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人和野兔(1 / 1)

一個老人和他的兒子一同到市上,買了一頭毛驢,牽著回家。

一個跛子看見了,忍不住說:“有了毛驢不騎,要毛驢幹什麼呢!”

老人想這話不錯,毛驢本來應該騎的,就叫兒子騎著毛驢,自己跟在後邊走。

走了一會兒,一個拄著拐杖的老人看見了他們,忍不住說:“年輕的騎著毛驢,年老的倒跟在後邊走,太不像話了!”

老人想這話也不錯,年紀大了該享點兒福,就叫兒子下來走,自己騎上了毛驢。

又走了一會兒,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看見了他們,忍不住說:“做父親的自己舒舒服服地騎著毛驢,倒叫兒子跌跌撞撞跟在後邊走,心裏怎麼過得去!”

老人想這話也不錯,父親應該愛惜兒子,就叫兒子和自己一同騎著毛驢走。

又走了一會兒,一個老太太看見了他們,忍不住說:“小小的一頭毛驢,哪兒能經得住兩個人壓呢?”

老人想這話也不錯,可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怎麼辦才好呢?他和兒子下了毛驢,買了一根棒一條繩,兩個人抬著毛驢走。

毛驢倒掛在棒上,難受極了,拚命掙紮。走到橋上,毛驢掙紮得越厲害,兩個人抬不穩,一同跌到河裏去了。

錄自葉紹鈞編寫初小適用《開明國語課本》第五冊。

(1932年6月出版)原題《這個話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