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瓦圖京再次調任沃羅涅日方麵軍司令員,指揮該方麵軍參加了庫爾斯克會戰。此次戰役,蘇軍的沃羅涅日方麵軍和中央方麵軍協同,粉碎了德軍以總兵力90萬人,火炮約1萬門,坦克2700輛,飛機2050架向庫爾斯克地域的進攻。瓦圖京在沃羅涅日方麵軍作好防禦準備後,打破常規,在德軍進攻前,出其不意的對德軍進攻部隊實施了火炮反準備,極大地削弱了其突擊力量,迫使德軍被動的發動進攻。德軍對沃羅涅日方麵軍投入了約1000輛坦克。瓦圖京以3個集團軍和1個坦克集團軍抗擊德軍突擊。德軍久攻不下,意欲改由東南麵突擊,直接奪取庫爾斯克。瓦圖京識破其企圖,遂將加強用的大本營預備隊近衛坦克第五集團軍和近衛第五集團軍的全部兵力,外加坦克第一集團軍、近衛第六和第七集團軍的部分兵力投入用於實施反突擊。近衛坦克第五集團軍與德軍黨衛隊坦克軍和坦克第三軍在普羅霍羅夫卡相遇,於是發生了第二次時間大戰中最大的一次坦克遭遇戰,雙方交戰坦克達1200輛,蘇軍取得了遭遇戰的勝利,德軍被迫退回出發陣地。瓦圖京抓住戰機,遂以沃羅涅日方麵軍的坦克第一集團軍和坦克第五集團軍編成快速集群,負責主要突破,采取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的戰法,奪取了此次戰役的勝利。這次戰役充分顯示出了瓦圖京不拘兵法,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高超指揮藝術。
1944年2月29日在乘車前往部隊途中,遭到烏克蘭民族主義遊擊隊伏擊,身負重傷,於4月15日犧牲。葬於基輔,該市為其建立了紀念碑。獲列寧勳章、紅旗勳章、一級蘇沃洛夫勳章、一級庫圖佐夫勳章和捷克斯洛伐克勳章各1枚。
尼古拉·瓦杜丁
人物簡介
尼古拉·瓦杜丁(1901年12月16日—1944年2月29日),瓦杜丁1901年12月16日出生在沃羅涅日州瓦盧基區。1920年應征參加紅軍,次年即假如蘇聯共產黨。曾是蘇聯第1烏克蘭方麵軍司令。獲得過列寧勳章、紅旗勳章、一級蘇沃洛夫勳章、一級庫圖佐夫勳章和捷克斯洛伐克勳章各一枚。1965年5月6日被追授“聯英雄”稱號。瓦杜丁是蘇聯方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與朱可夫、崔可夫等一樣優秀的將領。
生平介紹
尼古拉·費奧多洛維奇·瓦杜丁1922年畢業於波爾塔瓦步兵學校,1924年畢業與基輔高級聯合軍事學校,1929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1934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戰役係,1937年畢業於總參軍事學院。1931年至1941年,曆任師參謀長、蘇聯西伯利亞軍區司令部第一部部長、蘇聯基輔特別軍區副參謀長和參謀長、蘇軍副總參謀長兼作戰部部長。1941年6月30日,調任保衛列寧格勒的蘇聯西北方麵軍參謀長。1942年5月,任蘇軍副總參謀長,作為最高統帥部代表駐布良斯克方麵軍作了大量工作。1942年7月,任蘇聯沃涅日方麵軍司令。1942年10月,任蘇聯西南方麵軍司令,指揮該方麵軍參加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3年2月,晉升為大將。1943年3月,再次任沃涅日方麵軍司令,奉命防守庫爾斯克突出部的南翼,消耗敵人的戰鬥力,再協同草原方麵軍和西南方麵軍右翼進行反攻。1943年10月,因蘇聯沃涅日方麵軍改編為蘇聯烏克蘭方麵軍,逐改任蘇聯1烏克蘭方麵軍,率部參加第聶伯河會戰和基輔戰役。1944年1月至2月,率部協同蘇聯第2烏克蘭方麵軍,在科爾鬆—舍輔琴科夫斯基合圍了德軍重兵集團,最終導致第聶伯河會戰的勝利。
戰爭經曆
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國對蘇聯發動了突然襲擊,迅速占領了蘇聯大塊領土。至6月底,北路德軍強渡了西德維納河,列寧格勒受到嚴重威脅。
6月30日,瓦杜丁奉命前往對保衛列寧格勒負有重大責任的西北方麵軍任參謀長。當時列寧格勒正麵臨嚴重的威脅,西北方麵軍屢遭挫敗,軍心渙散,司令部也基本喪失工作能力。沿途他看到的是一批批的士兵和居民正朝著與他相反的方向撤退,橋梁附近擠得水泄不通,德軍的飛機低低地盤旋在公路的上空,各種被損壞的車輛雜亂無章地被拋棄在路旁。瓦杜丁雙目凝重,決定在新的司令員到任之前迅速恢複對軍隊的指揮。他首先著手整頓司令部,迅速查明德軍的企圖和兵力部署,溝通與部隊的通訊聯絡,將潰退的士兵收集起來,並親自率領諾夫哥羅德蘇軍戰役集群,指揮蘇軍對德軍曼施泰因軍團實施有力的反突擊,將其擊退40餘公裏。德軍在列寧格勒接近地遭受了重大損失。
1942年5—7月,瓦杜丁被任命為蘇軍副總參謀長。作為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代表,他在布良斯克方麵軍做了大量工作。7月初,沃羅涅什方向上的形勢急劇惡化。為了加強該方向的防禦,最高統帥部於7月14日任命瓦杜丁為沃羅涅什方麵軍司令員。這時德軍的部隊已渡過頓河,先遣支隊已突人沃羅涅什,形勢岌岌可危。這位年僅41歲的方麵軍司令員沉著應戰,指揮若定。他堅決執行最高統帥部發布的第227號命令,對驚慌失措者和破壞紀律者進行了嚴厲製裁。對指揮不力的軍官,其中包括集團軍司令員,毫不留情地給予撤換,並啟用了一大批像尼亞霍夫斯基那樣英勇作戰的指揮員。在瓦杜丁的領導下,部隊士氣高昂,以頻繁的反衝擊和反突擊的積極行動挫敗了敵人的進攻,將其阻止在沃羅涅什城下。當德軍的主要進攻方向轉向斯大林格勒,沃羅涅什戰線變為次要戰場時,瓦杜丁從全局出發,沒有轉入防禦,而是主動出擊,用飛機轟炸、炮兵轟擊,用步兵出其不意地進行衝鋒,以積極的行動鉗製德軍,使其不能從沃羅涅什附近向斯大林格勒抽調兵力。曾有好幾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坐著軍用列車從沃羅涅什南麵開往斯大林格勒的德軍,不得不匆忙下車急速趕回沃羅涅什,以應付瓦杜丁部隊的襲擊。最高統帥部高度評價瓦杜丁部隊的積極行動,並指出由於沃羅涅什方麵軍的不斷反擊,不僅阻擾了希特勒軍隊從沃羅涅什附近向斯大林格勒調動部隊,而且牽製了從沃羅涅什戰線開往伏爾加河的敵軍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