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德扆忙道:“皇上,萬萬不可。現在進攻大漠不是時機,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我軍征戰半年之久,士氣雖旺卻是疲憊不堪,極待休整。二是皇上此次出征以攻打幽並之地為首務,對進攻大漠沒有準備,倉促出兵恐有不測之事。三是現在已近九月,大漠的天氣已趨冷,再過二十來天就是飛雪連天,不要說我們不適應大漠的嚴寒,就是契丹人也是受不了,難以征戰。是以,臣以為還是暫時收兵的好,來年再戰才是上策。”
黃俊點頭道:“折府州久與契丹相抗,對契丹是再熟悉不過了,你的話可謂金石之言,朕也是這樣看,所以朕才決定來年再與契丹大戰。”
折賽花提醒道:“皇上,以我之見,契丹最厲害的就是騎兵,在無遮無攔的大草原上與契丹的騎兵交戰,大周騎兵不足,恐難有勝算,要是穩妥一些的話,可以多造強弩,給契丹的騎兵大規模殺傷。隻要破了契丹的騎兵,這仗也就勝定了。”
“對啊!楊夫人所言極是!”石守信很是讚同折賽花的話道:“臣也是這樣認為。盛唐之時,中原的馬匹主要來自於草原,那時草原上的回鶻突厥不時向朝廷獻馬,再加上朝廷購買,這馬匹充足。現在,草原落在契丹人手裏,回鶻也不聽調令,中原的馬匹日漸短少,用騎兵和契丹在大草原上對抗不太現實。”
黃俊笑道:“契丹的騎兵朕自有辦法破掉,這事你們不用擔心。”
折賽花接著分析道:“既然這樣,那這仗就好打了。皇上,以大周的情形此戰應該拿掉豐州和上京為宜。豐州和上京皆是富饒之處,若是沒有了這兩地,一是契丹的國力難以提升,二是可以阻止契丹向西擴張,讓契丹不能兼並回鶻以自強。幽州已失,契丹的糧倉就隻有遼東之地了。對於遼東之地,大周是鞭長莫及,但可以結交高麗,由高麗來騷擾。”
曆史上的契丹向西擴張,一直到現在的中亞地區,是以遼國給金國滅了以後,還有一個西遼。當時的契丹領土麵積比起北宋隻大不小,再加上擁有幽雲、遼東、豐州這三大糧倉,其實力並不比宋王朝弱,這也是宋王朝屢吃敗仗的一個原因。
黃俊拍掌叫好道:“韓熙載回李唐之前也建議朕拿掉豐州,結交高麗騷擾契丹,沒想到楊夫人也有如此眼光,真是了不起啊!”
這話說到眾人心裏去了,齊聲稱是。
折賽花謙道:“一得之見,不敢有辱聖聽。”
黃俊接著道:“朕今天到你們府上來就是想聽聽你們的意見,有了你們這意見,朕就有了一個大致的方略。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該為北征做準備了,朕離開汴京已經半年了,要趕回去做準備。楊業,並州軍你最熟,你去挑選一批精銳出來。”
楊業領命道:“遵旨!”
黃俊下旨道:“韓通,你久治水軍,對水利在行,你去幽州把趙匡胤換回來。還有,你要發民夫把永濟渠給朕疏通,來年的軍需物資要從永濟渠運送。幽並雖下,但軍隊的問題也不少,朕要整頓,需要你們出力,所以你們都跟朕回汴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