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動物的覓食技巧(1)(1 / 3)

民以食為天,動物也是如此,覓食、取食、乞食、貯食、捕食、反捕食,簡直是天天、處處在上演的動物界的悲喜劇。有些動物靠積極的狩獵來獲取食物,有些動物則采取等待和伏擊的方法,有些動物有乞食行為。動物的覓食行為是通過獨特的方式獲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為。

啄木鳥的捉蟲絕技

啄木鳥是人類的朋友,更是樹木的好朋友,人們都稱啄木鳥為“森林醫生”。啄木鳥可以說是最稱職的“醫生”,它每天忙忙碌碌,東敲敲,西敲敲,讓那些害蟲無處藏身。

啄木鳥主要以一些害蟲為食物。它能把藏在樹幹中的害蟲掏出來吃掉,這些害蟲有時能把樹活活地咬死。啄木鳥的長嘴就像醫生的聽診器一樣,它用這個又硬又尖的長嘴敲擊樹幹時,發出各種聲音。這些聲音能準確地反映出害蟲躲藏的位置。知道了害蟲在哪兒以後,啄木鳥就用嘴先啄開樹皮。它的利嘴像鑿子一樣在樹上鑿個洞,然後插進害蟲的巢內。啄木鳥還有神奇的舌頭,這舌頭又長又細,有14厘米長。啄木鳥的舌根上有兩根能伸縮的筋,舌尖上還長著許多肉倒刺,而且它的舌尖能分泌黏液。因此,啄木鳥總是可以準確無誤地鉤出隱藏得很深的害蟲,甚至是幼蟲和蟲卵。

一般的鳥兒都是站在樹枝上,而啄木鳥卻是緊抓在樹幹上。原來,啄木鳥的四趾是對稱分布的,有兩個向前,兩個向後,趾尖上的鉤爪非常銳利,使它能牢牢地抓住樹幹。它的尾巴是支撐身子的支柱,羽軸硬而且有彈性。這樣,啄木鳥不僅能抓住樹幹,還能夠沿著樹幹快速移動。

貼士:啄木鳥的舌細長而富彈性,其舌根是一條彈性結締組織,它從下齶穿出,向上繞過後腦殼,在腦頂前部進入右鼻孔固定,隻留左鼻孔呼吸,這種“彈篝刀式裝置”可使舌能伸出喙外達12厘米長,加上舌尖生有短鉤,舌麵具粘液,所以舌能探入洞內鉤捕5目7科30餘種樹幹害蟲。

現在,全世界發現的啄木鳥大約有180種,有紅頭啄木鳥、橡樹啄木鳥、大斑啄木鳥、黑啄木鳥、黑背二趾啄木鳥、緋紅背啄木鳥等等。除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這兩地,啄木鳥的足跡幾乎遍布全世界,其中南美洲和東南亞的數量最多。每天,一隻啄木鳥大約能除掉1000多隻害蟲。據估計,在上千畝的樹林裏,隻要有4隻啄木鳥,就差不多能夠控製害蟲的蔓延。

美國科學家菲力普·梅依利用特製的電影攝影機驚奇地發現,啄木鳥找蟲吃的時候,速度極快,幾乎是空氣中的音速的1.4倍。其頭部搖動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可能都高於子彈出膛的速度。那麼這樣看來,啄木鳥在啄木時,頭部受到的衝擊力是非常大的,幾乎是其重力的1000倍。如此快的速度,樹幹當然會很容易被鑿穿。但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這樣強烈而長久的震動下,啄木鳥為什麼不會得腦震蕩呢?

後來有科學家對啄木鳥的頭部進行解剖,他們發現啄木鳥的頭部有一套防震裝置,能夠保護啄木鳥。啄木鳥的頭顱雖然很堅硬,但骨質卻很疏鬆,而且裏麵充滿氣體,像海綿一樣。在它的顱殼內外腦膜與腦髓間有一狹窄的空隙,這個空隙能夠使震波的傳導變弱。從頭部的橫切麵上可以看出它的腦組織是很細密的,而且啄木鳥頭部兩側還有防震的肌肉係統。啄木鳥啄樹的時候,頭部保持直線運動。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啄木鳥啄樹時不得腦震蕩了。後來科學家從中獲得啟示,製成了防震頭盔。

現在有科學家提出,並不是所有的啄木鳥都吃害蟲,有些啄木鳥不喜歡吃害蟲,倒喜歡吃樹上的果實;有些啄木鳥則喜歡在樹幹上啄一些小洞,它啄洞並不是為了捉害蟲,而是要吸食樹的汁液,這嚴重損害了樹的健康。這樣看來,啄木鳥也是有善惡之分的。

軍艦鳥的豪取搶奪

在所有的鳥類中,軍艦鳥可以說是一種性情非常凶猛的鳥,它飛行速度比其他海鳥快,但是它並沒有害人之心,隻是在其他鳥麵前有些霸道罷了。別的海鳥經常會受到它的欺負,即使近親如鵜鶘、鸕鶿、鰹鳥它也不放過。

鰹鳥是軍艦鳥最喜歡欺負的對象。每當鰹鳥捕魚歸來,軍艦鳥就會用大嘴叼住鰹鳥的尾巴。鰹鳥疼痛難忍隻好把嘴裏的魚吐出來。軍艦鳥馬上鬆開嘴,叼起鰹鳥吐出的魚,然後得意洋洋地飛走了。鰹鳥也乘機逃脫。

鰹鳥都有自己的捕魚區域,但是它們的捕魚區域,也往往是軍艦鳥的領地。幾乎每隻軍艦鳥都有一塊單獨的領地,它不允許別的軍艦鳥前來侵入,以保證自己可以獨自享受鰹鳥捕回的小魚。軍艦鳥為什麼要采取這種強橫的海盜式的取食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