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政等人在老板的熱情招待下,跪坐到了酒肆一個偏僻的角落。這是贏政的意思。因為,在這裏最好不要引起別人的注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坐的地方太顯眼。難保不出問題,誰知道邯鄲有沒有古惑少年。贏政的記憶中可是清楚地記錄了他在邯鄲街頭的光輝戰績,邯鄲街頭可是有著各個大貴族的子女每日在尋架打。

輕酌幾口淡淡的酒水,贏政搖了搖頭。怎麼這個時代的酒沒點度數!難怪古人說“酒逢知己千杯少”假如都是這個度數的話,那麼隻要肚子允許,喝個千百杯的不成問題!

然而有些事並非你想躲,就可以躲過去的。“我以為誰?原來是手下敗將啊!看看秦國未來的儲君!”一個和贏政差不多年紀的少年不屑地望著贏政道。

贏政抬起頭來,這個少年贏政是認識的。趙國重臣樂乘的兒子樂謹。在邯鄲和平原君的兒子趙克並稱東西霸王。兩人因為和趙國儲君公子代關係不錯,所以經常仗勢欺人。即使是贏政也經常被兩人毆打。而那四個大漢則隻能做壁上觀。隻要他們沒有想打死贏政的想法,他們就隻能旁觀,貴族的事實在不是他們可以插手的。

贏政出奇地沒有出聲,而是笑著道“哦,原來是公子謹啊!好久沒見,不知道公子謹最近可好?”一點也沒有贏政的毛脾氣。若是換了以前早就打起來了,但,現在贏政清楚地知道,這是在別人的地盤,最好是少惹事。大概曆史上的秦始皇的脾氣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下養成的!

樂謹一時語塞,他本想激贏政先動手,然後再狠狠地教訓一頓。畢竟自己的父親已經多次警告自己,不要和贏政衝突,但,不知道為什麼樂謹總是想著要狠打贏政。這大概是因為知道贏政有一天會回秦國,並有可能當上秦王吧!

無奈之下,樂謹隻好作罷,在狠狠地盯著贏政看了幾眼後,便氣衝衝地帶著手下的仆從走了。

贏政自然也識趣,在邯鄲萬事都需要小心。秦趙之間自長平之戰後就一直是水火不容。當年的長平之戰,四十萬趙兵被殺神坑殺。導致趙國從自一撅不振。趙人可是對秦人有著深重的仇恨。沒見到那原本堆滿笑容的酒肆老板也馬上變的不冷不熱了嘛。

贏政也不多說什麼,就帶著大漢出了酒肆。自然把錢擱在桌子上。望著邯鄲城上空的太陽,那麼的刺眼。贏政知道,自己在這裏是屬於不受歡迎的人,不受任何人歡迎!

於是便帶著大漢走回去,天空依然是那麼的蔚藍蔚藍隻是,心情已經變了。徹底變了。來的時候充滿期待,現實卻將之徹底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