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肯定要學最好的。黃塵對昆侖派的感覺最好,昆侖派與鬼穀派頗有相通之處,可拜師昆侖派的難度極大,首先連昆侖派的所在地在哪都無人知曉,隻知是在昆侖山脈,但昆侖山脈縱橫千裏,也無處可尋,且昆侖派傳人自何勝以來無人現於江湖,此路也就不通了。

燕子塢、神拳門和名劍山莊與三大國聯係太過緊密,黃塵還不想這麼早就出現在三大國的視野中。那麼,少林寺就是必然的選擇。既然少林寺被譽為天下武功之源,那探索本質源頭可正是黃塵的老本行。

黃塵辨認了一下方向,舉步往北方走去。

途中,路遇一個商隊。商隊是往開封去的,離嵩山也不遠。黃塵三言兩語就加入到了商隊裏,商隊眾人對福遠商行的夥計極為歡迎,紛紛問起福遠商行的小掌櫃,黃塵一一作答。一個中年人感概道:“我看那肖掌櫃啥都沒幹,這輩子最大的運氣就是碰到了王小掌櫃,你們看他現在生意做得多大。我這次回去後立馬招夥計,而且隻招小孩,看看有沒有這份運氣。”他的話引來了哄堂大笑。

河南路途不遠,十餘天的時間,嵩山就到了。黃塵辭別了商隊,問清方向便向嵩山走去。兩天的時間,黃塵就來到了嵩山山腳下。但見遠處少林寺隱約呈現,偶露一角,但覺層崖刺天,崖下風煙飄洌,寺中鍾聲隨風送上,令人一洗風俗之氣。

山腳的人很多。許多信男信女虔誠地拾級而上,更有甚者是三步一跪,五步一拜,頭都磕出鮮血而毫無知覺。除了眾多信男信女,黃塵還注意到,也有很多像黃塵一樣的拜師之人,偶爾還有些身手矯健的人往山上走去,這些人腰間還佩戴著兵器,完全不像一般上香的香客。

不一會,黃塵就到了寺前。映在綠樹叢中的寺院,杏黃色的院牆,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都給黃塵帶來了一種祥和的氣息。少林寺占地極廣,頗有連綿不絕之勢。正門上懸掛著金碧輝煌的牌匾,“少林寺”三字寫得是蒼勁有力,氣勢逼人。

寺裏已經擠滿了人。黃塵細心地觀察到一般的香客都是由普通的小沙彌接待,那些有武功的客人則是由一些司職更高的僧侶負責接待,會被直接引到後殿,通往後殿的門前有幾位僧人在打坐,這應該是阻止香客進去的武僧。

黃塵隱藏在人群中,一直觀察著知客僧們的一舉一動。觀察了一會,他有了決定,他看中了一位上了年紀的僧人。那僧人在短短的時間裏扶了三個行動困難的香客上香,而這本來並不是他的職責。他來到了這位僧侶麵前,雙手合十,鞠了一躬。

老僧人和善地說:“小施主,你有什麼事嗎?”

黃塵沒有說話,無聲地流下淚水,瘦弱的肩膀在抖動著。

老僧人看著眼前哭泣的孩子,那靈動的眼睛仿佛蒙上了一層水霧,慈悲之心油然而生。他的聲音更柔和了:“孩子,不用著急,有什麼事情你慢慢說,好吧。”

黃塵慢慢地止住了淚水。他的眼睛透出一種莫名的悲哀,開始說起了他的故事。他叫肖尋,在戰亂中輾轉到了成都,途中父親被殺害了,從小就與母親相依為命,好不容易過了一些安定的生活,就在前些天,本鄉的一個土豪要低價買進他們家僅有的田地,母親不肯賣地,慘被他打翻在地,受了重傷,由於他是小孩,就沒有打他。那土豪臨走時還丟下了一句話:“我堂哥是神拳門弟子,讓你們不識相!在這個地方,別說你們,連少林寺的和尚來了我都不怕。自找苦吃!哼!”兩天後,母親傷勢過重去世了,肖尋無依無靠,本想找土豪拚命,但也明白是去送死。他想起了那土豪的話,便到處打聽少林寺的所在,拜師學藝後回來討回公道。打聽清楚後,就動身前往少林寺。途中多遇艱險,幸虧碰到了一個商隊,才得以平安到達此地。

聽完黃塵聲淚俱下的故事,老僧人心裏不時的抽緊,看著麵前讓人產生一種親切感的孩子,情不自禁地抱緊了他,輕輕地說:“孩子,沒事了,沒事了。”黃塵被老僧人緊抱著,這種被關心的感覺讓他想起了母親,甚至也想起了鄭離,冰冷的心瞬間有些恍惚,這時的他沒有再演戲,任憑自己的淚水流淌。畢竟他還隻是一個十三歲的孩子。

老僧人帶著他往後殿走去,打坐的僧人動也不動。到了後殿,黃塵才知道少林寺另有洞天。後麵隱約出現的五層寶塔,氣勢恢宏,而周圍是密密麻麻的寺院房子,是僧人們的居所,足夠容納幾千人居住。中間一個巨大的廣場,是平時練武的場地,此時正有一群僧人正在練武。

老僧人法號同心,一邊走一邊為黃塵介紹。少林寺分前殿後殿,前殿是為香客們服務的,上香、添燈火、做法事等等一律由前殿主持;後殿專司武藝,這才是少林寺的核心。後殿分為四堂,分別是羅漢堂、戒律院、達摩堂和般若堂。羅漢堂是少林寺的根基,人數最多,大部分的僧人都屬於羅漢堂,有新人加入也必須先到羅漢堂。羅漢堂主管負責對外的事務,如應對外派挑戰,出山行走江湖等。戒律院人數稀少,是由羅漢堂的精英選拔出來的,主要負責對寺裏人員的監督和審查,必要時還需負起清理門戶的責任,般若堂專職研究外派武功,也是由羅漢堂地精英組成。而達摩堂基本都為寺中長老組成,平日主要是研習寺中絕技,並負責藏經閣的安全。藏經閣是少林寺重地,裏麵藏著少林七十二般絕技的秘訣,隻有方丈和少數人員可以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