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的攻城讓遼族隻剩下了三萬士兵,而水部也損失約兩千。遼族大營(中間的營地)有約一萬五千士兵,左、右兩個營地各約七、八千士兵。
一百二十九年冬,龍四決定冒險。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開始了偷襲。兩千步兵、兩千預備隊埋伏於大營之左;一千步兵,三千預備隊埋伏於大營之右。四千騎兵則在幾天便繞到大營的後方,隱藏於遼晨構築的短牆工事之後。
騎兵在得知兩路已埋伏到位之後,便開始火攻。大營裏有很多糧草,帳篷又極易燃燒。那一夜風很大,大營很快便變成一片火海。
大營裏亂成一團,水部兩千騎兵衝進大營,來回衝殺。另兩千則包圍大營,截殺從大營逃出的遼族官兵。
左、右兩營地看到大營“紅光滿麵”,立即前來支援。黑夜急行軍,不及查看地形,很快便落入水部的埋伏圈。
待大營燒的差不多的時候,一千騎兵留下處理“後事”,其餘的則分兵兩路,支援兩路伏軍。
這一戰直殺到第三天中午,才完全結束。
休整一天後,水部開始清理戰場。水部陣亡約三千,重傷五百。遼族則至少被殺一萬五千(被燒死的統計較為麻煩),水部俘虜一萬多人,逃回的隻有兩、三千人。遼勇也在亂戰中,不知被誰砍死。
此一役驚動了整個遼族,王族廢黜了遼術。推遼術之弟遼遠為王,重新啟用三位老臣。但遼晨年歲已大,加上受氣,已臥病在床,無法再次領兵。
一百二十九年底,遼晨病故。遼遠任遼純為元帥。此時遼兀的墳墓已草草修建完畢(簡化了原來的方案),遼純便率領著這修建墳墓的兩萬人直抵遼西。
此時,水部已完成了對遼晨“城牆”進行改建,使進攻工事變為遼西城外圍的防禦工事。四座箭塔也變成了他們的嘹望偵察塔。
在對俘虜進行整編後,龍四將正規軍的編製補充至一萬名。為應對遼族的攻擊,正規軍全部駐守遼西:在遼西城外,駐紮有八千正規軍;剩下的則留在城內。
由於所帶的士兵是臨時拚湊的,遼純不敢冒進,選擇了一個利於防守的營地駐紮。而水部也沒有進逼,整個冬天和平度過。
此時,南方的局勢卻發生了劇變。一個叫西蒙的大國跨過草原,向六部襲來。從地形上說,六部不能算是在水部的南方,而應該算是他們的東方。隻不過他們的探子隻到達過六部之中的南部,而南部是在南方,因而習慣性的將六部也說成在南方。在六部的東部、北部都是草原,而西蒙則在草原東部。
由於茫茫草原,六部一直沒有意識到危險就在身邊,相互間的爭鬥非常激烈。當西蒙的五十萬大軍出現在六部眼前時,他們非常慌張。好在西蒙也沒有馬上攻擊他們,而是先在草原上駐紮起來。一百三十年春,六部終於聯合到一起,組成聯軍對抗西蒙。