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年春,馬溪將山口居點的經驗全麵推廣,各定居點農戶爭搶著墾荒。
在虎瓊的帶領下,馬溪查看地形和河流。他又找到了幾處合適的新居住點,並設計出複雜的水渠灌溉係統。新居住點是為將來準備,水渠卻是緊急的工程。正規軍在修築城牆,防衛甲族,無法分身,馬溪便安排後備軍及農戶施工修建水渠。
馬溪又對作坊和牧場進行了改革。通過和虎瓊、熊智及狼原(幾個牧場的總負責人)的研究,對從事每項工作的人員設定了基本數量,並根據完成的數量享受不同的待遇。未完成基本數量的,隻能享受保障待遇;剛好完成基本數量的,享受基本待遇;超額完成的,按超額完成的數量給予獎勵待遇。保障待遇都是一樣的,基本待遇及獎勵待遇則根據工作的難度、強度的差別,分成若幹檔次。
戰爭讓甲族的農耕受到嚴重的破壞,春天剛過,就鬧起了饑荒。元慶派出的使者向龍二求救,承諾以後同乙族作戰所獲得的戰利品將分一半給他們。處於同盟的考慮,龍二拿出了兩百車糧食救濟他們。
2月2日7:00。
關係改善後,龍二同甲族之間的貿易又開始頻繁起來。饑荒導致了上元有很多奴隸的拋售,龍二乘低價大量搶購。到年底,他們購買了六百名奴隸。
作坊裏青銅器的製作也獲得了提高,工匠們所做的青銅刀、劍、盾、盔甲的性能已超過甲族的。木製的弓上也裝上了青銅的小零件,使射程更遠了,也更精確了。正規軍開始全麵裝備青銅裝備。
七十三年春,水渠的主體工程已完成。馬溪設計的水渠很龐大,能灌溉到所有的定居點,包括兩個已廢棄的定居點和新發現的幾個定居點。
水渠建成後,一些沒有搶到荒地的農戶遷移到兩個廢棄的定居點,遷移者有六百人左右。為方便管理,馬溪讓他們自主決定在哪個定居點居住,但必須在明年春耕之前作出決定。遷移者在老定居點的田地、戶籍將暫時保留。明年若決定在新定居點居住,則原田地收回,重新分配,他們的戶籍也遷移到新地點。馬溪將那兩個廢棄的定居點命名為東河、西河,各任命為一名庶長、兩名副庶長。
2月3日中午12:00。
七十三年夏,元英(甲族下元駐軍的指揮官)向龍二求救。
乙族出人意料的在夏天突襲甲族(一般是春季、秋季攻擊甲族),甲族毫無準備。乙族輕鬆攻占了上塞、下塞後,圍攻上元。
對甲族,龍二沒什麼好感。本欲讓他們兩族互鬥,不願為元慶出力。但馬溪勸說道,“乙族比甲族強悍,更難對付。不幫甲族,乙族必將獲勝,我方將很困難!”
“甲族比乙族勢力要大,此次雖被偷襲,但不至於就此滅亡吧。”龍二說道。
“甲族今非昔比,雖人口、士兵仍比乙族多,但首領不得人心,內部矛盾重重,人心散則勢難聚。且乙族士兵一向比甲族強悍,此次鷹力攜全族之兵進攻上元,勢在必得。因而上元一旦被圍,必堅持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