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學校,流歌和鄧萌第一時間洗了個熱水澡,然而並不能改變她們已經受涼的事實。
大半夜鄧萌爬起來,耷拉著腦袋,眼睛眯著看向流歌的方向,啞著嗓子喊,“我好難受啊,歌歌。”
沒人應。
鄧萌還想喊。
隔壁床的蘇雨猛的一彈起來,開了燈,看著鄧萌蒼白的臉探了下手,燙的跟個暖寶寶一樣。
“發燒了。”
苑芳丹也醒來了,爬起來去被子裏找流歌,滿頭大汗,好不到哪裏去。
最後兩人齊刷刷的躺在校醫室掛點滴。
當請假條再次交上去的時候,兩人厚臉皮的來了句。
“感冒加重了。”
“我被傳染了。”
好家夥。
“你說我都批了,你們怎麼這麼狠真給自己弄這麼慘。”
班長很是嫌棄的在請假條上批了字。
鄧萌和流歌卻異常高興。
有過共同經曆回憶的人在心靈上能達到同一個高度,這是流歌和鄧萌獨特的情誼。
第二天苑芳丹和蘇雨沒課的時候都來陪她們了。
兩人問起來,“怎麼就偷摸摸的一起感冒了?”
“不是偷摸摸。”
流歌以前也經常感冒,隻不過老徐照顧的好,每每都將感冒扼殺在愈發展下去的道路上。這樣不顧冒雨去追求某個瞬間,像為了暗戀作出的轟動的行為,想想都會心悸。
“而是華麗麗。”
感冒這些不好的事情也可以用華麗麗來形容,甚至更貼切。
聽流歌都這樣說,蘇雨和苑芳丹顯然更被激起了興趣。
於是一場暨昨天發生的事情分享會正式開始。鄧萌關於22號的,流歌關於8號的。
成年人的分享有成年人的反應和遐想。這樣一件大學常態事件,訴說者加以親生經曆者的感情,傾聽者加以自身心裏的觸動演變為精彩紛呈的瑪麗蘇小說。
當然也有觸及不到的人。
比如蘇雨,她的世界一大部分屬於兼職,感情也在平淡繁忙的工作生活中衍生。
感情源於生活,高於生活。
沒生活,感情就是個屁。
“蘇雨,你先去圖書館吧!”
流歌注意到蘇雨看了幾次手機了,肯定是兼職的時間到了。
蘇雨沒有假意推脫,直接拿上包道別。
“那你們好好休息。有空再來看你們。”
等蘇雨走後,鄧萌好奇的問著,“蘇雨為什麼總是去打工?”
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毫無道理可循的事情,隻要用心就能發現。比如蘇雨,護膚品用最基礎的,除了生活必須品沒有其他零用開銷。衣櫃裏的衣服也就單一的那麼幾套。
撇開家庭所提供的生活條件,同樣一起上大學的人,蘇雨自給自足,高出他們一大等。
他們沒有這些負擔,瘋狂的享受大學生活帶給他們的衝破自身界限的快樂。
生病都覺得是種快樂,可對於有些人,生病是一種奢侈,他們病不起。
但流歌覺得他們也很好,每個人的人生本就各不一樣,如何在自我人生中活得快活,流歌覺得她做的比以前好多了。
“鄧萌,我們尊重蘇雨的選擇就行。不要去問她不主動說的事。”
“哦。”鄧萌表示她沒懂。
“流歌,你真的太有魅力了。”
苑芳丹突然讚歎。流歌一懵。
“是吧,我也覺得。”鄧萌非常激動,她的流歌寶貝就是這麼優秀。
“有嗎?”流歌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頭。
“想吃什麼?我幫你們去買。”
說到吃的,鄧萌說了一長串。流歌和苑芳丹都是寵溺一笑。
“等著,馬上為你們送上。”
病房安靜了下來,鄧萌在想22號,流歌在想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