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39(1 / 3)

敗三王,劉季還定三秦;

據關中,漢王再謀發展。

當漢軍突然出現在故道守軍的麵前時,守軍們都驚呆了,疑是天兵下凡,猝不及防。

曹參麾動人馬,勢如驚雷,突入故道城,攻破故道要隘,隨即快如閃電,一路勢如破竹,抵達陳倉。

陳倉遇襲的戰報飛也似地送至雍城時,章邯才如夢初醒,明白自己是中了漢軍的聲東擊西之計了。

章邯馬上留下小股人馬留守棧道口,自己立即統帥雍軍主力,星夜馳援陳倉。

雍軍到達陳倉時,已是三日後的清晨。

漢雍兩軍於陳倉附近交戰。

章邯軍以輕車列陣,曹參率領著鐵騎軍猛衝,雍軍立陣不住,大亂。漢軍趁勢衝殺,將雍軍擊潰了。

章邯約束不住,隻得率著亂軍退往好疇和廢丘。

陳倉兵弱,見章邯敗走,無心守城,陳倉城很快就落入了漢軍之手。

章邯在退兵途中,隻見亂兵,不見一個百姓追隨,很奇怪,遂召人追問。

一問,章邯心裏不是個滋味,原來,漢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安寧,何須離鄉背井?再說,誰又願意跟隨章邯?

章邯收集得亂卒,重組隊伍,剛剛喘了一口氣,卻又遇見周勃率軍殺來。

這兩軍相遇,勢如水火,漢軍積憤尤深,滿腔怒火,泄於刀戟,勇猛異常。雍軍見漢軍殺來,其勢凶猛,而雍軍士卒本來就痛恨章邯,哪肯為之效命?隻是勉強支撐了一陣,即四下逃竄。

章邯約束不住,隻得擇路而逃,漢兵窮追猛打,不肯罷休。

章邯終究是老將,豈會因一敗而罷手?他清點士卒,便命回頭再戰,想殺周勃一個回馬槍。卻沒有料到主帥韓信計高一籌,早已布置停當,謹囑周勃小心提防,窮寇莫追,還要防他反撲。韓信自己親自調度,隨時策應。所以,當章邯軍回頭反撲時,那漢軍前隊臨陣不亂,整肅如故。

章邯一見漢軍的陣勢,就知道自己的回馬槍之計是沒有用的,想到自己涉險回軍,心裏著慌,無奈勉強支持了一陣,就急惶惶地再度敗逃。

韓信立即以周勃為前鋒,以灌嬰為左翼,以盧綰為右翼,分進合擊章邯軍。

漢軍前鋒猛烈追擊章邯軍的尾翼,兩翼則迂回包抄章邯的左右軍,尤其是周勃的士卒個個如猛虎下山,章邯如何敵得住?大敗再逃,又枉送了許多士卒的性命。章邯自己則拚死衝殺,才得以逃回廢丘,隻派長子章平守住好疇。

漢軍統帥韓信判明:退往廢丘的必是章邯所率領的雍軍主力,廢丘乃章邯的王邑,章邯又是久曆戰陣之人,廢丘必定嚴壘高守,不易攻下。如若久攻不下,那就會影響了漢軍的士氣,如果塞王、翟王的援軍一到,自己必定是腹背受敵,這對於漢軍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那章邯之子章平雖然也是慣戰之將,但好疇兵少,雖然好疇與廢丘互為犄角,但城防必定不如王邑廢丘堅固。如果先攻克好疇,一則可以增加漢軍的士氣 ,二則可以使廢丘淪為孤城,來日再圖廢丘就容易了。

於是,韓信下令攻擊好疇。

韓信麾軍圍攻好疇,同時派出部分軍隊警戒三秦援軍。

曹參擔任主攻,曹參率部追擊章平之軍,雙方在好疇城南激戰。曹參作戰雖然沒有周勃勇猛,卻比周勃有心智一些。抵達好疇時,曹參秘密派出一支人馬,悄悄繞到好疇城北,自己則率軍在城南衝擊章平軍,雙方戰得正酣時,卻突然從章平軍的後麵的城北方向殺出一支漢軍來。前後受敵,章平大驚,雍軍大亂,漢軍趁勢掩殺過去,雍軍潰敗,向好疇城而去。

章平戰敗,退入好疇城固守待援。曹參周勃隨即圍攻好疇城。

正當漢軍圍攻好疇城時,塞王司馬欣派大將趙賁率軍馳援廢丘,翟王董翳也向涇水地區疾馳會合。

章邯得到援軍後,即合兵一處,沿渭水西進,迎擊漢軍,雙方戰於壤鄉(今陝西武功東南)。

呂澤率領漢軍與聯軍交戰,毫不怯陣,聯軍人多,漢軍氣盛,雙方激戰數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