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隋煬帝自雁門之圍解了之後,為了圖個清淨,遠避江都,近臣宇文化及投其所好,連忙表示讚成。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江都糧盡。隋煬帝又準備遷都丹陽,臣下大部分表示反對,認為江東潮濕,且田地又少,若要是供給內宮和隨行的數萬大軍所需,民不堪命,日久恐會發生動亂。隋煬帝根本不聽,命人丹陽建造丹陽宮,準備遷都。隨隋煬帝一起南下的警衛軍將士到關中人,見隋煬帝又將南下,回歸關中無望,思鄉心切,許多人私下裏逃回關中。郎將竇賢領著手下的一些弟兄集體逃走,隋煬帝知道後派人追殺。但逃跑者日益增多,難以製止。
虎噴中郎講司馬德,乃是隋煬帝親信,見到手下的精銳士兵一批批的逃走,便找到好友元禮等人商量。他以試探的口氣說:“現在我等手下的將士都想逃走,如果我們將此事稟報皇上,恐怕就是被暗殺掉,但要是隱瞞不報的話,日後我等恐怕將會被一滅三族。你們說說該怎麼辦呢?最近,有消息傳來,關內已經淪陷,李孝長向敵獻出華陰,皇上因此將其二弟抓捕,準備斬首示眾。我們的家眷都在關內,如若不盡早想個可行的辦法,恐怕也是免不了被殺的命運啊。”元禮等人等人聽了他這話,急得不得了,忙問他該怎麼辦。司馬德見左右無人,便小聲的說道:“手下全部逃走,不如我等也與他們一同逃回關內。總比在這兒為一個快要死的人賣命要強的多啊。”元禮等人覺得他說得有些道理,全部表示讚成,於是分頭準備,相互招到同伴。一時間,內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將趙行樞、直長許弘仁、薛世良、城們郎將唐壽義等等數十人都參與此事。
眾將官密謀叛逃的事傳道了宇文智及的耳朵裏,宇文智及以為有機可趁,便找到眾人說:“主上雖然無道,但畢竟其威信還在,各位若是叛逃的話,皇上知道了肯定是要派人追殺的,就跟竇賢一樣,自取滅亡。現如今天要亡隋,天下群雄並起,咱們想要叛逃的人已經達到數萬之眾,全部都是精銳士卒,如果起大事,則可成帝王之業!”眾人一聽他說的有道理,暫時打消了回關中的念頭,並一致推舉宇文智及的哥哥許公宇文化及為盟主,準備起事。
眾人又一起來到許公府,將計劃告訴了許公宇文化及。語文化及姘識最喜歡出風頭,但是一聽說了他們的計劃,也嚇得麵色蒼白,不知道應該怎樣回答。大家又是一翻規勸,言已人多勢眾,一定可以成功,宇文化及這才點頭答應。司馬德等人回到軍府,一臉嚴肅的對部下說:“陛下已經知道我們將要逃跑的事情了,現在已經真被好了上百曇毒酒,等待享會之時,便將我們北軍全部毒死,而獨自與南人一起留在這裏。”部下們聽了這件事,都嚇得不得了,意欲叛亂。司馬得又將眾人的計劃告訴部下,感覺走投無路的將士們舉臂高喊道:“惟將軍之命是從!”
三月的著天夜裏,風雨交加,司馬得偷出禦馬,在城東聚集了上萬兵馬,舉起火把,與城外的宇文明朗相互呼應。隋煬帝望見火光,聽見宮外的喧嘩聲,便問值日官:“外間何事如此啊?”值日官答道:“城外草房失火,眾人前去救火。”隋煬帝信以為真,轉身邊回內宮了。外麵燕王楊諺發覺情況有點不對,便自芳林門進宮欲見隋煬帝,卻被值日官橫刀阻攔,不僅如此,他還叫人把燕王扣了起來。這時司馬得率兵進入皇城,並派人把手皇城各門。裴虞通也率百餘騎來到成象殿,屯衛將軍獨孤盛上來詢問:“哪裏來的兵馬?其勢怪異。”裴虞通一臉殺氣,按劍說道:“事勢已經這樣了,不關將軍的話司,還請竟軍勿動!”獨孤盛這才明白過來,破口大罵,率左右數十人與之搏鬥,最後為亂兵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