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煮酒問道 【01】長安亂天子東歸(2 / 2)

劉協看了看四周東倒西歪的士兵們,對董承說:“再休息一下吧。”

董承卻堅持道:“不行,再待下去李傕、郭汜就要追來了,此地不宜久留。”

劉協站起身來,默默地點了點頭,把吃剩的骨頭扔了,被人扶上了一架快要散架的馬車。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開始朝著傳說中的東都洛陽前進。

坐在吱吱呀呀的馬車裏,劉協想著自己的悲慘人生,不禁感到鬱悶,心裏麵又有些僥幸,自己能不能逃脫這樣的命運呢?要是自己不被曹操抓住呢?但是不被曹操抓住又被誰抓好呢?袁紹?不行,這貨好像被曹操滅了。公孫瓚?不行,這貨更懸,這貨居然被袁紹滅了。袁術?那貨想當皇帝,自己去了肯定活不成。劉表?也被曹操滅了······

賤!劉協狠狠地一拍腦門,自己不是犯賤嗎?怎麼老想著給誰當人質好,好像不當人質自己就沒別的事兒可以幹了,太犯賤了。劉協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主意,就算失敗,大不了還是當傀儡而已,若成功了,至少自己還有一絲機會······

劉協掀開破車的窗簾,探出頭,正看見射聲校尉沮俊,這沮俊身材頎長,白麵長須,長得挺帥的,大約三十歲左右,他見劉協探出頭來,便恭聲問道:“陛下有何事吩咐?”

劉協看了看身後這支鬆鬆垮垮的隊伍,指著前方問道:“英才(沮俊表字,自己加的,沒有記載),朕已經聽到李傕、郭汜騎兵的馬蹄聲了,前方是何處地界了?”

“回陛下,繞過前麵那座小山崗就到東澗了,過了東澗距離曹陽就不遠了······”

東澗?東澗?

劉協沒有聽到沮俊後麵的話,他隻是反複的念叨著東澗,這個東澗他是知道的,漢獻帝逃回東都時身邊帶的士兵都是楊奉的部隊,劉協自己是沒有一兵一卒的。劉協記得後世的曆史上記載說李傕、郭汜二人率兵追趕王駕,在東澗發生了一場戰鬥,王師敗績,李郭殺光祿勳鄧泉、衛尉士孫瑞、廷尉宣播、大長秋苗祀、步兵校尉魏桀、侍中朱展、射聲校尉沮俊。後來楊奉、董承引白波軍胡才、李樂、韓暹和匈奴左賢王去卑,才打敗李傕、郭汜。

也就是說,在東澗,劉協將失去唯一一支自己稍微有點影響力的軍隊——楊奉的部下。

“皇帝陛下!”

胖乎乎的董承和身高體壯的楊奉騎著戰馬到王駕旁,董承說道:“陛下,大事不好了,李傕、郭汜已經追來,前鋒三千鐵騎,後麵還有三萬步兵。陛下趕緊前行,前方就是東澗,那裏山高崖峭,中間道路狹窄,李傕、郭汜騎兵不易通過,可結集長槍陣阻隔,這裏一千將士能夠抵擋三日,可以拖到他們大軍到來。陛下可以率數十名親隨趕往曹陽,臣和興義將軍(楊奉)分別去請求匈奴左賢王和白波軍發兵勤王,三天之內定當趕回,事不宜遲,還請陛下依計行事。”

“恩。”劉協點了點頭,但是他隻是答應董承和楊奉去求援,而不是說自己就要把這點血本拚光在東澗。

“英才,”楊奉對著沮俊命令道:“我把部下一千三百餘人交予你和子俊(魏桀),你們一定保護陛下周全。”

沮俊雙手抱拳,慨然道:“將軍放心,俊誓死保衛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