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埋伏(1 / 2)

龍三立即命令所有騎兵根據行軍圖的位置查找這個秘密通道。同時擴充正規軍,增加兩個步兵連、兩個騎兵連。

經過近半年的尋找,他們終於找到了秘道。那是一條很隱蔽的山路,出口被一遍樹林遮蔽。

為便於防守,龍三命令士兵將出口附近的樹木砍光,仿照城牆的樣式在出口建造防禦工事。出口處駐紮一個騎兵司、一個步兵司,同時命一個騎兵連對山路進行仔細的探索。

一百零五年初,他們摸清了山路的情況。山路是一條近乎筆直的道路,不像是自然形成的。寬度基本上都兩米,兩邊基本都是懸崖峭壁,無法攀登,但也有一些位置可以通過小路上山。他們在山上建築了一些隱蔽的營地,駐紮一個一個騎兵連、一個步兵連,密切注視遼族的動向。同時在隱蔽營地中儲存了大量的投石機和弓箭,以備伏擊遼族。

一百零五年春,馬昆傳遞給他們一條非常精確的情報:遼族軍隊將於二十天後出發。

龍三立即進行部署,派一連步兵前往隱蔽營地,支援先期到達的軍隊,伏擊遼族。其餘正規軍及兩千預備隊全部駐紮在山路出口,正麵迎擊。十天後,軍隊部署完畢。

龍三來到出口,等待著大戰的開始。幾天後,偵察兵發現了遼族部隊。按既定的計劃,他們沒有去驚動遼族。待遼族全部通過隱蔽營地後,埋伏的一個騎兵連、兩個步兵連忙活了起來:用準備好的石塊、樹木封鎖山道。

遼族軍隊一到出口,猛烈的攻擊便開始迎接他們。出口狹小,遼族無法展開陣勢。而水部的防禦工事早已構築完畢,居高臨下的用投石車、弓箭向他們攻擊。遼族亂成一團,相互踐踏,隻好撤退。

但退路已被封鎖,遼族無路可退。投石車、弓箭再次猛攻,遼族更加混亂。水部的重甲步兵也從山路出口殺入,一番肉搏後,戰鬥便結束。

由於占盡了地利,水部僅損失了五百人。而遼族的約一萬官兵無一逃脫,除投降的一千多人外,都變成了屍體。狹窄的秘道充斥著死亡的血腥,他們花了近兩個月時間,才徹底清理好戰場。

2月19日晚上7:00。

遼族的失敗在於其過於妄自尊大,對行軍路線連起碼的偵察都沒做,大軍便出發了。但戰場清理好後,龍三發現他們確有驕傲的資本:遼族的武器、護具比水部的先進了很多。如果沒有馬昆的情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這一萬軍隊足以滅亡水部。龍三不禁有些後怕,立即命令馬昆加大對遼族情報的搜集。

遼族對征服“野蠻部落”勢在必得,幾個月的杳無音信,讓遼族很是慌張。但很快就平靜了下來,開始在沙漠建立據點,準備逐步推進。

龍三對戰俘並不苛刻,遼族的戰俘們很快便適應了新的生活,和鄰居們也相處融洽。在交流中,龍三得知一個叫原子冶的人。他是奴隸,在鐵匠鋪工作多年,為改變身份而參軍。遼族的鐵器比水部先進很多,於是龍三讓他加入水城的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