子一定竭盡全力維護本派,心昭日月,魂魄相依!”

說完之後,他大步走了進去。

佐藤乙一用日語朝那些日本兵和忍者命令道:“看住他們,小心跟上!”

×××××××××××××××××××××××××××××××××××××××

情生殿與往生殿不一樣,裏麵空蕩蕩的,什麼東西都沒有。人剛走下台階,就覺得眼前朦朦朧朧的,像起了一層霧氣,在電筒的光影下,似乎有很多身影在飄來飄去。

腳底下的路並不是石板路,而是一塊塊兩尺見方的方磚,方磚與方磚之間的縫隙很大,能塞得下一個手指頭。

苗君儒跟著徐渭水走得很小心,越往裏走,那股刺鼻的油味就越濃,霧氣也就越大,到後來,就像走在春天的細雨裏,渾身濕漉漉的,連頭發都濕了,用手一摸,居然滿手都是油。

還沒等他說話,後麵又人用日語喊起來:“這裏麵都是油!”

徐渭水慢悠悠地說道:“當然都是油,隻要一丁點火星,整個情生殿馬上變成火海,片刻就能把人燒成灰!”

苗君儒微微一愣,想不到徐渭水居然也能聽得懂日語。

徐渭水低聲道:“苗教授,民國21年的時候,我跟著別人闖關東,結果被日本人抓到一個煤礦裏幹了三年,我除了撿回一條命外,還學會了聽日本話!”他停了片刻,接著道:“過了前麵的四大天王,不管聽到什麼聲音,都不要分心!”

往前走了約20米,霧氣漸漸不見了,依稀可見幾座黑乎乎的東西,走進了一看,才看清果真是廟宇裏麵的四大天王神像,每尊神像有三四米高,如天神一般俯視著腳下的人。

過了四大天王神像,耳邊隨即傳來一陣銀鈴般的笑聲,那笑聲充滿了純真,但又有幾分渴望,像是一個懷春的姑娘,躺在情人的懷抱中撒嬌。

一個溫柔的聲音在他耳邊呢喃著:“你來嘛,快快嘛!”

苗君儒聽著那聲音,情不自禁地朝邊上走去,剛邁出兩步,卻被徐渭水一把抓了回來,他臉上一陣發熱,心道:慚愧,都這麼大年紀了,居然沒有一點定力。

當下收斂心神,再也不去聽那聲音。可那女人的聲音卻總在他耳邊回響著,時而是春意蕩漾的嬌笑,時而是充滿誘惑的呼喚。

後麵傳來三浦武夫的叫喊:“你們都想幹什麼?不要被聲音所誘惑,你們是大日本帝國的軍人……”

苗君儒朝後望去,依稀看見好幾個日本兵和兩個忍者武士脫離了隊伍,往邊上走去了,任由三浦武夫怎麼叫都叫不住。幾個日本兵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霧氣裏,再也看不見了。過了片刻,黑暗中傳來幾聲慘叫。

又有幾個日本兵要離開隊伍,三浦武夫衝上前,一頓耳光將他們扇醒。有一個日本兵走得較遠,被扇醒之後剛要歸隊,隻聽得一聲慘叫,痛苦地扭了幾下身子,就再也不動了。人雖然已死,但屍體卻沒倒下,而是直挺挺的站著。

苗君儒擔心程大峰受不了那聲音的誘惑,可是他看見程大峰和玉潔手牽著手走在一起,一點都沒有被誘惑的樣子。

徐渭水用手電晃了一下前麵,說道:“苗教授,天機數第二十六節。”

天機數第二十六節的原文是: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此卦的原本的寓意為往西南方走有利,往東北方走不利,見王公貴族也會達成願望。逢凶化吉之兆。但後麵注解是:此為蹇卦,艮下坎上。需慎之,切忌明火,見四方天王,十步,西南行,大順。

前麵雖然有路,但是徐渭水並未往前走,而是朝左邊走去。

苗君儒望著徐渭水的背影,萌生出一絲疑惑,徐渭水說是在情生殿的宮門口,救了被困住的朱福,如此說來,朱福一定是打出盜洞直接進入往生殿的,由於不懂破解機關才會被那道鐵柵欄困住。他還說18道機關,已經破了8道,可是從進情生殿的宮門一直走到現在,並未觸發一道機關,難道走在前麵的人,已經將機關破解了不成?

走在前麵的徐渭水停了下來,低聲說道:“苗教授,天機數第二十七節。”

第二十七節的原文是: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

此卦的原本的寓意為無論怎麼申辯都無濟於事,除了有牢獄之災外,還要接受肉體之刑。但後麵注解是:此為困卦,坎下兌上。身處絕境,遇紅而止,墓神有靈,殺小人,六為吉。

前麵沒有路了,隻有一堵紅色的石牆。牆上陰刻著六幅圖,圖邊還有文字。苗君儒用手電照了一下,第一幅圖上麵兩個打著燈籠的太監在前麵帶路,一個豐腴的貴婦人在幾個宮女的陪伴下緩緩前行,旁邊的文字是:承君恩玉環進宮。第二幅圖上是一群宮女服侍一個貴婦人在池中沐浴,旁邊的文字是:沐君恩驪山出浴。第三幅圖則是天空中一輪圓月,君王在眾侍衛的保護下席地而坐,貴婦人一手舉著酒杯,一手揚起,仿佛在隨風飄舞,旁邊的文字是:受君恩中秋醉酒。第四幅圖是一間大屋內,幾個宮女正圍著一個上吊的貴婦人,而屋外則是手持刀槍的將士,旁邊的文字是:憐君恩生死相別。第五幅圖是茫茫無際的大海,大海上一艘大船,貴婦人站在船頭上掩麵哭泣,旁邊的文字是:別君恩淚灑仙山。奇怪的是,最後一幅圖上隻有一隻鳥,沒有任何文字。

佐藤乙一嘿嘿地笑了兩聲,對身後的賽孟德說道:“老師說得沒錯,當年楊貴妃並沒有死在中國,而是被我們大日本的遣唐使送回了日本。”

徐渭水問道:“苗教授,你看懂這六幅圖了嗎?”

前五幅一看就明白,但是最後一幅,卻耐人尋味。苗君儒搖了搖頭,卻又點了點頭。據《明皇雜錄》記載,楊玉環晉為貴妃之後,嶺南貢上一隻白鸚鵡,能模仿人語,唐玄宗和楊貴妃十分喜歡,稱它為“雪花女”,於是宮中的人都稱這隻白鸚鵡為“雪花娘”。“雪花娘”聰明絕頂,每次唐玄宗命詞臣教它讀詩,幾遍之後,這隻白鸚鵡就能吟頌出來,逗人喜愛。玄宗每與楊貴妃下棋,如果局麵對唐玄宗不利,侍從的宦官怕皇上輸了棋,失了君威,就叫聲“雪花娘”,這隻鸚鵡便飛入棋盤,張翼拍翅,“以亂其行列,或啄嬪禦及諸王手,使不能爭道。”可惜這隻可愛的“雪花娘”後來被老鷹啄死,唐玄宗與楊貴妃十分傷心,將它葬於禦苑中,稱為“鸚鵡塚”。興許是懷念那隻白鸚鵡,自那以後,楊貴妃就再也沒有養過鸚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