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文燁看著大病初愈的兄長薑文煥,把薑文煥所不知道的一些內幕慢慢講了出來。那蘇耽的確是名不虛傳,來到魯城這還不到一個月,本已經沉屙難起的薑文煥竟然如奇跡般的好了起來,前兩日,蘇耽再一次診斷以後就說薑文煥已無大礙,隻要再調養一段時間便可完好如初。當時蘇耽還準備離開,但薑文燁可知道一個優秀的醫生對於東魯來說意味這什麼,於是他軟硬兼施,將這個時代最優秀的醫生留了下來。“文燁,難道我們薑氏一族真的要做一個反臣嗎?”薑文煥打斷了薑文燁的思路說道。薑文燁那斬釘截鐵般的永不朝商現在恐怕已經傳遍了整個華夏大地,隨著東魯之反,許多對大商本已不滿的諸侯更是紛紛獨立,大商朝風雨飄搖的局勢更加雪上加霜。“大哥,”薑文燁知道,自己這個哥哥的意識與那愚忠的父親如出一轍,要說服他下定決心反商並不容易,他小心翼翼的措辭說道:“父母之恩如東山,大姐之愛如汪洋,你我兄弟又豈能惘顧此血海深仇而對昏君稱臣乎?”
“唉……”薑文煥心中也是非常矛盾,要說他對紂王沒有恨意,那是不可能的,但他與薑文燁不同,他一直在薑桓楚的身邊長大,心思也如薑桓楚一般,薑文煥淡然說道:“父親說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薑家世代受成湯大恩,又怎能做亂臣賊子?你我又如何對得起父親?”“大哥,父母大姐之仇如果我們不能報之,那才是真的對不起父親、母親還有大姐薑文燁勸道:“古語有雲:君不善,臣投他國。放眼當今天下,反商者不知凡幾,緣何?昏君暴虐,諸侯心離,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如若我等繼續臣服於昏君,上對不起故去之至親,下對不起天下隻黎民。大哥,夏桀不善,成湯起於亳城而伐之,今日殷紂****,也正是我輩英雄奮起之時薑文煥沉默許久,方才抬起頭來,看著薑文燁閃動的目光,終於說道:“薑氏一族現今已隻有你我兄弟二人。也罷,為兄就陪你賭一次,讓昏君見識見識我薑家男兒之決心薑文燁大喜,心中更是鬆了一口氣。他知道,要自己這個哥哥做出這個決定並不容易,更何況,在這個年代並不是一個以武力奪取天下的年代。在中國曆史上,成湯伐桀是第一次,而一直到武王伐紂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以武力奪取天下的第二次!畢竟東魯的掌舵人並不是薑文燁,現在的真正能代表東魯的人還是薑文煥這個大哥。看著終於被自己說服的薑文煥,薑文燁心中那塊壓抑的大石終於放下。無論是他的前世還是今生,他竟然第一次有了爭霸天下的決心。薑文煥在做出了決定以後,也覺得放鬆了很多。人往往就是這樣,在沒有做決定以前總是前思後想,拿不定主意。而他一旦把決定做下以後,反而會覺得很輕鬆。兩兄弟各自心中長出了一口氣,猛然之間相視而笑。
“好了,把楊先生與夏大夫找來商議一下今後東魯的發展策略吧。”薑文煥是一個說什麼就做什麼的人,既然決定要做就想立即對未來的戰略做出一個大體上的規劃。這句話正好合了薑文燁的脾胃,對於東魯來說,雖然已經決定了反商,但未來究竟應該如何計劃,戰略如何部署,實力如何發展,會有些什麼樣的對手,應該如何與對手抗衡,這些,對於一個軍事集團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沒有諸葛亮的隆中對,劉備也許永遠都隻是一條蟲,而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英雄,這就是戰略規劃的重要性。楊任與夏招很快就來到了房內,薑文煥招呼二人坐下後,才說道:“兩位先生,文煥病重多日,全賴兩位先生輔佐文燁方才安定下東魯大局,文煥在此謝過。”
楊任與夏招對視片刻,同時謙道:“大公子言重。我等本是東魯之臣,所做之事乃份之所為。”薑文燁拱手說道:“多虧夏大夫安定東魯人心,方才使我東魯在如此變故之中還能穩定局勢,而楊先生更是助我東魯安定東地一方大小諸侯,尤其是說服彭城侯站在我東魯一方,兩位先生足可稱為我東魯之股肱。”薑文煥點頭道:“兩位先生不必太謙。今日文燁已告訴我個中詳情,我對文燁所說的‘永不朝商’也是非常讚同,因此,想請教兩位先,我東魯今後應該何去何從?”楊任早已猜到兩位公子這個時候叫他們二人來此必然是有要事要商討,但他畢竟還是沒有想到他們要討論的竟然是如此重要的事。正當他思考該如何回答之時,夏招卻先說道:“既然兩位公子問起,夏招倒認為有一件事,當前我等應該立即將此事辦好。”迎著眾人投來的疑問的眼光,夏招又說道:“那便是大公子的接位大典薑文煥自得知朝歌巨變之後不久,便重病臥床,東魯一直都還沒有舉辦過新的東伯侯即位典禮,在這個年代很講究一個名,此事說起來也的確是東魯當務之急便需要做好的事。想到這裏的楊任立即說道:“不錯,此事我等應該盡快舉行一個盛大的即位大典。”薑文煥略一思索,便張口說道:“好,我們便盡快辦好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