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既然你們對張傑都這麼看重,我決定這一期的刑警訓練名單加上他的名字。”成方見兩人統一了意見,高興地宣布了自己的決定,“同時,市局會給他頒發一枚英勇勳章,以表彰他這次見義勇為。”
刑事警察(簡稱刑警),做刑事偵查工作,分析、研究刑事犯罪情況;組織、協調偵破一般、重大、特大刑事案件;承擔案件痕跡和物證提取、檢驗、鑒定。承擔本轄區內的禁毒、反黑、反恐工作;承擔本轄區內的經濟犯罪偵查防範工作;承擔涉外刑事案件、對外警務的聯絡和接洽。
聽到成方的決定,華忠誠和邵芳都驚訝得合不攏嘴。這個獎賞也太豐厚了點吧,市局領導親自頒獎已經是作為警察的最高榮譽了,而刑警訓練的機會更是所有警察夢寐以求的機會,因為一旦進入訓練基地,就意味著離升職和加薪的機會不遠了。而現在,張傑居然同時獲得了這兩個機會,實在有點讓人一時難以接受。
第一次,華忠誠對張傑有了危機感,也對自己剛才的行為感到了後悔。
張傑雖然性格懦弱,但是他人並不懶惰,在派出所這段時間,因為經常被人欺負沒什麼朋友,他經常一個人悶頭學習,要是被他讀完了研究生課程,並拿到了文憑。現在張傑機遇這麼好,自然讓華忠誠有點害怕了。
星期二這天上午九點,由市公安局政治部組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在市公安局總部大樓12樓1號會議室召開了。會前,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局局長程征,市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龍占山,市局副局長成方、章飛、吳友臨、金泉,政治部主任華忠誠,市局紀委書記錢鬆等領導親切接見了張傑,並和他合影留念。
政治部主任華忠誠負責主持新聞發布會。會上,市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龍占山介紹了此次英雄事跡的有關情況,和市委市政府各級領導對N公安工作的指示精神;在場的各大媒體代表利用有限的機會,提出了一些正麵問題。
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局局長程征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傳達了市第三次黨代會與公安工作有關的會議精神,並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張傑表示祝賀,稱讚他是N警察的驕傲。程征指出,各級公安機關要認真組織學習張傑的英雄事跡,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同時也勉勵張傑要把榮譽轉化為動力,充分發揮模範示範作用,做到始終保持對黨的忠誠本色,始終堅持執政為民、心係百姓的思想、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麵貌。
最後,程征親自為張傑戴上了英勇勳章,並宣布委派他到市警官學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刑偵集訓,結業後視成績從新安排崗位。這一切讓張傑感覺像在做夢,竟然忘了將行禮的手放下來,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媒體的閃光燈已經把他弄得睜不開眼了。
其實,如此平凡的見義勇為事件,而且是發生在以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己任的公安幹警身上,根本不值得如此大張旗鼓地褒獎。但政府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原因很簡單,長期以來宣傳媒介的過分渲染,使得警察成為常勝將軍。公眾對警察的過分期望與警察實際工作之間產生巨大的差異。由於隱案、漏案的大量存在,破案率低下、犯罪數不斷上升,使公眾錯誤地把犯罪上升的一係列壞事都歸罪於警察無能,反而對警察產生抱怨情緒。
犯罪本來是一種社會現象,其根源在社會。隻有依賴整個社會,依靠社會各部門的共同努力才能奏效。宣傳的歪曲,使廣大公民從犯罪的統一戰線中自動瓦解出來,從主力軍變為旁觀者,極大地削弱了打擊犯罪、預防犯罪的整體力量。
當然,公安機關內部也有矛盾:一是體現在晉升上,隻有刑警升得最快,而廣大的巡邏警察、社區警務警察晉升的較慢。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以案子來衡量工作效益,造成了一大批基層警官的心理不平衡。二是體現在招募上,年青人在選擇警察職業時,期望這是一種充滿刺激、激動人心的工作,而一旦走入公安局就會發現每天與日常瑣事打交道,為公眾服務多,根本沒什麼刺激。久而久之,極大地傷害了自己的職業自豪感。
再加上這件事情已經在網絡上被炒作得很火爆,幾乎說是全國知名,於是市委市政府決定高調地對張傑進行表彰。這招高,實在是高,一是借此機會恢複警察執政為民、心係百姓的形象;二是讓基層幹警看到希望……隻要盡忠守職,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成績來,升遷絕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