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拜師(1 / 2)

“拜見娘娘!”

四個字飄入了正皺眉苦思的李恪耳中,就看到一隊浩浩蕩蕩的鶯鶯燕燕走了進來,他登時呆了一呆,原來兩女已為他打扮停當,隻是他陷入沉思,自己沒有反應過來。隨即下拜:“孩兒給母妃問安!”

“吾兒免禮,本宮安好。”來人伸手扶起李恪,牽著他的小手向屋內走去,坐定,“怎的起的如此之早,晚上睡不安生嗎?”

“兒臣昨個睡得早了些,所以今個起得也早些,不礙事的,母妃莫要為兒臣擔心,反而累了心神,兒臣已經不小。。。。。。”

抬頭看著自己的母妃,但見是一位散發著成熟風韻的美女,她的兩鬢紋絲不亂,上頭幾支花樹寶釵熠熠生輝,正中間是一頂發冠,頭發很清爽,有一種很好聞的清香;身穿碧紗裙,高貴而典雅;那雙牽著他的手很白,肉肉的,觸感既光滑又細膩,顯然是養尊處優慣了。

“撲哧,你這孩子,在娘親麵前說話也是這麼老氣橫秋的,兒再大也是娘的心頭肉。”楊妃看著李恪的小大人樣,實在忍不住,遂打斷了李恪的話,滿麵笑容,不禁伸手輕輕戳了李恪的額頭一下。

母妃,您的這個大兒子的心理年齡已經三十三歲了呀!李恪微微皺著眉頭,苦笑道:“母妃,兒臣已經是做哥哥的人了,哥哥就要有哥哥的樣子,要對弟弟起好的模範帶頭作用!”

“你這孩子,真是人小鬼大!”

“母妃今天怎麼大早就過來了?孩兒過去問安就可以了。”李恪大汗,這個話題太危險,趕快轉移。

提到正事,婦人隨即正色道,“今個,你父王傳你和衛王到承乾殿的書房,知道是為了什麼事情了嗎?”

“兒臣不知,隻是聽說昨個大哥已經去過了。”

“嗯,昨個中山王拜師房玄齡,是為中山王傅,今天可能也是為了這個事,你要有個心理準備,趁現在仔細想一想你想拜誰為師。”

“母妃,您的意思是說,父王要在今日為孩兒選定一位王傅嗎?”

“恪兒,你已經長大了,雖說尚未開府,但進學還是必須的,一個好的王傅很重要,明白嗎?”楊妃的表情很凝重。

“孩兒明白。”看著母妃凝重的臉色,李恪連忙答道。

楊妃總算鬆了口氣,看著自己的這個長子雖然稍顯稚嫩但不乏堅毅的臉龐,楊妃的臉上總算露出了笑容。

***************************************

不知道父王到底讓誰做我的王傅?房玄齡已經被挑走了,那剩下的杜如晦?孔穎達?還是李靖或者李勣?肯定不會是長孫無忌!!

李恪微眯著眼睛,靜靜地隨著小內侍的步伐,調節著自己的思緒,讓自己盡量保持在一種平和的心態,他必須學會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或許是因為時間很充裕,走得並不快,小內侍就走在李恪的右後側,一路上都在好奇地打量著李恪,他感到很奇怪,為什麼在這位長沙郡王殿下身上看不到孩子該有的表象,很穩重,就像是麵對著一個成人。不過,因為有規矩在側,小內侍一路上倒是很安靜,卻是不敢冒冒然的問出來,隻能壓下心底的疑惑。至於李恪,依著現在的心情,自然也是樂於享得一分清靜,並沒有主動與小內侍搭話。

走了差不多有一刻的時間,天光又放亮了少許,終於到了。就看到秦王的貼身內侍小王公公已經在殿門口等著了,看到他過來,遂迎了上來,“三殿下,您終於到了,王爺和諸位先生已經在等著了,小人為您帶路。”

李恪對著他溫和的一笑,微微點了下頭,道:“有勞了。”

“奴婢不敢,殿下請!”

小王內侍對李恪的感覺可是非常的好,身份尊貴卻為人和善、脾氣好,即便是對著他們這些下人,也是一臉的微笑,不因他們身份低微而看不起他們。其實這也是整個秦王府裏的內侍對於李恪的看法。

恭敬地帶著李恪這位年輕的王子進了書房。

“孩兒李恪,拜見父王!”從進殿後,李恪就屏氣凝神,一直低著頭,隻用眼角的餘光打量著周圍的事物,見著在大殿的正位上坐著一位英俊偉岸的男子,正是秦王李世民,李恪便躬身拱手,與他行了一禮。

不過雖是隨意一瞥,李恪卻已經看清了大殿的基本情況。

在李世民右手邊一個比他稍矮的小胖子規規矩矩地靜靜站著,是李泰;而下麵的左右兩側,分坐著秦王手下的大部分的謀臣武將,左下首依次是長孫無忌、杜如晦、房玄齡、高士廉、柴紹、孔穎達、於誌寧和虞世南;右下首依次是李孝恭、尉遲敬德、李靖、屈突通、程知節、李勣、秦叔寶和劉弘基;真個是文臣武將,濟濟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