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南郡,襄陽城,州牧府之內,劉表麾下文武齊聚一堂。
劉表拿著天子劉協頒布的詔書,環視眾人說道:“如今天子下詔令吾領兵討伐張魯,不知諸位有對此有何看法?”
蔡瑁急忙說道:“漢中山高路險,若是我等出兵討伐,恐怕難以攻克。更何況這道詔書分明對荊州無益。”
“空耗錢糧討伐漢中,愚以為如此行事不可。”
蒯良卻是說道:“主公乃漢室宗親,自當擁護漢室。張魯割據漢中多年,不服朝令。主公若時刻得到天子詔書而無動於衷,恐怕會惹人非議,反而不美啊。”
蒯越亦是說道:“主公乃皇室貴胄,討伐逆賊更是責無旁貸。”
劉表皺著眉頭說道:“話雖如此,然而漢中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想要攻下漢中,恐非易事啊。”
蒯良微微一笑,說道:“主公隻需派人前去攻打漢中即可,至於打不打得下來,卻無關緊要。若可為,最好是將上庸郡奪下,既能得到土地兵員,也能以此為緩衝,進可攻漢中首府,退可守襄陽。”
劉表聞言先是一愣,而後才恍然大悟。
上次袁術稱帝,劉表就找借口沒有出兵討伐,隻是為洛陽朝廷提供了一批糧食。事過之後,卻有不少心懷漢室之人,對於他頗有非議。
劉表畢竟乃漢室宗親,假如又不奉天子詔書討賊的話,對於他直接名聲必定有所損害。
然而,隻要他派人出兵攻打漢中,無論打不打得下來,都給了天下人一個交代。
劉表也能告訴天下人:看,我的確忠於漢室,出兵為國討賊。
出不出兵乃是態度的問題,打不打得下來卻是能力的問題,隻要劉表向漢中出兵,縱然打不下來漢中,別人亦是無話可數。
隻待戰局僵持下去以後,他就可以借口軍中缺糧而撤兵。念及於此,劉表當即一臉喜色,就準備調兵遣將攻打漢中。
就在此時,左右進來報告:“主公、益州派遣了使者過來,想要麵見主公。”
蒯良聞言當即說道:“此必是劉益州派人與主公相約,共伐漢中。”
“看來不止是我一人接到天子詔書啊。”劉表先是自言自語,而後向蒯良問道,“子柔,劉益州派遣使者過來,吾當何以答之?”
蒯良思量半晌,說道:“主公此去攻打漢中,定然會消耗不少錢糧。若益州使者果真邀請主公共伐益州,不妨如此,如此。”
劉表聞言大喜過望,當即讓人將益州使者領了進來。
黃權一襲青衫,姿容甚偉,身上還帶著淡淡的儒雅氣質。劉表看到他的第一眼,當即十分喜愛。
黃權進入州牧府之後,見到坐在主位的劉表,當即作揖行禮問道:“益州主簿黃權黃公衡,見過劉荊州。”
劉表擺了擺手,說道:“公衡此次前來荊州,所為何事?”
黃權站直了身體,侃侃而談:“逆賊張魯,妄自割據漢中,不尊漢令。吾主劉益州乃漢室宗親,自然不會坐視張魯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欲起兵討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