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二章 李東的身世(1 / 2)

所有人都呆呆看著李東,眼神裏充滿了憤怒跟同情。

憤怒的是菅共的殘暴(行)徑,同情則給了這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李東。

聽完李東的話,陸楓的雙手攥的發白,其他人亦是如此。

李東跟菅共曾經同在西北為軍,而且還同在一支軍隊。與西夏軍隊的多年戰鬥,許多兄弟在戰鬥中死去,眼看著身邊認識的熟悉的兄弟一個個離去,李東內心煎熬異常,就越加珍惜身邊還僅存的人。菅共比李東晚一年入西北軍,入軍之時李東已經被提拔成了一個小隊的隊長,菅共被分在了李東的手下效力。

菅共天性勇猛,戰鬥不怕死,敢於拚命,深受李東喜愛,被李東當做左膀右臂。隨著戰爭的不斷加劇,菅共在軍中的表現越發突出,一次次的戰鬥中,李東跟菅共都幸運的存活下來,這讓李東倍加珍惜兩個人之間的友誼。

後來因為軍功累計的夠多,李東被提拔成了都頭,菅共也被李東舉薦成了副都頭。有菅共這樣的猛將輔佐,李東的一都人馬在每一次的戰鬥中表現越發出色。

李東依仗菅共,識他為親兄弟。

大宋朝的軍隊跟別的朝代不大一樣,軍人家屬是隨軍的。李東有一個青梅竹馬的玩伴,兩家老人從中捏合,這門親事也就這麼成了。婚後李東的妻子隨他從軍,一年後生下一個女兒,李東視做掌上明珠。

菅共沒有成家,又跟李東有這麼一層關係,李東一直想為自己的這個兄弟找一門親事。李東的妻子李氏頗為熱心,找親事的事自然就落在了她的身上。

一來二去的,菅共跟李東的妻子就熟絡上了,軍營離著家屬居住地不遠,他有事沒事的就常去李東家。李氏介紹了幾個姑娘給菅共,那知這菅共眼高的很,都沒做成。誰都不知道這菅共竟然對李東的妻子李氏起了色心,明知這李氏是自己上司的妻子,但壓抑在心中的那份狂熱絲毫沒有減少。

一開始李氏並沒有放在心上,以為這菅共是因為找媳婦心急常往家裏來,後來不經意發現菅共看自己的眼神越來越不對,言語中也少了份尊重跟穩重,對自己這個大嫂竟有意無意的輕浮起來。

李氏長了個心眼,也是怕此中有什麼誤會,悄悄告訴了李東。李東那時對自己的這個兄弟看的極重,聽自己的妻子這麼說,也沒往心裏去,為此還訓斥了李氏幾句。

西北的戰事越來越重,李東的部隊的傷亡也越來越大,在一次戰鬥中,菅共腿部中箭,不得已隻能留在後方修養。又一次的戰鬥任務下達,李東帶著隊伍上前線去參戰,而菅共留了下來。

誰都想不到,菅共會做出那般人神共憤的事。

就在李東出兵的第二天,菅共又溜到李東家。李氏對菅共已經起了戒心,現在李東領著隊伍上了戰場,家裏隻有自己還有五歲的女兒。萬一出什麼事自己就真的叫天天不靈,喊地地不應了。

李氏心裏打著小算盤,不敢長時間把菅共留在家中,就借口去河邊洗衣服,那意思已經很明顯要送客出門。壓抑在心中的那份狂熱在這一刻爆發,菅共趁李氏不注意把大門從裏麵插上,在李氏去裏屋拿東西的時候尾隨而入。李氏結婚的時候才十七歲,生完孩子到現在也不過二十二歲,正是青春好時節。順溜的身段,嬌好的麵容,再加上長期浸在愛情的滋潤中,別有一番少婦的風韻。此刻李東不在身邊,菅共再也控製不住自己。從背後抱住李氏就往臥室走去。李氏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可自己一個女人單薄的身體,又怎麼能跟菅共這種猛將相比。

李氏掙脫不開菅共,隻能大聲喊叫,菅共怕招來周圍鄰居,用一塊破布堵住李氏的嘴。在菅共連拉帶拽下,李氏被他拖到臥室的炕上。李氏讓菅共淩辱了。

不堪淩辱的李氏,用剪刀自殺而亡。發泄完獸欲的菅共見李氏自殺這才慌了神。

菅共正想逃走,恰在此時,李東的女兒正好醒來從屋外進來。見到倒在血泊中的李氏,當時就嚇哭了。孩子的哭聲越來越大,菅共怕孩子的哭聲引起周圍鄰居的注意,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抽出李氏身上的剪刀,用力插進孩子的心窩,凶性大發的菅共又連捅小女孩十幾剪子,可憐一個年僅五歲的孩子再也看不到爹爹的歸來。

犯下如此罪惡的菅共,沒敢從正門走,翻過牆頭從後麵逃走。菅共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在這待下去了,走投無路的他隻能走一步算一步。

也該這菅共命不該絕,走投無路之下結實了孫家的人,後被孫家弄到孫家莊當了個家丁教頭。

出征歸來的李東見妻子跟女兒雙雙命歸黃泉,悲傷不已,後得知是菅共所為,心中暗恨自己大意。

妻兒死去,兄弟背叛雙重打擊之下的李東,無意再在軍中,變賣了所有家產,踏上複仇之路。多方打聽之下,知道菅共來到沂源這個地方,到了沂源就失去了菅共的消息,未曾想到他在孫家莊當上了教頭。一路的風雨,讓這條漢子累倒在陸家莊附件,被上山種地的村民發現救下,李東就在陸家莊暫時安頓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