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外的正規軍已經增加到了一百名,其中包括六十名騎兵、四十名步兵。騎兵分成兩個中隊,每中隊三十名,分別由虎無極(虎勇之子)、龍晴天(龍大之子)擔任隊長;步兵為一個中隊,由狼突(狼塚之子)任隊長。熊族也有幾名士兵很優秀,分別為熊灰、熊利、熊勤,龍一將他們任命為副隊長。
虎靈也找到了接班人——她的女兒虎瓊,但閑不住的她還是經常往作坊跑,指揮這指導那的。
冬天來臨,龍一全家回盆地過冬。回盆地後,龍一不禁佩服起自己的“遠見卓識”。夏天,盆地發了罕見的洪水,不過幸好城牆建好了。一直不明作用而修建的城牆在洪水到來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田地的損失不大。洪水過後,一群野象不知何因突然出現,在城牆外晃悠,要不是城牆隔絕,跑到定居點,肯定會損失慘重。
城牆能發揮了如此重要的作用,讓龍一很意外,也很受啟發。離開盆地後,龍一馬上命令虎瓊率領幾人考察地形、河道,設計盆地外的城牆。
1月21日中午12:00。
一年的勘測,虎瓊將盆地外的山勢、河道基本摸清了。他們位於一個三角地帶:西邊一條河流較大,向東南流,被稱為水河;東邊一條河流較小,向西南流,被稱為魚河;兩河交彙後成為一條大河,向南流,被稱為魚水河。虎瓊的設計的城牆規模將會很大,基本上是沿著河流修建。雖然利用了山勢,省去了不少工程,但工程量依舊很大,不知要花費多少年時間,但好在並不急於一時。
熊巢在他們的西方,而西方的河流又比較大,更易發生洪水,因此他們便先從西邊開始修起。
盆地外的正規軍增加至一百二十名,騎兵人數沒有變化,步兵增加到了六十名。龍一將步兵分成兩個中隊,每中隊三十人,提拔熊灰擔任新步兵中隊的隊長,又提拔熊軍、熊虧擔任虎無極、熊灰的副手。
龍一將正規軍分成兩組,輪流修築城牆或駐防,三個月換一次。盆地外的“半兵半農”士兵,龍一改稱其為後備軍,總共有一百六十多人。龍一將其分為四組,在農閑時輪流派赴施工地點。
1月21日晚上7:00。
工程一直進展的很順利,但相對於龐大的工程量,進度緩慢。
十歲以後,龍一的主要食物就是糧食。龍一是首領,煮飯的事用不著他操心,但他知道煮飯很麻煩,而他所吃的也不是糊了,就是夾生。龍一對食物要求不高,隻要能吃飽就行,因而也沒有在意。
但有人卻對此很在乎,為了方便煮飯,吃上可口的飯,製作了簡易的灶台,這既讓煮飯快了不少,有可控製火勢的大小。這個人名叫熊智,才十六歲。據他的鄰居說,他從小很愛做東西,曾許下諾言,一定要自己做副盔甲。後來卻一直“不務正業”,盔甲沒造出,弄出不少希奇古怪的東西。那些東西大多什麼用處都沒有,隻有這個灶台是例外。
從他的眼神中,龍一知道他是一個有誌向的年輕人,便允許他可以隨意進去倉庫研究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