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乃漢中名門望族,把持著漢中的軍政大權,哪怕張魯想要動漢中楊氏,也要忌憚三分。
這也是為什麼,張魯占據漢中以後,大肆提拔重用楊氏中人了。其中楊鬆乃是張魯的謀士,楊昂、楊任、楊柏都是漢中統兵大將。
張衛要上前殺楊鬆,楊昂等人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全都過來架住了張衛。
楊鬆雖然貪財忘義,沒有什麼才能,終究是漢中楊氏的重要人物,自然有著屬於世家子弟的傲氣。
當初張魯入駐漢中,若非借助楊氏,不見得能夠在這裏站穩跟腳。再加上楊氏龐大的勢力,故此楊鬆並不十分忌憚張衛。
今日他沒有想到,張衛居然敢當著這麼多人的麵,要來殺自己,當即勃然大怒。
楊鬆指著張衛,怒聲喝道:“師君在此,又豈容你這裏放肆?莫要以為你乃是師君的胞弟,就可以如此肆無忌憚。”
斥責完了張衛以後,他當即臉色一變,哭喪著臉來到張魯麵前說道:“某忠於師君之心,蒼天可鑒。張衛卻不明不白地想要當眾殺我,還請師君能夠為我做主。”
張衛被楊昂等人攔住掙脫不得,聽見楊鬆的話以後,當即怒聲說道:“當初若不是你極力勸諫主公稱王,又怎會招來此等大禍?”
“現在你又勾結洛陽使者,想要賣主求榮,難道還不當殺?”
抓住張衛的楊任聞言,卻是臉色一沉,說道:“飯可以亂吃,話卻不能亂說。吾兄長隻是一心為師君考慮,投不投降大將軍,也是看師君的意思,又何談賣主求榮?”
“你當初不也是一力勸諫師君稱王麼?”
張魯看著強勢的楊氏眾人,眼中閃過一道微不可察的厲色,隻不過被他很好的掩飾過去罷了。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若不是非常強勢的諸侯,都要受到當地豪強、以及世家大族的掣肘。縱然是那些雄才大略的君主,亦是不能完全消除當地世家大族的影響。
就好似袁紹為了在冀州站穩跟腳,就重用冀州本地人氏沮授、審配,讓他們一個掌軍事,一個掌內政。相比較而言,許攸等人的權勢就要遜色許多。
張郃、高覽這兩個冀州本地人氏能夠得到重用,也未嚐沒有他們家世的緣故。其他諸如曹操、劉表、孫策等人,也都受到了當地世家大族的嚴重掣肘。
張魯雖然名義上乃是漢中之主,然而楊氏的影響力遍布整個漢中,張魯卻一直沒有徹底掌控漢中。
以前楊氏之中的幾人,對於張魯倒還十分謙卑,沒有想到在漢中四麵楚歌的時候,他們居然變得如此膽大妄為。
強行壓住心中的怒火,張魯斥責張衛道:“楊長史對吾忠心耿耿,一心想要為我出謀劃策,公則又怎能對楊長史如此不敬?”
張衛正要反駁,但是看到張魯陰沉的臉以後,隻得低頭不語。他也知道楊氏在漢中勢力極其龐大,現在正是漢中生死存亡之際,與他們鬧翻沒有什麼好處。
張魯對於如今的局勢也非常無奈,正皺著眉頭思考該如何的時候,忽然有人急匆匆的闖了進來。
信使大聲說道:“師君,劉協麾下大將徐晃率領五萬人馬,從涼州繞道直接領兵抵達陽平關城下。那徐晃放出話來,說五萬大軍隻是先鋒,若是師君不早日投降,破城之日雞犬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