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四章:原生態小說的魅力(1 / 2)

--談楊崇德的小小說

湯國基

1999年11月18日,《光明日報》第五版刊出了我的評論《小小說為何稍領風騷》,崇德看到之後立即給我來電話,說是他將來出版小小說集一定要我寫篇評論。

轉眼到了2010年,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推出《中國小小說名家檔案》係列叢書,作為一直堅持小小說創作並有相當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崇德小小說集《故鄉的雲朵》入選該叢書,崇德舊話重提,要求我為《故鄉的雲朵》寫篇評論,但由於種種原因,我最後沒有交卷。

《故鄉的雲朵》麵市以後,市場反響很好,非常受讀者歡迎。因此,崇德今年又要推出他的第二本小小說集,以回報廣大讀者的厚愛。崇德再次要求我為他新的小小說集寫個評論。我再也沒有任何可以不交卷的理由了。

文如其人,我認為崇德的小小說就像他的為人,真誠質樸,厚重感人。比如,他寫的他故鄉那些山裏人的故事,往往可以感動得你難以自抑地流出淚來。

《快樂的雞蛋》寫了一個發生在“我”、母親和冬秋娘之間的故事。冬秋娘本是一個非常善良而又慷慨大方的女人,她經常煮荷包蛋給“我”和玩伴們吃。可是,那次“我”看管的自家裏正要下蛋的蘆花雞,在冬秋娘家的豬圈裏下了蛋之後,躲在豬圈後麵的“我”卻明明白白看到冬秋娘笑吟吟地把雞蛋撿走了,還在豬圈外撒了一把米,讓“我”家那隻蘆花雞啄,冬秋娘是以這各方式感謝“我”家的蘆花雞在她家下了蛋,並賄賂“我”家的蘆花雞以後多去她家的豬圈裏下蛋。當“我”回到青石板邊捉螞蟻後,沒想到冬秋娘卻出現在“我”麵前,於是,心中有數的“我”鼓起勇氣,故意問她“聽見蛋雞叫麼?”對付一個還是穿開襠褲的兒童,冬秋娘當然綽綽有餘,她若無其事地說:“雞叫?鬼崽子,哪裏有雞叫啊?是你的小雞雞在叫吧--嘻嘻!”冬秋娘邊說邊用她的繡花鞋尖挑著“我”穿開襠褲露出來的小東西。

崇德善於寫故事,在僅僅一千多字的篇幅裏,他的故事往往能寫得曲折動人。

當母親因為“我”沒有看管好蘆花雞而讓雞蛋丟失了,摟著我的腰肢翻出“我”的屁股用手掌拚命扇時,冬秋娘來了,冬秋娘邊責備母親,邊把母親給勸開了,剩下了“我”邊哭邊摸著刺痛的裸屁股,越哭越傷心,最後終於說出:“雞蛋被冬秋娘撿了。”母親自然不會相信,除了斥責“我”亂講之外,忘命地朝我撲過來,要再給我一頓痛打,“我”慌不擇路地躲到了冬秋娘的黑褲腿間,冬秋娘把“我”拉到她的身後,用身子護著“我”,與母親玩起了“狼偷羊”的遊戲,然後,扯著嗓門說:“雞蛋是我撿的,你打孩子幹什麼?!要打,就打我,怪我貪心……”“我”轉過身,抬起模糊的淚眼,發現冬秋娘的嘴唇在發抖。接著,冬秋娘對母親說:“你隻知道賣雞蛋,你看你的崽麵黃肌瘦,吃起雞蛋來一口咽,我擔心他會噎死!”說完,冬秋娘的眼淚大顆大顆地掉在我頭上,這時候,“我”發現母親的眼眶裏也溢滿了淚。

讀到這裏,還有哪個讀者不會流淚呢?

別人家的雞到自家的豬圈裏下了蛋,很多女人都會神不知鬼不覺地把這隻雞蛋撿到自家的蛋簍裏,冬秋娘也犯了不少女人都會犯的錯。但為了保護丟了蛋的女人的孩子不再無辜挨打,冬秋娘卻當著孩子和孩子母親的麵承認是自己撿了那隻蛋,這就不是很多女人都能做到的了。

柏楊在《醜陋的中國人》一書中反省中國人的醜陋時說道:“死不認錯!為了掩飾一個錯,不得不用很大的努力再製造更多的錯,來證明第一個錯並不是錯。”這確確實實是很多中國人的通病,生活中患有這種病的人比比皆是。冬秋娘如果要掩飾自己偷偷地撿了別人家雞蛋的過錯,是完全可以掩飾得過去的:第一,冬秋娘撿蛋時除了“我”看到了之外,再沒有第三人知道;第二,穿開襠褲的孩子說她撿了雞蛋,人們會認為是孩子怕再挨打而“亂講”的,“我”的母親就是這樣認為的;第三,冬秋娘常煮荷包蛋給“我”和玩伴們吃,她完全可以反咬一口,說“我”小小年紀心眼壞,不知好歹,恩將仇報……冬秋娘可以擺出千百個理由掩飾過錯,“洗清”自己,可她沒有這樣做,她在純真的孩子麵前承認了自己的過錯,讓一個成長中的孩子看到了人性中的光明、善良和真誠,而不是卑劣、惡毒和狡詐,也讓一個孩子在感動中學會了寬容,知道做了錯事要勇於承認,敢於擔當,積極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