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編者的話(1 / 3)

2010年承接了一個廣東省“十一五”教育科研項目,課題的主要任務是編寫鞋類設計專業的應用型本科係列教材。通過課題組成員的全體努力以及專家顧問的大力幫助,第一冊《鞋底設計》已經出版,以其具有實用性、適用性和好用性的顯著特點,得到學生、企業以及市場的廣泛好評。借此之際,再度與好友李維先生攜手合作,編寫第二冊《鞋楦設計》一書。

在鞋類設計的三大支柱中,鞋楦設計是鞋類設計的靈魂,沒有好的鞋楦是無法生產出好的鞋子來的。那麼鞋楦是什麼?

從概念上講,鞋楦是保持鞋內腔具有一定規格尺寸的胎具。因為鞋楦是從鞋的內部支撐和完善鞋體造型的,所以稱為胎具。從外觀上看,鞋楦是腳的模特,因為鞋楦設計的基礎就是腳型,隻是經過了科學的美化,變得比腳要優美。從功能上看,鞋楦還是製鞋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鞋幫的成型、鞋底的成型等都要在鞋楦上完成。從設計角度看,鞋幫樣板和鞋底樣板也都是依據鞋楦來設計的。

鞋楦是一個實心的立體造型,進行鞋楦設計需要把握鞋楦長與寬、寬與高、高與長等方位的關係。這種關係在楦體尺寸表中都已明確表現出來了,但這隻解決了設計數字問題,並沒有設計的方法。

目前通過九點設計法可以很成熟地設計楦底樣板,對於有經驗的師傅來講,有了楦底樣板就能設計出鞋楦來,而對於沒有設計經驗的學生來說,即使有了楦底樣板還是不能設計出鞋楦來。為什麼呢?目前鞋楦設計采用的是一種經驗法,要想學習設計鞋楦,首先需要進行打磨鞋楦的操作,經過一年左右時間的磨煉,有了對楦體的認識,師傅才能進一步教授鞋楦的設計。

在課堂教學中,每門課程的課時數是有限的,如果采用經驗設計法顯然在時間上就不允許。另外,即使照貓畫虎地仿製出了鞋楦,也解決不了高等教育中對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的需求。如何解決這一棘手的問題呢?

在房屋建築中,無論是多麼複雜的高樓,都可以通過設計一係列的2D工程圖來解決,然後按照圖紙施工就會聳立起一座座高樓大廈。製作鞋楦也完全可以采取設計2D工程圖的方法實施。

2D工程圖設計的是投影圖,包括主視圖、後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左側視圖、右側視圖這六個方位的基本圖形。對於鞋楦設計來說,把外懷的側麵投影圖定為主視圖,裏懷的側麵投影圖定為後視圖,統口投影圖定為俯視圖,楦底投影圖定為仰視圖。對於左側視圖和右側視圖來說,由於鞋楦的前後形體差異較大,可以選定7個特征部位進行橫向剖開,每一部位的兩個剖麵就分別成為左右側視圖。

橫向剖開鞋楦即得到不同部位的橫剖麵。橫剖麵的7個部位選定在踝骨、腰窩、第一和第五蹠趾、小趾、拇趾、腳趾端,剖開後可以得到多個部位的剖麵圖形。這樣一來,設計左右側視圖就轉化為設計幾個橫剖麵圖。如果將設計好的橫剖麵圖樣板通過楦底樣板和縱剖麵樣板串聯起來,就可以看到鞋楦的大致輪廓。

有了鞋楦的大致輪廓,就有了設計鞋楦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利用先設計出2D工程圖,然後再根據圖形製備卡板,在打磨鞋楦時用卡板進行比對,就可以完成鞋楦的設計與製作,其中卡板起著打磨標準的作用。

這是一組打磨平跟女楦所用的卡板,包括楦底樣板、統口樣板、側身投影樣板、肉體寬度投影樣板以及一組橫剖麵樣板。設計投影樣板的前提是設計楦底樣圖和縱剖麵圖,其他各種投影樣板圖形都是從楦底樣圖和縱剖麵圖衍生出來的。

實踐證明,這種利用2D工程圖來設計鞋楦的方法是完全可行的。在本書中附有從理論到實踐、從卡板到實物詳細操作過程,不僅方法可行,而且速度快、效率高,已經在實踐中得到證實。如果有操作經驗,一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鞋楦的製作,對於學生來講,隻要會“打幫茬”就會打磨鞋楦,完成鞋楦製作一般需要3天的時間。鞋楦打磨出來後還需要經過“試腳”檢驗,如果需要修改也很方便,隻需要修改圖形即可。

利用2D工程圖來設計鞋楦最大的優點是便於教學,可以把基礎理論與實踐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把鞋楦的結構設計與外觀造型設計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學生掌握從腳型到楦型、從圖形到樣板、從概念到實物的完整知識。因為本教材是為應用型本科教育編寫的,同樣具有實用性、適用性和好用性的特點。本書共有八章四十四節,是針對鞋楦設計方向專業編寫的,有些是必講的內容,有些是供學生自學的內容,有些是參考的內容,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選擇。

理論來源於實踐,這裏的實踐更多的是前人的實踐。如果能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生產實踐,那將會是如虎添翼,插上騰飛的翅膀。

在此對給予幫助和關懷的各位專家、學者、老師、同學、朋友、同事表示衷心的感謝。

高士剛

2013年12月於廣州白雲學院

現代化工業製鞋是離不開鞋楦的,鞋楦可以保持鞋內腔具有一定的規格尺寸,所以鞋楦設計就是對鞋楦結構和造型的設計,使其結構合理,滿足穿著功能的需求;使其造型優美,滿足精神上的審美需求。

鞋楦設計、鞋幫設計和鞋底設計共同構築了鞋類設計的三大支柱,那麼這三大支柱的結構設計特點是什麼呢?

一、三大支柱的結構設計特點

研究結構設計離不開“搭配與組合”,鞋幫和組裝鞋底的結構是幫部件和底部件的搭配與組合,而成型鞋底、鞋跟和鞋楦是屬於立體造型,它們的結構是長與寬、寬與高、長與高的搭配與組合。

1.鞋幫的結構設計特點

鞋幫部件都是平麵狀部件,按照鞋幫樣板進行裁切就可以得到幫部件,所以鞋幫的結構設計特點是進行部件的分割與組合、部件之間的鑲接、幫麵與鞋裏的搭配。

以男式內耳三節頭鞋為例,設計鞋幫需要確定前幫與後幫的分割位置、前包頭占前幫長度的比例,然後才是每塊部件的外形設計、鞋眼位以及假線的安排。由於幫部件分割的位置不同、每種部件的造型不同,就衍生出燕尾式三節頭、橡筋式三節頭、斷耳式三節頭、組合後幫式三節頭、外耳式三節頭、舌式三節頭等多種變化。此外在製取部件樣板時,還要根據部件之間的鑲接關係和加工要求設計出壓茬量、折邊量、繃幫量,並做出加工標記。同時還要設計出結構式裏,便於幫麵與鞋裏的組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